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選才」拯救專才學生?或只是瀕臨崩壞的制度?
自104學年度起,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簡稱招聯會)開始實施「特殊選才方案」以利大學能夠直接挑選具有專長的學生進入大學科系就讀,且不受學測成績或在校成績的影響。這項制度原本的美意在於讓那些「具有特定知識、技藝與技術」的高中生免受各項考試之苦,在經由大學端的書面審查與面試之後直接獲得進入大學就讀的資格,並且要「顧及弱勢與大學所在地區之學生」。
聽起來好像很美好,然而該制度在實施了幾年之後,許多有關特殊選才運作的問題也開始浮現。以下,我將就擔任簡章設計與試務運作委員,以及與許多高中老師、學生與大學教授討論的經驗,討論特殊選才制度在執行上所面臨的問題。
特殊選才制度為何存在?
這個制度看起來是一個美意,但是制度存在的基礎不就正是「現存的所有制度都無法讓專才在各種考招制度篩選出來」嗎?我們先將各個高中的各類「專才班級」與「考招制度」一字排開給大家瞧瞧。
各位可能聽過「數理資優班」、「語言資優班」、「音樂資優班」、「美術資優班」、「資源班」、「科學班」、「高瞻班」的設計。這些班級的成立是奠基在「把一群具有專才的學生收集在一起教學」的基礎上。而現存的入學方案除了申請入學與分發入學外,還要再搭配各種優惠或輔助辦法,例如「繁星推薦」。
那麼,如果資賦優異的學生無法被現行的高中制度與大學入學制度所篩選出來,那必定是哪裡出了問題,讓那些具有專才的學生「無法出頭」。所以我們是否在使用特殊選才制度「挑人」與「救人」的同時,也同時應該要思考,從高中的教學現場到考招的出題品質與人才挑選品味之間是否出了甚麼狀況?所以才會失去人才的鑑別性?
實施特殊選才制度的前提
當我在思考擬定特殊選才的簡章時,也參考了許多學校的簡章。然而我發現多數學校的簡章會列出林林總總各項你能想的到的,高中生有可能參加的國內外大大小小競技比賽。由於特殊選才的門檻遠比一般採計學測成績的申請入學來得高,所以各大學所訂出來的資格也較為嚴格(例如一定要有某個競賽的國際級比賽前三名)。但假設我們相信這些資格是有必要的、可信的、真實反映學生程度的,而且有參考價值的,那麼就必然要基於以下幾個前提:
第一,特殊高中生在校內能夠接受到的教育機會是均等的。有些高中為求提高進入國立大學的升學率來延續招生口碑的榮景,會刻意挑選「成績不錯」的學生給予特別的指導,並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比賽「為校爭光」,所以這類學生在面對各種考招制度上就比其他學生多了幾張門票。
問題是,有些學生並沒有某種專業上的熱情與興趣,但是他就是可以配合老師的要求或規劃做到「可以推出去比賽」。這類學生在得到「特殊表現的資格」而進入大學以後,反而對專業並沒有強烈的興趣,因為他就不過是一個為校爭光的「工具人」。然而有些具備專業才能的學生,很可能會因為某些科目的學業成績表現不佳、所具備專長難以被「主要科目」所定義,或因為其他因素,根本不會被師長看見,也未必能夠得到合理的關注及資源。
第二,各項競賽比賽的準備與評選制度是合理的。我相信許多縣市或全國等級競賽都有相當良好的評選制度與品質,但是並非所有的競賽比賽都是如此。
以科學展覽為例,有不少科展作品在準備過程上就是急就章。在時間不足卻有參賽壓力的狀況下,學生與老師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合格的科學思維與操作訓練。甚至,有些高中為求勝出,便會特別商請大學教授或具有資源的研究機構協助。
我的確認為許多能獲得全國或國際科展獎項的學生憑藉的是真材實學,但是也有不少作品本身被老師或有「合作關係」的大學端過度介入,如此一來,競賽結果的公平性就有可能被質疑。如果學生因為不當的操作而被推進門檻如此之高的升學管道,最後卻被質疑「不是自己的東西」,對學生來說也會是非常大的打擊。
沒有比賽得獎經歷就不是專才嗎?
有學生、家長和老師問過我,「如果從來沒有比過賽,要如何證明自己有某個方面的才能」?相信許多大學教授都會同意,特殊專才是無法被短時間刨製,甚至由校方開立「證書」來證明其才能存在。
如果我們認為學生有特殊專長,必然是因為學生本身具有「主動」、「積極」、「熱忱」、「長期探索與錘鍊」、「比一般學生提早接觸與跨入專業社群」、「具有系統性學習與完成計畫的經驗」、「習慣紀錄、整理與分享自己的專業追求」、「創造力」、「勇於試誤」與「專注」等特質的話,假設你是負責考招的委員,你認為學生可以提供什麼樣的資訊來佐證這些特質?
是知名教授或高中老師的推薦信?大量的營隊活動照片與參加證書?被升學專家編輯過的漂亮文件?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是學生自行整理,能反映他「已經看見與接觸專業門檻」的各種長期紀錄、作品與受到公評的經驗。例如以自架網站或經營部落格的方式來呈現自己長期的專業學習經驗,就是相當好的方式。
弱勢和專才應該被擺在同一個辦法互相較勁嗎?
