炫耀、攻擊與犯罪:社群網站如何養出「自戀怪獸」?
2015年,有位母親相當受人矚目,她的三個兒子都進入著名私校——灘中學和灘高中,接著順利進入東京大學理科第三類組(醫學系)。那位女士非常熱衷兒女教育,或許也有很好的教育方法,而她的丈夫,即三個兒子的爸爸是東京大學畢業的律師,他們家屬於能供應子女充足教育經費的富裕階層。
同樣在2015年,《女大學生從事特種行業:年輕人貧窮化大國——日本的實況》這本書,也成為大眾注目的焦點。書中敘述家庭經濟支援不足的女大學生紛紛進入特種行業,以籌措學費。在某些人心中,泡沫經濟時期的「平等幻想」仍牢不可破;不過實際上,平等社會似乎已開始瓦解。富裕階層的子女分配到充足的教育費用;非富裕階層的子女為了賺學費,有些還不得不出賣肉體。
我們經由與他人比較而產生匱乏感,慾望因此增強。在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現在,應該可以說,與他人相比而覺得自己悲慘的機會也愈來愈多。
謊言滿天飛的社群網站
社群網站的普及使慾望加速膨脹。
在臉書或推特等社群網站編織謊言,是非常容易的事。只要有照片,就可以說買了某種東西——即使明明沒有買;泳裝照片經過修改,就可以看起來身材出眾;也可以用網路美女的照片,假裝是自己。即使是謊言,也很容易偽裝成像真的一樣。
在社群網站造假,心理障礙也比較低。一般人如果當面說謊,會因為怕被識破而緊張、害怕。但如果在社群網站這種虛擬空間,沒有人看見自己的神色、表情,就沒什麼好怕的。萬一露出馬腳,只要修改或刪除文章、無視對方的反駁,就可以過關。
於是,謊言經由社群網站,對不特定的多數人散播出去。瀏覽者中,也有人會把假話當真——他們就像給酒癮患者酒錢,再幫酒後闖禍的人擦屁股的縱容者(enabler)1,將發出虛假訊息者視為重要人物,給予讚賞,等於助長他創造出下一個謊言。
2015年因涉嫌詐欺而遭逮捕的松永佳苗(在推特上自稱Babylon Matsuko),應該是很典型的例子。松永冒充「名流」,上推特發表在國外避暑勝地、高級餐廳的自拍照,以及購買的名牌商品照,吸引了許多追蹤者,被捧為「閃閃發光的女子」。
不過,她的貼文都是謊言。她在中國等地購買仿冒的名牌飾品、包包,在拍賣網站偽裝成真品出售。根據報導,詐騙總額確定達1千萬日圓(約新臺幣300萬元)以上。可以想見,她在推特發表的奢華生活方式,大部分都是假的。
社群網站燃起的妒羨
松永是比較極端的例子,不過,在社群網站上打腫臉充胖子的人絕非少數。尤其是用本名進行交流的臉書,這種傾向可說特別明顯。
例如,有些人經常在臉書貼出全家圍繞豪華餐桌、幸福洋溢的照片。這種行為背後的心態,就是用自己的幸福來引人注意。很少有人貼自己孤單地吃便利商店便當的照片,因為大多數人都不想暴露自己悲慘的一面。這種心態下,社群網站的動態就被看似幸福快樂的照片、文章所淹沒。
直到不久前,我們仍不太有機會知道別人的生活狀況。現在,社群網站的使用已成了家常便飯,我們經常看到他人幸福的樣子,和他人比較、嘗到匱乏感的機會也增加了。
我們內心深植「所有人一律平等」的幻想,但現實卻非如此。至少在經濟層面,「勝利組」和「失敗組」的差距有擴大的趨勢。社群網站的出現,使看到他人幸福模樣的機會愈來愈多,「受不了他人的幸福而憤怒」的妒羨(envy)心理就愈來愈嚴重,慾望也受刺激而增強。這種狀況下,怪獸就更容易產生了。
「快樂原則」與「現實原則」
