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革家長的命,教改永遠不會好
雖說教育是國家百年大計,但是如果從教改會成立算起,到今年教改也整整改了二十年,卻似乎反而越來越糟,難道未來八十年就會逐漸好轉?如果教育是製造業,那這條生產線的良率恐怕低到讓人無法理解這個產業怎麼還能繼續生存在市場上?如果教育是服務業,那恐怕客戶滿意度都要比馬總統的民調還要低了。
按照維基百科對「台灣教育改革」這個條目的敘述,提到了過去二〸年來,不論是法令、師資、課程、教學、教科書以及財政各方面,都有重大的變革。是啊!聯考消失了,教科書開放了,預算增加了,高中大學廣設了,其實一開始的訴求是有達成的,但是卻沒有多少人對這樣的成果滿意,為什麼呢?
因為家長就是推動教改最主要的一個動力,但是在家長們強力要求下,什麼都改了,就是沒有改到家長自己。畢竟,有誰會去想到原來自己也需要改革呢?
所以當家長們覺得自己的小孩都應該要有大學可以念,那就廣設大學吧!結果就是讓不知道為什麼要念大學的人也念了大學,玩了四年除了畢業證書和學貸,什麼也沒帶走,但是每個人都念大學之後,這個學歷就再也沒價值了。
其實家長們真的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念大學嗎?並不盡然。家長們是看到過去大學學歷代表的是畢業即就業的好處,以及起薪明顯高於高中學歷。所以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有一份好工作、高收入,這才是家長們真正的目標,而不是大學學歷。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每個人都能拿到大學學歷,卻沒有人開心得起來的原因:大家都搞錯需求了,於是解決方法也錯了。
大多數家長其實真正擔心的,是自己的孩子在社會中從事一個低社經地位的職業,不但被人看不起,也賺不到合理的收入。但是這個擔心的解決之道,並不是去逼自己的小孩從事一個他一點興趣都沒有,你卻預測未來會有高社經地位的工作,而是你要自己打從心底去平等看待每一個行業,認可每一個行業都要被大家尊重,並且應該獲得合理報酬。
但是我們並不是這樣做,而是看到這個社會上,醫生收入很高,就要自己的孩子去當醫生。但或許你的孩子是一個創業天才,他不但失去了發揮天賦當創業家的機會,當了醫生之後才發現,被病患告上法院而得付出高額賠償的機率,遠比當名醫賺到高收入還要大。只是這樣嗎?不,你那對醫學沒有興趣的孩子,消滅了另一個醫學天才原本可以發明創新療法拯救你生命的機會。
我們都太看得起自己的預測能力了,而更可怕的是,我們除了預測準度世界第一弱以外,一窩蜂的能力卻是世界第一強。於是,當家長們預測西北方那個土堆是個金礦的時候,顯然就無法接受其實那只是個亂葬崗的事實。而就算那真是個金礦,一百萬個人去挖,每個人都唸到博士結果只能分到五顆小金砂也是超級悲慘的一場賭局。還記得你預測過什麼嗎?你或許預測過,當醫生很好賺,結果沒想到這個社會卻是告醫生更好賺。
我們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在學校快樂學習,但我們是不是在家裡就從來都不曾讓小孩快樂生活?我們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各方面的能力多元發展,但我們是不是自己從來就不認可除了賺錢以外的任何能力?我們希望教改可以讓小孩別再背那麼重的書包上下學,但我們是不是忘記了最大的壓力其實來自於家長?
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別人的孩子反正死不了,所以好老師都應該教自己那聰明無比的孩子,而不是讓最有能力的老師去教導最需要幫助的學生。但是在談論到幾級分與學校分發的時候,卻又以極端嚴格的標準去要求公平性,於是我們看到的是用很公平的制度進行很不公平的資源分配。根本沒有人在乎公平,只是沒有人願意吃虧而已。
我們對分數斤斤計較的程度,大概外星人會以為台灣人自我要求的程度高到從台南走路到台北會是一條歪斜不超過一公分的直線,而這樣的制度把那些個性上大而化之的學生都當成了NG產品,只留下細心而能夠忍受不斷重複進行相同練習的人,貼上資優生或高材生的標籤,打算高價出售。不過,請猜猜,最後誰在商場上有那勇氣與魄力當上老闆,買下這些高材生?至於是不是高價,大家都知道。話說,我們甚至整個國家在幫博士找工作呢!
雖然說我修完了教育學程,不過那些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班級經營的課程和學分,其實並沒有辦法幫我思考出什麼好的教改建議。不過既然教改什麼都改了,唯獨家長沒有改到,我建議不妨下個階段的教改,就以家長為改革對象好了,讓家長理解到自己在教育上的責任其實比學校、老師都還要更大;也讓家長理解到沒有好好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不給孩子探索自己的空間,將是扼殺孩子天賦的主謀;更應該要讓家長知道,在漫長的生涯中,孩子的自學能力遠比在校成績還重要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