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詠盛/哲學普及蒸蒸日上,哲學系卻步步危機? | 沃草烙哲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周詠盛/哲學普及蒸蒸日上,哲學系卻步步危機?

近年來,由於少子化等因素,人文學系的招生不甚樂觀,某些哲學系更發現自家學生要嘛上課不認真,要嘛老想轉系。相應於此,哲學教授們提出的解決方案是「聯名投書」,要求教育部把哲學列入中學必修。但三年過去了,似乎沒有產生什麼效果。1

與此同時,哲學普及的風氣卻越見興盛,相關書籍與講座越來越豐富多元。我自己也在高中多元選修與多場哲學營隊裡,遇過不少喜愛思辨、勇於發言、有一定閱讀量的學生。

哲學到底是遇到危機,還是將有轉機?

思辨能力有多通用?

這兩種看似衝突的現象,其實有個相當合理的解釋:這些喜愛思辨的學生在選擇大學科系時,或者從未考慮哲學系,或者受某些因素影響而放棄了。

有哪些因素呢?據我了解,這可歸納為三:

  1. 哲學系所提供的思辨訓練,與生活技能、就業技能缺乏直接連結。
  2. 思辨並非哲學系的專利,可以透過其他(更好的)管道來接觸之。
  3. 現行的招生制度,並不特別有利於喜愛思辨的學生進入哲學系。

以下我將集中討論前兩點,至於第三點,則在中學新課綱和新升學制度上線後或有變化。2

首先,哲學系向來喜愛標榜思辨、邏輯推理或批判性思考,並常常強調其通用性。也就是說,哲學系認為自己的課程內容能培養思辨能力,而這種思辨能力可以通用到大多數領域。

但據我所知,一般人在接觸哲學系課程後,通常會承認它很有「思辨性」,卻不覺得這種思辨哪裡通用,特別是,很難指出它可以怎麼用在生活上。(如果你是念哲學的,或許可以挑戰看看這個問題:你上次在生活中應用所學,是什麼時候?)

提出多元智能理論的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Howard Gardner),也質疑「跨領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是否存在。當然,他並非主張批判思考沒有價值,而是意在強調:這種能力難以離開特定領域而有效教導與培養,與其開課專門教導思辨,不如融入各領域來體現思辨。

不僅如此,他更尖銳地指出:

當我與數學家和邏輯學家談思維時,遇到了最大阻力。對這些人來說,思維就是批判性思維,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遇到。他們認為,如果一個人知道如何運用邏輯,在任何地方他都必須應用邏輯(如果你不能,生活將失去希望)。毫無疑問,數學和邏輯學具有值得稱讚的優點,恰恰是因為它們為了能夠擁有自己特色的命題和模式,尋求最大的普遍性。

然而,這些人常常不會概括地摘要他們所信奉的東西。在個人生活中,他們經常表現得很不實際,或沒有邏輯性,或者他們試圖在不合適的地方應用邏輯,比如在追求愛情關係,在對待難纏的學生、孩子或者同事的時候。3

這樣看來,「思辨能力通用性很高」之類的說法,其實並不那麼理所當然,畢竟這些思辨專家或批判思考專家,也不見得在其他領域表現得更好、更不出錯。重要的是,就算我們承認有種思辨能力真的很通用,哲學系課程能否有效傳授之,也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我們好像對「思辨能力」有某種共識,但許多時候又是「一思各表」。

發揮優勢,還是填補劣勢?

接著談第二點,有些學生相信自己有其他(甚至更適合的)管道來接觸思辨,例如其他系所、哲學普及,或者坊間的線上線下課程。他們儘管會考慮就讀哲學系,但必要性其實也沒那麼高。

這反映出,許多學生之所以對思辨有好感,主要是認為它能協助釐清概念與整理思緒,讓自己能清楚表達感受、想法、興趣與專長。然而以此觀之,許多人文學科都有類似訓練,甚至有坊間課程提供更客製化的教學服務。相較之下,哲學系強調的,以「哲學問題」作為導向的推理與批判,似乎沒有特別吸引人。

如果從心理層面的角度來看,這類學生對於思辨的期待,是它如何能夠加強自身優勢。這其實也符合一般傾向,我們總是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做、有興趣做的地方,而會有意無意地避開自己不擅長的。在構想未來可能的職業時,我們基本也是先行考慮如何發揮優勢,而後才考慮如何填補劣勢。

然而這樣看來,哲學系的宣傳就像是逆向行駛——無論你做什麼工作,思辨都能協助你避免出錯。許多情況下這是對的,但順此說法,我們應該是先讀其他系找到工作、找到自身優勢,再來看需不需要哲學的輔助。畢竟,如果在其他系所與工作場所裡,本就有相應的訓練,理論上也可以避免出錯。

誇張一點說,哲學系無形中邊緣化了自己,把自己說成只能擔任輔助角色,使得學生們對哲學系很難有「原來這可以強化我某某優勢」的直覺印象。雖然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實情,但從行銷的角度來看,並不能算是好策略。

結語:哲學專業思辨vs.通用型思辨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哲學到底是遇到危機,還是將有轉機?我認為,答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思辨能力」究竟有多少共識。至少就我在哲學所九年與高中哲學課七年的經驗對照來看,學院和一般人的看法,可說是「一個思辯,各自表述」。

為了釐清這種認知落差,「哲學專業思辨」和「通用型思辨」的區分或許必要,前者是在哲學專業中特別要求的,後者則是跨領域共通共用的。哲學系課程當然能夠訓練專業型思辨,但這和一般人想接觸的通用型思辨,究竟有何異同?能否改變?如何應用?

詳細地說,這可以延伸出三類有待探討的問題:

  1. 重疊問題:兩型思辨有多大重疊?哪些部分、要素或機制重疊?又有哪些關鍵差異?
  2. 拓展問題:這些重疊能不能拓展、應不應該拓展?又該如何拓展?
  3. 應用問題:這些重疊如何應用在宣傳與課程上?如何與社會大眾的生活情境產生有效連結?

我相信這樣的討論,有助於化危機為轉機,化轉機為良機。尤其是,從中學新課綱的內容來看,我們現在的教育方向,越來越強調吸收知識以解決具體問題,且能主動應用到類似情境上的能力。哲學在這之中能夠扮演什麼角色,關心臺灣哲學發展者有理由注意。


 

  • 文:周詠盛,臺大哲學博士,高中多元選修哲學課程講師。覺得哲學需要擺脫老人形象,因此下定決心裝年輕。
  • 更多:WebFB

  • 詳見全國哲學系教授對新政府的呼籲
  • 在今年正式實施的中學新課綱裡,有「學習歷程檔案」的設置,亦即能夠上傳非分數的圖文資訊,在日後申請大學科系時,供各系的招生委員們參考。但這會帶來多大程度的影響,目前還不甚明朗。
  • 加德納(Howard Gardner)著,沈致隆譯,《多元智能新視野》(電子版),北京:湛盧文化,2012,頁67。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