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爐香》(上):不只一個「愛」字而已,許鞍華對張愛玲的再詮釋 | 陳煒智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第一爐香》(上):不只一個「愛」字而已,許鞍華對張愛玲的再詮釋

《第一爐香》電影海報、導演許鞍華與原著作者張愛玲。 圖/甲上娛樂提供、維基共享
《第一爐香》電影海報、導演許鞍華與原著作者張愛玲。 圖/甲上娛樂提供、維基共享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

幾年前,許鞍華導演宣布展開籌備電影《第一爐香》,各界便不斷揶揄她兩次拍砸張愛玲,何苦年過古稀仍要三探「祖師奶奶」?待及影片完成,於2021年秋天在各地陸續上映,更遭到如潮惡評,賣座不盡如意。

終於等到《第一爐香》引進台灣,電影未映,搶先在小試片間親睹廬山真面目,觀畢又驚又喜,驚的是先前的如潮惡評,惡意攻詰的網路口水原來佔去大多數,彷彿就該腳踩三下,才有資格當個文青網友似的。喜的則是祖師奶奶與電影淵源不淺,親自編劇的作品先不算,將她的著作改編搬上銀幕,成績傑出的高標準有《紅玫瑰白玫瑰》、《色,戒》。

鞍導這次完成的《第一爐香》雖然未臻完美,但絕對名列前茅,很值得走進戲院在大銀幕細細品味,尤其是之前飽受批評的馬思純、彭于晏兩位領銜主演的明星,他們的愛情遊戲、慾望互動,還有面對人生抉擇的內心轉折,幾場對手戲看得我一顆心懸在喉間。真心佩服鞍導識人眼光;按照她的說法,他們兩人不僅演出了有情之人兩相對望時的「一愣」,更能演出「一愣」之後的「愛上了」。

如果「一愣」之後,還能讓我們看到「愛上了」,我們才真正進得了祖師奶奶的愛情宇宙,也才真正能在這個宇宙裡好好欣賞鞍導率領整個金獎團隊精心打造而成的這部電影作品。

如果沒有「愛上了」,這爐沉香屑根本燒不起來。這不是張愛玲的「某一次」影像翻拍。這紮紮實實是一部「許鞍華的電影」。而且,是一部「許鞍華的好電影」。

張愛玲的宇宙.許鞍華的電影

許鞍華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即曾自謂,翻拍張愛玲電影極大的挑戰就是面對「張迷」們的種種檢驗,也唯有通過張迷的這一關,才能真正算是「成功」改編了張愛玲。

但與此同時,卻也有太多影友期望「只看到」自己想像中的張愛玲,容不下一絲別人的詮釋;在如此的視野裡,擴大、延伸、消化後的重組與再創造,不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他們關心的是女主角是肥是瘦,男主角是壯是弱,膚色外觀的黑與白,原作細節是否「如實」映象化,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加上網路社群與自媒體的推波助瀾,由是形成一堵正面衝撞劇組的「網友」言牆,以致許鞍華以及馬思純、彭于晏等幾乎是一邊挨罵,一邊苦撐,拍完整部電影。

中篇小說〈第一爐香〉是張愛玲的成名作,卻也是她書寫水平尚不均衡的早期作品;大段的角色對話神似《紅樓夢》的雋語拋接,較難收得聞聲識人的立體效果,某幾處的描寫鋒芒乍現,光彩奪目,卻也有幾處掉入刻意求工的文字陷阱。但綜觀全局,作者天才橫溢,文字精緻,敘述也夠狠心,走紅文壇當仁不讓,就是該大紅大紫、廣受歡迎!

《第一爐香》劇照,彭于晏飾演喬琪喬。 圖/甲上娛樂提供
《第一爐香》劇照,彭于晏飾演喬琪喬。 圖/甲上娛樂提供

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即將完結,我們預備進入2020年代的門限之前,年過七十的鞍導選擇重新講述這個故事,她的野心何在?她的遠景何如?她希望從哪個角度切入?她希望透過什麼樣的方式,讓這個1943年寫成的故事,與近八十年後的現代觀眾鮮活互動?此處的八十年時差是否存在更積極的意義?

