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業應該成為台灣經濟的命脈嗎? | 溫朗東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觀光業應該成為台灣經濟的命脈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前在網路上流傳一份「中國官方將減少來台旅客」的文件,隨即盛治仁與管壁玲展開隔空論辯,點燃了「台灣觀光業發展及中國遊客利弊」之爭。

一方認為,台灣與中國(其實他們會說大陸)的經貿往來已經密不可分,得罪了中國未來日子絕不好過。以此論調預告民進黨政府上台的困難重重。

另一方則表示在「中資一條龍」下,原本中國遊客的錢大多還是中國人賺回去,中國遊客的到來反而排擠了他國旅客及在地業者的生計,而台灣經濟仰賴於人治國家——隨時可撤回國民旅遊權利的中國,亦非明智之舉。

我想借這次論爭的風氣,討論一個從政府到民間業者都忽略的前提:觀光業應該成為台灣經濟的命脈嗎?這是在中國問題之上,涉及到政府施政方向的思考盲區。

▎怎樣的人可以經營民宿維生?

我們先從極微觀的類比說起:我們把台灣視為一個小家庭,觀光業就是說這個家庭有來自訪客的收入……等等,這時候你會說,家裡有額外收入很好啊。如果這個說法能成立,那應該家家戶戶都會去經營民宿、仰賴訪客維生。但通常你不會這樣做。

事實上你會發現,能經營民宿,姑且不論後續成功與否,通常具備的條件是:

  1. 你有兩間以上的房子,一間拿來經營民宿,另一間拿來自住。換句話說,訪客的到來並不影響你的起居作息和隱私……那只是你投資的一份副業。
  2. 你能擁有兩間以上的房子,通常是靠你繼承上一代的財富,或是你辛勤工作,貢獻專業於市場所換來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其他產業收入的基礎當後盾,只有自住房屋的你,通常不會選擇開民宿——給觀光客專用而不對自身生活造成負擔的場域。你如果要硬把自家轉成民宿,形同是把能讓人心安的居家場所,轉換為公共空間。你無法完全控制、篩選、預期訪客的品質好壞,你等於是一年開放幾百人擁有你家的鑰匙,並得要承受隨之而來的各項成本:吵鬧、衝突、環境的髒污與回復、居家文化的破壞……

說到這裡,有些人腦中已經浮出了一堆疑問:那表示我們要鎖國嗎?我們要滅絕觀光業嗎?要是觀光這麼可怕那政府為何要大力推廣?

回應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從比較宏觀的數據來看。

▎觀光業占GDP的比重高低,與國家先進與否無關

圖/取自國家研究院
圖/取自國家研究院

根據國家研究院在2015年三月所做的「國內國外觀光比一比」報告整理的這份圖表中,我們可以很明確的得知,在2012年高度仰賴觀光收入的國家/地區,依序為:克羅埃西亞、香港、約旦、泰國、盧森堡、保加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冰島、斯洛維尼亞。

裡面有發展先進的國家,也有開發中國家。至於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韓國……都不在名單之內。

同一份報告中也提到有趣的事實:美國觀光收入佔GDP比重,是歐美主要國家的最後一名。講到這裡你也應該猜到了,亞洲主要國家最不靠觀光吃飯的,是日本。

這個簡單而牢不可破的數據,直指一個單純的結論:把觀光產業視為經濟發展的核心指標,覺得觀光產業只要發展起來,台灣就會變得很先進、很強大、很有面子……是跟事實牴觸的幻覺。

並不是說要把大門關上。美國日本的觀光收入也相當高——只是比重低罷了。換言之,觀光發展是順應著整體國力進程的「輔助性產業」,把它視為主軸、命脈、未來的希望,與現實的趨勢背道而馳。

你如果曾經覺得觀光發展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那你可能沒想到觀光發展跟政商利益結合的潛在陷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不分藍綠的全台觀光熱

馬政府把中國觀光客的大幅成長,視為重要政績。在陳菊執政的高雄,近年來也是斥資數百億要把高雄「轉型」成「文創觀光」都市,這股政壇倡導觀光的熱潮,在台灣各地風生水起,是不分藍綠、中央地方的。背後的原因很簡單:發展觀光不會失敗(短期內)。