比起從前,現代人的慾望受刺激的機會多了很多。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失控。失控與否的關鍵在於兩種行動原則——「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與「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
快樂原則指依照追求快樂、避免痛苦的本能衝動來行動,行動是為了即時、直接獲得滿足。現實原則指為了因應現實,在某些情況下限制快樂原則——即使感到不快,仍順應現實。簡而言之,快樂原則是遵從慾望,像小孩子一樣行動;現實原則則是像成人般理性地行動。
人不能完全遵照現實原則而活。若一味抑制慾望,違背自己的想法,可能會因太過勉強而導致身心失衡。但若只想滿足慾望,完全遵循快樂原則,慾望失控的危險性就會提高。
松永有獲得他人重視、讚美及喜愛的強烈慾望。她依照現實原則行動時,並沒有造成什麼大問題,如果她只是自拍、修圖、美化照片,就算露出馬腳,不過遭人恥笑罷了。但她為了滿足慾望而犯了詐欺罪,因為她將獲得周遭奉承的快樂置於犯罪的風險之前。
把快樂原則與現實原則放在天秤的兩端,能以現實原則為優先的人,精神狀態應該是比較健康的。而當慾望增生,視野變得狹窄,在被快樂原則支配的瞬間,人就已奔向怪獸的道路。
與慾望和平共處的三種方法
要讓所有慾望都得到滿足,是相當困難的事。當然,如果是「飽餐一頓」「好好睡到明天早上」之類的慾望,實現的可能性應該很高。但如果目標是「當世界第一的溜冰選手」或「年薪一億」,能實現的人就很少了。
人在慾望無法實現的時候會如何因應呢?此時的因應方法稱為「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2,大致可分成三種。
- 在其他方面補償慾望。
- 找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逃避現實。
- 攻擊其他對象,消除欲求不滿(frustration)。
如果你現在想要100萬,但不管怎麼努力都賺不到,你就會用這三種方法中的任一種來因應這個現實。
第一種方法,心理學稱為「代替性防衛機制」。具體來說,就是用「雖然得不到100萬,但我有比100萬更有價值的家人和朋友」之類的想法來補償慾望,自己說服自己。這可說是比較正面積極的解決辦法。
第二種方法稱為「逃避性防衛機制」。例如,「因為沒有想買的東西,就算得到100萬也沒有意義」,或「(為了忘記沒有得到100萬這件事)來聽聽音樂解悶吧」之類的想法。這個方法可以暫時擺脫慾望,但想必不久後仍不得不面對慾望。
第三種方法稱為「攻擊性防衛機制」——詆毀、譏諷靠自己的力量得到100萬的人。「那傢伙是守財奴!」「那個人用惡劣手段取得金錢!」
此外,也有人會為了紓解壓力而破壞手邊的東西,或對人、寵物行使暴力。
每個人都有慾望。我們當然要腳踏實地、努力不懈,讓慾望得到滿足;當無法滿足時,如果能用「代替性防衛機制」等因應方式,就不會有太嚴重的問題。酗酒、嗑藥、閉門不出、攻擊他人以發洩積怨等行為,只能應付一時。若無法即時處理慾望,不斷拖延,問題就會持續燜燒。恐怕不久後,慾望便會再度增生肥大,朝怪獸的方向發展。
用兩個軸分類自戀怪獸引起的事件
網路(尤其是社群網站)的發達,使我們看得到「他人的幸福」。因此,與他人比較而引起匱乏感的人增加了,慾望無限增生、無法控制的案例也愈來愈多。
不過,無法控制慾望,變成「自戀怪獸」的人所引起的事件,其實相當多樣化。
因此,以下兩個軸來將事件區分類型,作為說明這些事件的依據。
- 想要攻擊對方還是依賴對方?
- 鎖定特定個人還是不特定多數?