在電影裡,許鞍華和編劇、知名文學家王安憶,決心讓《第一爐香》不僅僅只是張愛玲筆下的一段故事而已。既有的情節仍然存在,仍然未曾扭曲,但多添的枝葉和樹幹,讓整座張愛玲的愛情宇宙裡,亭亭生成一棵由許鞍華率領的團隊耕耘、灌溉而成的美樹,不但首尾俱全,而且在足可自圓其說的優點之外,它更多了幾分動人的因子。

其中,特別是鞍導一向在作品裡展現、對於「當下」的關注。從她成名的《瘋劫》開始,《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今夜星光燦爛》、《女人四十》,她的「天水圍」系列、她的《桃姐》、《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甚至人物傳記《黃金時代》,都可以看到她對於「當下」、「現在」的思索。在她為數不少耐人尋味的佳作裡,她帶領觀眾進入故事、認識角色,讓我們看見這些人物的思想、行動與內心世界。於是我們得以了解、體會,在每一個不同時空環境的當時當刻,戲劇人物所作出的抉擇如何推動著情節繼續向前滾動。

比如《黃金時代》,電影採用「偽紀錄片」的方式,一層、兩層、三層地提醒觀眾,我們觀賞的「戲劇現實」是「扮演」出來的時代;又如《明月幾時有》,加上訪問梁家輝的結尾,讓一顆從1930年代搖向2010年代的空鏡香港,充滿整部電影最重要的主角——那個由成千上萬小人物堆疊構成的偉大時代。

《黃金時代》劇照,湯唯飾演作家蕭紅。 圖/華映提供
《黃金時代》劇照,湯唯飾演作家蕭紅。 圖/華映提供

《明月幾時有》劇照,周迅飾演方姑。 圖/双喜提供
《明月幾時有》劇照,周迅飾演方姑。 圖/双喜提供

回不去的如昔往日

許鞍華導演和金獎造型大師和田惠美在為整部《第一爐香》定立設計基調時做下的藝術抉擇,面朝「復古劇」的方向前進,很重要的原因其實是由於我們已經「回不去了」。某些紡織或裝飾工法在當代產業界已無傳人,某些古董奇珍,無論再怎麼晶盈美艷,也已難逃「古董」的標籤,在電影以寫實為基本前提的藝術原則之下,並不容易重現我們想像中的生活實感。

於是,鞍導的團隊在廈門鼓浪嶼找到兩幢別墅,經過重新裝飾,打造出類似片場環境的空間,在人為操作的「make believe」世界裡,完成21世紀電影工作者對於1940年代的印象再現。

幾處別出心裁的設計,比如藍色的運用,先是在女主人翁葛薇龍的出場衣著上,繼之是她的臥室(還特地寫進電影台詞——讓她住進樓上的藍色房間),直到最後一場戲,她所乘坐的小汽車也是藍色的。電影裡的薇龍並未像坊間流傳的「電影本事」裡所寫,留在香港從此墮落、淪為某某人的「斂財工具」;影片中一連串「藍色」的連結,讓我們親眼目睹乾乾淨淨的薇龍與五光十色的香港,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向水乳交融的結局,最後鑲金嵌銀,沒有被迫,不曾受到威脅,而是她「自願的」。

再有,原著裡處處點染的「中西合璧」,在影片裡倒不完全是華洋交匯的文化融合,反而更像屬於階級區塊的攀附和奉承。電影拍出以往我們少在銀幕上見到蓊鬱蒸騰的熱帶香港,在這方園地裡,物慾和情慾,合情合理並肩而來。同時,許鞍華卻也藉此為電影版本《第一爐香》定錨,在這一片創作團隊精心耕耘而成的熱帶伊甸園裡,鞍導在張愛玲的人性塵網裡多拋出一句話,讓馬思純飾演的葛薇龍在「自願」的同時,也亮出自己的底牌——她要求明媒正娶。

這個要求,讓所謂的犧牲、墮落、沉淪,變得完全不同。它成為真正的「選項」,它是一個真正的「選擇」,不單單只是一個「愛」字而已。

因為「愛」,所以她希望得到更具體的東西來成全自己。所以要名份、要地位、要財富、要肉體和心靈的滿足,要好多好多;要到最後,連象徵「自己」的顏色都成為鑲金嵌玉的小汽車,「圈」住了愛人的身子。只不過費盡心機,你證我證,還是證不到愛人口中的一句「我愛你」。

葛薇龍愛情故事看似悲劇收場,然而電影版本的《第一爐香》在原著的基礎上更進一層,補強了幾位男性的人物形象,成就一幅當時當刻的癡男怨女不能不面對的人生抉擇群像。

▍下篇:

《第一爐香》(下):愛過一個又一個?一道難解的相愛選擇題

《第一爐香》劇照,馬思純飾演葛薇龍。 圖/甲上娛樂提供
《第一爐香》劇照,馬思純飾演葛薇龍。 圖/甲上娛樂提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