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美女/史實的債越築越高,我們卻不願記憶隨之消逝
(※ 文:尤美女,立法委員)
1989年6月4日,坦克和槍震驚了全世界,血流成河的悲劇毀了天安門廣場上人民的中國夢。那個中國夢,是民主、自由。
隨後,歷史的發展是中國經濟的崛起,到了2012年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取而代之是整個國家官僚體系所推動,配合標語大肆宣傳的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強軍事實力。民主、自由越來越是個禁忌用語。如今中共對維權、上訪人士的打壓、逮捕、判刑,以及天網式地監控人民的言論,已經到了最嚴重的程度。
中國社會的集體噤聲
六四的血腥清場導致了中國社會對此集體噤聲,到後來強力的打壓和監控,中共不容許有人提起任何一絲絲六四記憶。隨著事件過後的30年時間,史實的債越築越高。
2014年作者林慕蓮撰寫本書時,把知名的坦克人照片帶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絕大多數的學生看到照片沒認出一點端倪;100名學生中只有15人正確指認出這張照片。指認出的學生大多驚恐、緊張,就算知道該事件也不願再多說,或是表達理解或支持中國政府做法,諸如當時是外國勢力挑起事端,中共以此捍衛國家主體、那時中國內部情勢不穩定,政府因而不得已強力鎮壓、西方國家也沒有真正的民主自由等等。
書中受訪者Feel劉,一個在中國嘗試在網路上搜尋六四資訊未果、迫切希望到香港的六四紀念館參觀的中國年輕人;回到中國後,懷疑自己在香港六四博物館所見所聞的準確性,以及策展人可能選擇呈現挑選過的歷史史觀。
到2019年的今天,中共對民主、自由、人權的迫害變本加厲,我們恐怕再也無法得知,經歷過那段風起雲湧時光的中國人心中,可否還抱有絲毫記憶和夢想、後代又是否還留存絲毫六四精神。
書中一位作者在香港遇見的專程前來參與六四燭光守夜活動的中國公務員,曾經參與過六四,他說每每想到那些死去的人或是在監獄服刑的人時,他們的聲音就在腦海裡迴盪。這樣憤怒於沒人關心、沒人再說的中國人如今還有多少?
不願意讓六四的記憶消逝
至少,還有很多人不願意對六四的記憶隨之消逝。
《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一書的作者林慕蓮,透過經歷六四的基層軍人、民運領袖、受害者家屬,和位於決策高層圈的中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暨中央軍事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趙紫陽的秘書口述內容,不僅讓我們還原事件的樣貌,更道出這些受訪者20多年來縈繞六四傷痛的心境轉變。
用餘生畫出六四之痛的時任小兵、首批以「反革命暴亂」被起訴,經商後一再因六四汙點受到司法迫害的商人、學生領袖吾爾開希和柴玲、要求真相釐清和平反受難者卻不斷受到打壓的家屬們「天安門母親」、80年代身負中共政治體制改革重任,同時身為反對軍隊打擊學生的趙紫陽秘書,後來又因此坐監服刑及遭長年監控的鮑彤。
這些當事人無論仍困在中國,或是成功逃離中國,仍艱辛地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面對過去的打擊和傷痛。對他們來說,民主自由還是他們的信仰,真相及平反還是他們所求。只不過30年來漫長的時光沒有終點,總是不斷消磨人的意志,有人持續行動,有人不願再提。甚至在期待越來越空洞下,已壓垮了一些靈魂。2012年,受害者家屬軋偉林在參與天安門母親的請願活動多年後,選擇自盡。
身為台灣人民,面對中國緊逼的一國兩制、和平協議,更不應該忘記六四,更應該了解六四及身處其中的人長年沉痛之路。我們期待這本書的出版,能夠為1989年6月4日,和對於真相和平反沒有終點的追尋,於30周年的當下,在台灣社會築起歷史記憶。
同時我在此向書中的主角們、其背後已經逝去的生命和艱苦留下的生命致意。
※ 本文為《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推薦序,更多內容請參本書。
《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作者:林慕蓮(Louisa Lim)譯者:廖珮杏出版社:八旗文化出版日期: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