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浩/《反資本主義》:如何跟著大衛.哈維窺見世界危機與未來希望 | 鳴人選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葉浩/《反資本主義》:如何跟著大衛.哈維窺見世界危機與未來希望

示意圖。 圖/美聯社
示意圖。 圖/美聯社

(※ 文: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若想走出危機,必先清楚掌握時局並看到變革的可能性與希望所在,若想安然地走出危機,則更需穩健地踏在現有局勢當中那些有助於打造未來的條件之上,並試圖將散落的一磚一石連成一條鋪向未來的路。這大抵是英國地理學家大衛.哈維(David Harvey)試著在本書當中達成的事。

哈維在劍橋大學取得地理學博士之後,長年任教於布里斯托、約翰.霍普金斯、牛津、倫敦政經學院等大學,此時則在紐約市立大學擔任傑出人類學與地理學教授。他著有的二十多本專書圍繞在地理學與馬克思兩個主題之上,其中16本已有中譯。此外,他也是全球最多人引用的20位人文社會科學學者之一,影響力遍及人文社會科學各領域。著書立說之外,他也與世界各地的社運組織保持聯繫,亦曾來臺參訪過樂生療養院的抗爭活動。《反資本主義編年紀事》(The Anti-Capitalism Chronicles)一書是結合學術研究與公共參與的成果,收入的19篇文章是來自哈維在2018年(84歲)和非營利媒體Democracy at Work合作的播客節目內容。

就某程度而言,這是一本入門哈維思想體系的小書。許多他獨創的概念都在這裡找到了淺顯易懂的說明。不過,思考不曾停歇的他也在此提出了一些新的洞見。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哈維將矛頭從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轉向了資本主義本身,認為促成此時世界危機的真正原因其實是追求利潤與市場規模不斷翻倍的複合性成長之資本邏輯,而不僅僅是市場邏輯。

貫穿本書的是哈維底下兩個主張:

  1. 資本主義造成了兩個亟待人類共同解決的問題,亦即嚴重的社會不平等和自然環境的惡化;
  2. 資本主義存在內部矛盾,例如財富過度集中於少數人身上,意味著最後愈來愈少人能消費,市場必然跟著萎縮甚至崩潰。

據他判斷,這兩件事不但衍生了當今全球性各種社會動盪與政治抗爭,也造成了新自由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結盟的怪現象,且如果持續下去,終將會造成嚴重的地緣政治災難與人類集體生存危機。幸而,他在過去幾年的運動當中也看到了走出困境的契機,而關鍵在於左派團體之間能否彼此合作並結合其他的反資本主義力量。換言之,雖然此時的資本主義大到不能倒且內外充滿危機,但危急之中仍然存在希望以及讓我們得以安然過渡到下一階段的條件。

本文旨在提供幾條閱讀線索,希望有利於本地讀者理解哈維如何替世界把脈、診斷並開立處方。而他濃厚的跨學科色彩似乎是一個適當的切入點。

資本主義造成了兩個亟待人類共同解決的問題,亦即嚴重的社會不平等和自然環境的惡化。示意圖。 圖/美聯社
資本主義造成了兩個亟待人類共同解決的問題,亦即嚴重的社會不平等和自然環境的惡化。示意圖。 圖/美聯社

跨學科想像:英國傳統與芝加哥經濟學派

首先,「跨學科」(interdisciplinary)概念其實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想像。一種是根植於英國的人文社會科學傳統,其精神可見於牛津在1919年開始的高教創舉,規定哲學(philosophy)、政治(politics)、經濟(economics)三個學門在大學階段不可分開專攻。這就是牛津最熱門的PPE學位,且許多國家都有菁英大學跟著效仿。

其理念不難理解:政策制定的過程之中,必然涉及許多理念的爭辯,例如,公平、正義、自由、平等、主權、尊嚴乃至真理等概念,無一不是具有多種理解的可能,且整部西方政治哲學史大抵是關於此類核心概念的爭辯與理解變遷;因此,釐清自己在使用這些概念時所指為何,以及如何才能提出一套邏輯連貫的論述來說服他人是一種必要,且這仰賴哲學訓練。另一方面,經濟涉及了國家稅收的制定與社會的財富重新分配,因此也離不開關於公平正義的理論。更何況,缺乏經濟學知識也可能會讓人提出根本不可能兌現的承諾。

另一個想像則來自芝加哥經濟學派。該學派始於一群學者企圖以計量研究方法來反駁劍橋的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關於政府干預市場和公共支出的經濟效益主張,因為那正是旨在救濟窮人與失業人口的「羅斯福新政」之理論基礎。雖然對凱因斯的挑戰並未取得決定性勝利,但芝加哥學派讓量化研究成了社會科學的主流方法,且他們的「經濟人」(homo economicus)概念也成為大部分學者對人的基本預設。體現於此的跨學科理念,嚴格說是一種「科際整合」的想像,並蘊藏著以經濟學一統社會科學的學術野心。

