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會帶來美好未來,或只是一廂情願? | Cheng Lap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投資會帶來美好未來,或只是一廂情願?

投資是為了有備無患,但投資真的能帶來美好的未來嗎? 圖/Ingimage
投資是為了有備無患,但投資真的能帶來美好的未來嗎? 圖/Ingimage

長線投資是各國政府應付經濟不景的常用手段,不論是增加公共開支、大量進行基礎建設, 或者鼓勵民間做高種長線投資,如創業、研究科技等, 甚至是鼓勵國民自己去讀書進修。

這些投資雖然看起來是不同的事情,但實際上都殊途同歸。不同種類的投資,其實目標都是製造消費,推動經濟。

表面上好像能解決經濟問題,只是,這樣的方法沒有問題嗎?

人類的生產,不一定能滿足其他人類的需求;你種出米,不等於別人一定想吃米。 所以當一些顯而易見的需求,例如食水,食物,保暖衣物,餐具等,被一一滿足後,交易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例如書本,的確是人類的消費之一,但是你不能要求農夫失業時,叫他去全民寫書。 不是他寫不出來,而是他寫出來,很可能沒有足夠的人願意花錢買來看,那即使他這樣投入了也沒法弄到足夠的收入養自己。

當沒有辦法有足夠的消費,去讓所有人有收入時,我們該怎樣辦?那就是以投資代替消費。 所以人類才會進行投資,特別是長線投資。

投資就是不能立即獲得回報與結果的行為,以播種果樹比喻, 雖然不能立即就看到果實,但做這行為,是因為相信未來會得到果實,這就是一種投資。同樣的,要維持經濟,在沒有足夠消費、沒法得到短期利益時,就試試做一些看似為長期利益的事情。因此不是我們想要長線投資,而是被迫長線投資。

長線投資這種事情,在你成功之前,都不知道是否賠本的。 如同你種一株果樹,在成功結出果子之前,你不知道它能否結出果子,也不知道會否因為天災而枯毀,使你一無所得。

不過投資和消費有一個決定性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難以驗證投資是否有用、投資的成果是否是我們需要的。 所以,投資決定,往往是十分主觀的。 而且,到底要多少投資才能夠完成,也難以估計,而長線投資超支的可能性原本就是很高的。

投資這種事情,不僅反映了當事人的信念和個性,也往往是其一廂情願的想法。這就是為甚麼有些人認為在經濟不景時,可以投資建立更多的大型公共建設以刺激經濟,但是很可能建好之後,該建設根本就沒有足夠的使用者,而無法回收。

再以讀書為例,經濟越不景氣,學校和補教班就越繁榮,因為大家都抱持著找不到好工作就去讀書的想法。但是一年復一年讀下去,有時讀到三十歲了,出來還是無法用學歷找到好的工作,或者得到甚麼好的機會,那時候再以「學校不是職業訓練場」來自我安慰也是沒有意義的。而如果想學的是知識和做人,也實在不需要為證書花這麼多時間和錢。

長線投資常常會超支,例如香港的高鐵就不斷的追加成本,而讀書的人常常以為自己可以讀到特定的時間就就完結,結果往往時間到了也沒有修成正果,唯有繼續讀下去,可是這實際上,只是再把泥沼再踩深一點。

長線投資一旦不慎,看似解決了現在的問題,但實際上只是把問題推延。若更嚴重的情況爆發出來,比如現在香港建了一條高鐵卻沒有回報,就很可能會引起連鎖的倒債災難,甚至像民初的四川保路運動一樣,間接瓦解一個帝國。而從個人的角度而言,不斷把金錢和青春投資在教育上,等你出來找第一份工作時,很可能年紀已經太大。

故此,我們不能有一個想法,覺得長線投資就一定是好事,他有時只是在擴大我們已犯的錯誤而已。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