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芭蕾電影的魔幻魅力:法國舞蹈大師羅蘭比提與《黑艷鳳》 | 陳煒智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拓展芭蕾電影的魔幻魅力:法國舞蹈大師羅蘭比提與《黑艷鳳》

《黑艷鳳》劇照。 圖/取自IMDb
《黑艷鳳》劇照。 圖/取自IMDb

今年6月觀賞了PINA電影,沉醉在電影大師溫德斯(Wim Wenders)拍攝舞蹈大師畢娜鮑許(Pina Bausch)的3D立體影像當中,悸動不已。近日又聞25年前揚威國際的英國鬼才馬修波恩(Matthew Bourne),成名作「男版《天鵝湖》」全劇錄影再現銀幕,耐不住癮頭,也再次朝聖。看來今年夏天,「在電影院看芭蕾舞」已成為重要的消暑活動選項之一了。

應該是在1993、1994年左右,第一次聽到《黑艷鳳》(Black Tights)這部電影的中文片名。

當時我正著迷於《紅菱艷》(The Red Shoes)以及同一創作團隊攝製的《曲終夢回》(Tales of Hoffmann,港譯《魔宮艷舞》,其實就是《霍夫曼的故事》),影壇前輩知我一片癡心,突然問起「是否曾經聽說過《黑艷鳳》這部電影」,接下來,就好像英文裡所說「打開了一罐蟲」似的,我竟也一頭栽進這部神奇的、冷門的、艷絕人寰的芭蕾電影世界當中,幾十年來無法自拔。

《黑艷鳳》海報與劇照。 圖/取自IMDb
《黑艷鳳》海報與劇照。 圖/取自IMDb

從大師Roland Petit說起

法國舞蹈界的金童、天才、大師——Roland Petit,若按照法語發音,似應譯為侯隆波提,但《黑艷鳳》當年在台灣上映時,新聞稿寫的都是「羅蘭彼得」,想來可能是英語發音轉譯之後的筆誤;現階段的中文文獻,大部份則將之記作「羅蘭比提」或「佩蒂」。

Roland Petit生於1924年,年方弱冠就創辦舞團,隨即走紅於戰後的法國舞蹈界。他本身是傑出的芭蕾舞者,編舞作品納入諸多不同元素,豐富了作品的戲劇張力,轟動各界;1949年初的《卡門》舞作在倫敦舉行世界首演,震驚整個西歐。他親自主跳男主角,舞團的台柱——Zizi Jeanmaire(台灣早期報導給她的美麗譯名是「茜茜珍梅」)主跳卡門,兩人搭檔時性感、魅惑的威力,甚至傳至大西洋彼岸——美國方面對他的興趣也相當高。

很快地,來自美方的邀約,令Petit率領舞團遠渡重洋,來到好萊塢等候拍攝電影,背後大金主乃是傳奇人物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經過一番折騰,由獨立製片家山繆高德溫(Samuel Goldwyn)精心打造、霍華休斯投資的彩色童話歌舞片《安徒生傳》(Hans Christian Anderson)隆重開拍,舞團的台柱茜茜珍梅是電影女主角,Petit不但為電影編舞,更帶領整個舞團演出片中高潮、全長近十五分鐘的「小美人魚」夢境芭蕾。

1975年的法國舞蹈家羅蘭比提(Roland Petit)。 圖/美聯社
1975年的法國舞蹈家羅蘭比提(Roland Petit)。 圖/美聯社

這兩位舞台上的絕配在1954年締結連理,共同生活,共同創作,舞團佳作接連而出,影響所向披靡,在藝術地位和他的跨界探索、運用的手法等各方面,他與年紀長他幾歲、走紅於同一個時間點的美國大師傑洛姆羅賓斯(Jerome Robbins),很值得交互參照。羅賓斯以紐約為基地,紐約市芭蕾團和百老匯舞台是他的創作原鄉,Petit活躍於巴黎、蒙地卡羅、倫敦等地,在《安徒生傳》之後也持續跟電影圈保持不錯的互動關係。