毫無疑問,哈維是站在英國的跨學科傳統這邊,相信現實不能從單一學門來掌握,且重大議題也不能分類成純經濟或純政治的問題。身為地理學家的他,於是也看到了許多經濟學者忽略的問題,例如,市區的建築明明是工人付出勞力來建造的,但他們卻是最沒機會住在裡面的人;換言之,這裡存在一個馬克思所謂的「異化」問題,亦即勞工無法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順此,我們也可問,何以偏遠地需的相對弱勢必須花費更高的交通支出到市區工作或使用公共設施?如此一來,許多人們以為是地理學的問題,有了必須討論平等、自由與正義的面向。

閱讀哈維的書寫於是也必須採取跨領域的觀點才能理解。但這種思維對那些習慣說「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的人會是一種挑戰。此外,上述兩種不同的跨學科概念,其實也意味著分別從個人或社會結構角度來思考問題的差異,而本地讀者似乎更傾向前者。

何以偏遠地需的相對弱勢必須花費更高的交通支出到市區工作或使用公共設施?示意圖。 圖/美聯社
何以偏遠地需的相對弱勢必須花費更高的交通支出到市區工作或使用公共設施?示意圖。 圖/美聯社

新自由主義如何控制與主導市場

2019年6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畢業典禮請了一位設計師校友來分享她的故事並登上了主流媒體版面,「屏東女孩揹百萬學貸勇闖紐約」的標題不脛而走,且許多報導還附加一句她在30歲後的發現:「世界其實是公平的!」相信多數人會同意此一看法。畢竟,只要市場是自由開放並允許人人善盡自己的天分,那它就是一種尊重自由且公平的社會,而貧富差距不過就是個人關於意願、努力、風險等各種選擇的結果。努力工作並為自己的生活負責,別期待他人的救濟,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該做的事。

然而看在哈維眼裡,關鍵不在於個人努力與否,而是制度本身是否公平或是否讓某些人享有特定的優勢。換言之,哈維關心的是:市場的遊戲規則怎麼產生?誰在決定?且無論如何,若遊戲規則的制定是掌控在一小群人的手裡,那就有權力不平等與操控的問題存在。這正是他在本書的主張:作為當前資本主義主要模式的「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其實源自相當少數的菁英所制定來讓他們自己累積更多財富的階級計畫。

哈維曾在他最暢銷的《新自由主義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2005)書中揭露該計畫的其中一個方案之執行,也就是在1968那年資本家如何與學界共謀替原本設置五個領域的諾貝爾獎增添了經濟學獎,並藉此主導了海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與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兩人的獲獎。

如果我們把理論的競爭當作一種自由市場的思想競爭,那以諾貝爾獎桂冠替支撐新自由主義的芝加哥學派增添學術光環,當然不公平。但更重要的是,此舉不過是讓該學派影響力遍及整個美國政界,從而主導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小手段,而他們真正要的是在全球進行掠奪式的財富累積。

本書也在第一章開頭便描繪了智利如何在1973年由軍方與留美回來的「芝加哥男孩」(Chicago Boys)一起將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強加於該國。政治就是拚經濟,拚經濟就是拚GDP,無論是透過引進外資或讓國內企業出走尋求廉價勞工,最後就是掏空自己國家的經濟基底,而且向來不顧經濟成長究竟是讓誰獲利?或果實最終分配到哪裡?換言之,無論在國內或全球的範圍,新自由主義其實未曾讓市場真正的自由過。

與筆者年齡相仿或年長一些的讀者,相信能立刻回想起當年政府怎麼讓原本的國有企業民營化,而出走中國的在地與跨國企業又如何將資金帶走,把失業人口留下。或許有人還能憶起臺灣曾經有過一段鎖國時期,當時中山獎學金是政府為黨國舉才的主要方式,而那正是芝加哥學派的全盛時期。

這似乎也能解釋何以國內談及跨學科時總是以科際整合為主要想像,甚至認為唯有採取量化方式進行的研究才能稱得上社會科學。另一方面,社會上在充斥著各種類似「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的說法同時,卻總是把拚經濟當作政府第一要務。換言之,經濟視角早已成為人們看待政治的方式。雖然民主化以前不能談政治的威權遺緒可能還在,但本地的「芝加哥男孩」肯定也發揮著不少力量。

旅美設計師江孟芝擔任台師大畢業典禮演講嘉賓。 圖/截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07學年度畢業典禮實況轉播
旅美設計師江孟芝擔任台師大畢業典禮演講嘉賓。 圖/截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07學年度畢業典禮實況轉播