怎麼說?發展觀光意味著一連串的城市建設計畫,這首先就創造了公園綠地、圖書館、高塔、百貨公司跟各式各樣的景點。先不提是否能產生觀光效益,光是其中可以創造的公共工程,合法的內需市場跟非法的綁標油水,就不計其數。而這些又有利於政府出售持有土地給財團,在美化環境跟機能後,讓財團建商有話題可以操作自住或商業不動產,引誘投資客進場。政府的土地標售之後,也減輕了龐大的舉債壓力,以及拉近跟財團的關係以取得政治資本。

而在地居民也不會意識到,這些環境的「觀光化」,是有成本的,是耗費大量稅金以及產業轉型的機會成本的。大家只會覺得,啊,我的家園變美麗了,政府果然有在做事……因此對任何執政者來說,發展觀光,有利於政權的鞏固。

畢竟要真正落實產業轉型、研發升級,創造高技術高薪資的就業機會,並不是那麼容易。研發不是錢砸下去就有成效,要時間的積累,更有眼光的政府人才,不存私心的把資源配置到適當的領域。

因此從中央到地方,政府耗資大筆預算在觀光發展上,鋪天蓋地的廣告看板與政府宣導,等於是將行政資源轉換為競選資本,用納稅人的錢來從事不被限制的競選活動。這些看板也根本不是給觀光客看的,是給自己人看的。

從民眾的角度來看,除了家園的美化「頗為有感」之外,遊客的增加也提高了台灣人的自信心——我們是很棒的,很多人要來參觀我們的家。

但你會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遊客變多,你的薪水沒有變多。

更多人來你家作客,不代表你生活會過得更好。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講回中資一條龍

馬英九上任以來,大量開放中國遊客、商務人士入台,跟2001年相比,2013和2014的中國人入台停留人數,已經爆炸性成長33倍。

這些「政績」,不過是看得到吃不到的「數字」。觀光外匯成長了2.6倍的背後,大多數的旅遊業者看得到賺不到。中資一條龍,從旅行社、飯店、遊覽車到名產店,台灣已經被中資(或者偽裝成港資)大舉入侵。台灣等同是免費出借土地,中國遊客佔據了台灣各大觀光景點,錢卻給中國商人賺回去。台灣觀光業只能撿吃剩的餅屑。

觀光景點的維護、交通工程的建設、居民生活的騷亂……都是台灣人繳納的稅金以及負擔的隱性成本。台灣納稅人維護的土地,成了中國人免費的資產。

本地的觀光業者、攤販小吃,要嘛就被排除在中資的利益結構之外,要嘛就是被綁進利益結構,在初期獲得可觀的收入,然後隨著利益結構的緊縮,利潤逐漸被掌握旅行團的中國商界勢力所侵蝕。

因此中國旅行團如果縮減,實在對台灣經濟稱不上甚麼衝擊,或者正是個檢討觀光政策的轉機。

▎所謂的觀光,其實是……

把「國民自信心」與「觀光發展程度」綁在一起的思維,同時也服膺了政商團體各取所需的短視近利思維,逃避掉最辛苦也是最穩健的施政方向:捍衛勞動權益、輔助產業轉型、留住人才。

觀光所能創造的就業機會,如:旅行業、住宿服務業、餐飲業、運輸業、遊樂業……根據勞動部的資料,除了主管階級、大客車司機、業績好的導遊薪資可以突破四萬外,其他的基層員工大多在月薪兩萬六千上下。歸根究底,當觀光業的發展方向「重量不重質」的時候,文化深度的導覽行程與高消費團成了鳳毛麟角,在各行業追求研發升級的現在,或許也是該檢討觀光業的轉型必要。

我能理解,自己的家有很多人想來參觀,會讓屋主感覺良好。但從屋主的角度來說,訪客帶來的收入只是輔助,並不能取代本業的精進。

觀光業的發展,應該是求質不求量,求精不求多。能夠欣賞台灣文化脈絡與景觀特點的高消費能力旅客,才是必須留住的目標族群。觀光的發展應該回歸到保存既有文化資產與自然景觀上,做長遠的經營。而不是天外飛來一筆式的插入大量現代建築,用破壞生態環境的飯店來追求虛幻的發展數字,用光鮮亮麗的建設硬體來取代人才養育。

家園是自己的,不是訪客的。家園的面貌,不該問訪客,而該問家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