但說起「創作原鄉」,Petit的精神依歸仍是巴黎,而且具體一點講是塞納河左岸。就跟傑洛姆羅賓斯一樣,世界大戰讓文化界有了重組和發酵的機會,羅賓斯在戰後紐約猛爆竄紅,勢不可擋,Petit亦然。他、珍梅、影歌雙棲的尤蒙頓(Yves Montand)、傳奇歌姬皮雅芙(Edith Piaf),還有年紀較Petit等還長二十多歲、足跨文壇藝壇影壇和評論界的斜槓才子尚考克多(Jean Cocteau),與塞納河左岸的新興文創及藝術工作者,形成旋風也似的藝術能量,他們以「舞蹈」的舞台為出發點,熊熊燃燒,發揚光大。

1977年7月27日,法國女演員凱撒琳.丹尼芙(Catherine Deneuve)和舞蹈家茜茜珍梅(Zizi Jeanmaire,右)出席服裝設計師聖羅蘭(Yves Saint-Laurent)秋冬系列發表會。 圖/美聯社
1977年7月27日,法國女演員凱撒琳.丹尼芙(Catherine Deneuve)和舞蹈家茜茜珍梅(Zizi Jeanmaire,右)出席服裝設計師聖羅蘭(Yves Saint-Laurent)秋冬系列發表會。 圖/美聯社

集合人才與創意的跨界藝術核心

這樣的光和熱,已經不能再限制在所謂的「塞納河左岸」,而是更耀眼、更燦爛,迸射到全世界的輝煌。比如尚考克多這位特例中的特例,21世紀的研究者便評價他是左岸與右岸、巴黎和外省、高雅文化以及通俗文化、社會主流價值還有邊緣群體視界的「信使、媒人」。他身繫千種聯繫、萬種資源,在法國社會和文化開啟新大門的過程中,促進了「新的東西」誕生。

Roland Petit就是接受了這樣豐富、多元的文化滋養,大戰結束,才只有21、22歲,就推出他的編舞作品"Le jeune homme et la mort"(〈年輕人與死〉),尚考克多的獨幕劇本,年輕畫家苦戀風情萬種的女子,纏繞、糾結,最後心碎奔向死亡的懷抱;這是他的成名作,日後也一再有機會重新搬演。

他走紅、盛極的年代,恰好是「全民看電影」的時期,古典芭蕾不再故步自封、孤芳自賞,於是透過影像紀錄、重製、再現,保留了許許多多他的經典舞作。更有甚者,就如前文所寫,他和影壇人士保持良好互動,在不同的電影裡,我們也能一再看到Roland Petit的舞作現身。

法國舞蹈家羅蘭比提(Roland Petit),其背景為「Zizi Jeanmaire-Roland Petit」特展海報。 圖/美聯社
法國舞蹈家羅蘭比提(Roland Petit),其背景為「Zizi Jeanmaire-Roland Petit」特展海報。 圖/美聯社

例如〈年輕人與死〉問世二十年後,在1966年,便被拍攝紀錄下來,女主角是首演時的茜茜珍梅,年輕畫家則由名滿天下的紐瑞耶夫(Rudolf Nureyev)詮釋。1975年巴瑞辛尼克夫(Mikhail Baryshnikov)在美國演出這支舞作,十年後,1985年他在電影《飛越蘇聯》(White Nights)的開場段落再現高潮,而且是由Petit重新指導、監督。

芭蕾的敘事特性,讓它擁有劇場藝術的多重魔力,於是,音樂、服裝、布景,各個面向全都加入與舞蹈、人物、劇本、情節,一同整合,成為完滿周延的敘事整體。這樣的「跨界」特性,使得芭蕾本身也畫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界」、「舞壇」,此間的界線再因為密切的合作而模糊,不會出現各行其事、難以融鑄為整體的缺憾。它的核心就是敘事,人物的個性,透過肢體語言的延展,增伸劇本的文學深度和立體感。Petit的舞作裡還會出現歌曲吟唱,為了表現人物的性格,角色在舞台上抽菸的姿態也因此屬於舞蹈藝術的一個環節。

這樣綜合的美感,自然在現場觀賞效果最佳,但Roland Petit活用電影攝影機,除了紀錄自己的舞作,1961問世的電影《黑艷鳳》也成為他舞作之經典集成。

法國舞蹈家羅蘭比提(Roland Petit)。 圖/美聯社
法國舞蹈家羅蘭比提(Roland Petit)。 圖/美聯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