芝加哥學派與哈維的挑戰

置於上述國內脈絡,哈維的論點和我們社會的主流思維似乎彼此扞格甚至互相挑戰。但筆者以為這正是本書值得廣泛閱讀的理由。只不過,此時也必需指出,社會科學終究不是自然科學,有時候兩相對立的典範可以同時存在,誰也不能徹底推翻誰。事實上,即使芝加哥學派如此稱霸,凱因斯主義也未曾絕跡,甚至每每世界遭逢經濟危機的時候就會以救主姿態回歸。更重要的是,芝加哥學派其實是一種可自我實現的預言,但哈維採取馬克思主義觀點的論述,卻常常指向一種尚未實現的預言。

進一步解釋,首先,芝加哥學派總能將包括友情、親情、愛情在內的各種社會關係,重新詮釋成交易或互惠機制的運作,讓一切人際互動皆以市場邏輯為依歸。這種經濟視角不但對許多人來說具有強大說服力,且能讓信者恆信,根本沒有駁倒的機會。一來,正如當某人被認定是自私自利,就算他跳進河裡救人,也會被理解成沽名釣譽,是為了自己。二來,相信芝加哥學派的人其實可以秉持其假設而活,把婚姻、愛情、事業等全都當作一種交易,讓市場邏輯徹底運作於生命的每一方面,也就是把它活成真理。

反之,哈維的主張卻難以如此。一方面,他眼中鐵錚錚事實本身並不會說話,更遑論說馬克思的語言。的確,在上述那一場在師大的勵志演講之前幾個月,國際非政府組織樂施會(Oxfam)也公布了一份數據,指出當時全球最有錢的26個人所擁有等同於全球相對貧窮的50%人口之財富總和。此外,即使是美國也有略微超過11%,亦即超過三千五百萬人的生活於所得不足以溫飽的處境之中。

但這事實本身不足以讓人「看」到哪裡有錯,揹百萬學貸勇闖紐約的講者甚至有理由認為這世界是公平的。同理,環境再怎麼惡化,對那些不關心下個世代乃至未出生世代的人而言,根本也不會構成問題。換言之,唯有事先接受市場本身並不公平以及未來世代值得我們關心的預設,才能跟著哈維「看」到問題所在。

另一方面,本書指出的資本主義內在矛盾,或許對那些享受當下且認為我消費故我存在的人而言,也只是一個遙遠到可以無動於衷的未來預言。不過,全民健保是一種典型的中央偏左社會福利制度,但大學經濟系卻一面倒使用倡議社會保險的美國新自由主義教課書,倒是一個國內特有的體制內在矛盾,值得商榷。

環境再怎麼惡化,對那些不關心下個世代乃至未出生世代的人而言,根本也不會構成問題。示意圖。 圖/美聯社
環境再怎麼惡化,對那些不關心下個世代乃至未出生世代的人而言,根本也不會構成問題。示意圖。 圖/美聯社

共同對抗資本主義,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最後,雖然筆者能理解哈維在許多抗爭運動之中看到不同黨派的合作可能,並據此主張左派團體應當協商出一條出路來共同對抗資本主義。然而太陽花運動也曾經是幾十年來首見,能聚集國內所有不同單一倡議團體的大型集會,但運動結束之後大家似乎又回到了為了生存而競爭募款的日常。

換言之,哈維看到的希望其實考驗著各自懷抱特定理念的倡議團體能否「看」到超越自身理念之外的其他重要價值,且那必須是高過利益互惠與共創雙贏之上的價值才能對抗市場邏輯,例如代間正義、人性尊嚴、族群平等、人類解放、人與自然的和諧等值得人類共同追求的理想。

事實上,這些理念也都是哈維從1971年起幾乎年年會開的「閱讀《資本論》」課程中必然碰觸的議題,且本書的許多想法都有來自對該書核心概念的重新詮釋與應用。不同於那些期待資本主義一夕垮臺的革命家們,哈維是一位格外看重理念的力量而不非固守物質主義教條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深知唯有不斷賦予《資本論》一書的核心概念更符合當前歷史脈絡的理解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廣傳,才不至於讓馬克思主義淪為一種詮釋世界的方式,而是改變世界的一股力量!

※ 本文為《反資本主義編年紀事》導讀,原標題為〈如何跟著大衛.哈維「看」到世界危機與未來希望〉,時報出版授權刊登。

哈維看到的希望其實考驗著各自懷抱特定理念的倡議團體能否「看」到超越自身理念之外的其他重要價值。 圖/美聯社
哈維看到的希望其實考驗著各自懷抱特定理念的倡議團體能否「看」到超越自身理念之外的其他重要價值。 圖/美聯社


反資本主義編年紀事
作者: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譯者:許瑞宋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3/08

《反資本主義編年紀事》書封。 圖/時報出版提供
《反資本主義編年紀事》書封。 圖/時報出版提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