不過,一件事未必完全適用某個類型。例如,過度投訴醫療機構的「怪獸病人」,表面上看起來適用「攻擊」類型,但也有不少怪獸病人心中潛藏「依賴」心理,希望獲得醫療人員的溫柔對待。
這個分類方式未必周密,但分類的好處是能讓各種類型的特徵更明確,所以我還是以這樣的方式說明。
「攻擊者」與「依賴者」
自戀怪獸中,有些會因為攻擊、支配對方而得到快感。對某個人施加暴力、在網路上謾罵、命令家人照自己的意思行動的人,應該屬於這一類。有些則想依賴某個人,例如奧姆真理教麻原彰晃的信徒,就是典型的例子。
這兩種類型乍看之下完全相反,但實際上有很多案例並非如此。以下試著用酒癮患者及其家人為例說明。
酒癮患者經常對家人暴力相向。有的是借酒裝瘋,有的是因為喝酒受家人指責,要家人閉嘴。因此,酒癮患者容易被視為攻擊、支配的一方;家人則被視為被攻擊、支配的一方。
但酒癮患者也不可能隨時想喝就喝。酒必須用錢買,有時也需要人幫忙買酒。也就是說,不少酒癮患者周圍存在「縱容者」,為他提供能夠喝酒的環境。
許多酒癮患者的妻子會邊對丈夫發牢騷,邊給酒錢。因為她們隱約意識到,只要提供喝酒費用,丈夫就不會離開自己。她們以「沒有我,他就活不下去」的信念,確認自己的存在意義。
丈夫若因沉迷酒精而動粗,周圍的人就會認為:
「老公這麼過分,她還願意扶持他,真是堅強又溫柔的好太太!」
她會因此滿足尊重需求。
從現實原則考量,不給丈夫酒錢,讓他徹底和酒精斷絕,顯然是比較好的做法。但妻子還是給他錢了。當然也可能是在暴力脅迫之下才給,但妻子心中也潛藏了一種想法。
「他戒除酒癮後,或許就不需要我了!說不定會去找別的女人……」
依我的經驗,酒癮患者的妻子中,高學歷美女成為縱容者的比例很高。她們以前可能有強烈的自信與驕傲,但年齡增長後,似乎失去了自信的依據。正因如此,「沒有我,他就活不下去」的想法,對她們而言是自我肯定的最後堡壘,所以無法停止縱容者的行為。
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是互為表裡的。請大家記得,很多情況中,表面上看起來是被支配的人,實際上卻是支配者。
攻擊特定對象?還是不特定的多數?
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求自我肯定,希望自己的存在有意義,所以要尋找自己被需要的證據。
如果有特定對象能滿足自我肯定的需求,就再好不過了。例如配偶、父母、兄弟姊妹或情侶之間,有充分的情感交流,也獲得社會高評價的人,應該不會為了尋求自我肯定而脫離正軌。
而和家人關係疏遠,身邊也沒有朋友支持的人,如果又缺乏社會認可,就會想得到其他人的肯定。某些情況下,也可能藉由犯罪來滿足自己的尊重需求。
為了「想得到特定的人重視」而犯罪的典型例子,就是跟蹤狂。針對藝人的犯罪事件也屬於這一類。早在1957年,就有女歌迷對美空雲雀潑鹽酸。近期則在2014年,有歌迷攜帶鋸子砍傷當紅女子團體AKB48的團員。
鎖定不特定多數的犯罪事件中,最典型的就是隨機殺人。其中,2008年的秋葉原隨機殺人事件是相當具代表性的例子。其他屬於這一類的還有:入侵他人電腦散播病毒、預告犯罪的駭客恐嚇事件;為了得到名聲、讚賞而捏造實驗結果的STAP細胞論文造假事件;在推特、YouTube影片分享網站上炫耀犯罪行為等。
※ 本文摘編自《自戀病:從奧客、隨機殺人犯、怪獸病人到暴走老人》第二章:時代與社會加速自戀暴走,更多內容請參本書。
《自戀病:從奧客、隨機殺人犯、怪獸病人到暴走老人》作者:片田珠美譯者:林雯出版社:光現出版出版日期:2017/1/5
- 縱容者(enabler):在上癮或有其他問題行為者身邊的人。他們會照顧成癮者,幫他收拾殘局、為他負起責任,無形中鼓勵成癮者持續其行為。
- 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心理適應行為的一種方式。日常生活中,當受到外界壓力、挫折及威脅,或內在的爭執、衝突,引起無法負荷的焦慮不安時,人會在不知不覺中用一些方法來扭曲事實,保護自己,以免因面對現實而引起創痛,佛洛伊德稱此為「防衛機制」,是個人用來降低焦慮、減少內心的爭執和不安的潛意識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