這是特殊選才施行之後最被詬病的問題。這個方案的理想是要顧及弱勢與多元,問題是我看過大多數學校的簡章後,我認為多數的報考資格都不利於弱勢生,也就是說經濟弱勢學生其實很難累積那些超嚇人的資歷取得報名門檻。但是就另一方面來說,把弱勢生和專才擺在同一個辦法中也會造成弱弱相殘的局面。
這幾年的特殊選才現場經常聽聞「家境並沒有差到可以拿到清寒證明,資質相當好,但卻因為錄取名額有限,加上弱勢生的保障名額而被擠掉」的案例。我非常同意招聯會秉持促進社會階級流動與協助弱勢生翻身的美意,然而當經濟弱勢成為保障名額,然後各校系被分配的名額又十分有限時,請問這樣的制度設計真的會幫到那些「具備專才,但未必每一科都很好而在學校中過得很痛苦的學生」嗎?
而近來更聽聞有些對該這項制度的設計缺失缺乏敏感性的教授,直接在口試中告知考生「你比不過弱勢的啦」,讓考生當場痛哭。口試委員的措辭的確失當,但是當制度把兩種需要不同方式幫忙的學生湊在一起時,會不會造成反淘汰?使得「弱勢」反倒成為一種標籤?
學生被挑出來以後呢?
特殊選才被推出之後,就成為大學競相追逐優秀學生,與優秀學生挑選理想大學科系的熱門制度。然而我最好奇的一點是,這些程度遠高於一般的學生被各大學「搶進」以後,請問大學端有任何措施來協助這些學生的學習嗎?
目前有一個所謂的「必修科目先修制度」讓已經考上大學或提早選讀大學課程的高中生,可以利用進入大學之前的暑假來先修某些科目,然後在真正註冊報到以後能夠抵免已修學分。這個制度的設計是希望可以讓學生降低大一時光的浪費,然而在實際的執行上卻存在的一些困難,例如:
- 即使課名相同,學分數相同,各大學之間未必會承認學生先修的它校學分。
- 許多大一必修課搭配實習課,這也就是說在暑假期間先修線上課程,的確有可能導致學習上的斷裂。
- 許多課程的設計有擋修或年級限制,這也可能使得經由特殊選才進入大學的學生反而覺得誤上賊船動彈不得。
這些教學現場的真實難題的確困擾著這些特殊選才的學生。如果沒有良好的配套制度,又為何要急著搶高中生?
如何維持制度不會崩毀?
由於特殊選才制度的實施時間較短,所以在短期內可見到的優秀高中生相對來說都是屬於「真材實料型」的。這是因為該制度沒有久到讓「成功入學高中生」的學習模式得以被仿效、複製,甚至商品化。
然而,我最近看到某些打著「特殊專長才藝班」的廣告開始以「未來有利大學選才」為號召聲稱「學習某個程式語言就可以具備未來競爭力」或「兩天可學會做科學展覽作品」之後,我就開始擔心特殊選才很快就會成為申請入學制度的翻版——也就是那些為求進入大學,每個學校都有不具備專才特質的學生被投以大量資源被挑出來培訓、很有資源的家長為求子女升學順利介入與捏造子女的能力與經歷,而高中端為求榜上有名,與害怕少子化的大學進而合作製造「假專才」。
如果我們希望這項制度真的能夠幫助專業表現傑出的高中生,而且避免以上的崩壞,那麼以下就是我的建議:
- 所有的大學科系應該經常向社會大眾談論自己的專業與專業門檻:
我相信一旦這樣的社會溝通增多以後,可以促使早惠的學生很早就看見專業的需求與自己努力的方向,也可以降低對大學科系專業的誤解,與誤判選擇。
- 鼓勵長期的探索與學習,而不是蜻蜓點水或沾醬油式的體驗:
人才之所以為人才,就是因為他花的時間、犯的錯與累積的知識技術比別人多,且具備潛力與創見。然而現在從國小到大學都充滿了號稱幾天到一學期就可以讓你具備某種能力,還給你證書的課程。如果各級學校(包含大學)本身並不認為這些浮誇的課程設計與教學目標有什麼問題,那我們就會持續製造出很多假人才,埋沒真人才。
- 學生需要的是機會與自我跨越,未必是金錢與父母的運作:
曾有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具備某些專業興趣,但是就讀學校的老師幫不了他。由於擔心孩子在專業上的追求會影響課業而喪失入學機會,所以這些父母急著想要直接找我談談,甚至還開出「談話費」希望我指點迷津。
但我在觀察過許多這類學生後發現,有些父母可能過度緊張,急著想要代替孩子找資源讓自己安心。事實上,這些學生只要能夠獲得一些專業上的指引,主動爭取學習機會,就能夠讓自己找到努力的方向。如果父母與金錢的介入就能把學生送進這個管道,請問是否會破壞這個制度的初衷,也就是照顧多元才能與弱勢學生呢?
當然,我希望有一天,特殊選才制度可以不必再出現,因為這表示在良好正常的國高中教學與考招設計之下,有專才的高中生不會被埋沒、不會在學校裏受到折騰、不會需要花那麼多時間累積證明與光環來取得進大學的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