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烤肉醬還是先有烤肉?當代民俗自有文化意義 | 溫宗翰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先有烤肉醬還是先有烤肉?當代民俗自有文化意義

知名臺灣史學者李筱峰教授批評中秋烤肉庸俗難耐,引起網路相當多討論,其批評立基點認為:「這種由一家醬油公司的促銷廣告,引起的台灣人在中秋節的一窩蜂行為,顯示台灣人文化素養的貧乏!」

這樣的批評顯然過度簡略,究竟是哪一家醬油公司這麼厲害,可以推出一則廣告,就影響全民風潮,甚至相當精準地使烤肉融入大眾生活,進一步成為中秋節習俗?又為何不是在中元節或重陽節?更令人好奇是,若用最簡單的商業邏輯思考,中秋節沒人烤肉,為何這間公司敢先於大眾市場,率先創造商業奇蹟呢?

不禁要追問李筱峰教授,究竟是先有烤肉醬?還是先有烤肉?如果烤肉就是俗不可耐,那麼歐美生活文化當中,利用假日在自家庭院辦燒烤活動,在重要時間比如結婚、生子、搬新家、家族日等等,邀請鄰居親友團聚吃燒烤,莫非也都是文化素養貧乏?

一般說法認為,是由萬家香與金蘭烤肉醬掀起臺灣中秋烤肉的風潮,但事實上,1980年代中才出現的烤肉醬,豈會一瞬間就促成全臺烤肉運動,並成為專屬中秋的民俗事項。

中秋烤肉活動只是醬油公司廣告所引起的熱潮,而缺乏文化素養嗎? 攝影/記者徐兆玄
中秋烤肉活動只是醬油公司廣告所引起的熱潮,而缺乏文化素養嗎? 攝影/記者徐兆玄

民俗的誕生,有其潛移默化的社會累積過程,不是哪個人登高一呼就會冒現,或就此消滅,即使在獨裁帝國時代,官方力量也無法全面掌握民俗。

民俗有普及性特徵,是約定俗成、共同凝聚的生活文化思維,這種民俗思維帶有長遠歷史與社會發展的文化價值觀,因此民俗有傳承性,這種傳承是一種自然行為,不是刻意選擇,且將因社會變遷而有所改變或轉移,帶有變異性特質。不具民俗思維的生活細節,絕不會因為投入者眾就瞬間成為民俗,好比寶可夢,時下再如何盛行,恐怕都不會成為臺灣民俗。

中秋節烤肉的起源,得推至1960年代,臺灣社會出現相較於以往有更大的社會轉型。工商社會帶來生活型態改變,假期生活需求高漲,利用假日旅遊、露營、野炊的活動開始興起。進入1970年代,工商社會交誼互動更為頻繁,烤肉娛樂在此時早已非常普及,是許多層級團體出遊的重要行程,這使得許多公共娛樂設施也流行起建設烤肉區,烤爐、烤肉用品也在當時代成為臺灣出口項目,街頭巷尾出現烤肉專賣店,臺北更有人創發與蒙古絲毫無關的「蒙古烤肉」。烤肉醬也是在這個時代誕生,1976年金蘭醬油開始外銷烤肉醬至美國加州,當臺灣社會日漸習慣將烤肉作為一種生活文化後,直到1986年才有烤肉醬在臺灣上市。

值得注意是,無論是萬家香或是金蘭醬油,在當時的廣告其實都沒有特別提倡「中秋烤肉」,故把中秋烤肉曲解為1980年代中以後因為行銷廣告造成的風潮,其實根本就是去脈絡化且倒果為因。

那麼,受到西方生活文化衝擊的日常,最後為何會約定俗成與中秋節形成互動關係呢?過去曾有人推測,這是因為烤肉醬廣告選在中秋節前夕推出,但其實金蘭烤肉醬是在1986年的春季上市,跟中秋相去甚遠,何以上市後,不僅歷經端午節,也有農曆7月頻繁的普度文化,沒有民眾趁著普度準備豐盛祭品,提倡在中元節烤肉,而非得挑選中秋節不可呢?再者,中秋節是颱風經過的「旺日」,冒雨烤肉早已不是一年、兩年的新聞,中秋烤肉有何必須性的文化意義?

中秋節烤肉的起源得推至1960年代,將烤肉活動歸因於1986年才推出的烤肉醬,根本就是去脈絡化且倒果為因。 攝影/記者陳再興
中秋節烤肉的起源得推至1960年代,將烤肉活動歸因於1986年才推出的烤肉醬,根本就是去脈絡化且倒果為因。 攝影/記者陳再興

首先,秋季氣候涼爽,當然是烤肉最合適的季節,再加上戰後國民政府挑選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大節日作為國定假日,在還沒有週休二日的年代,難得假日,家人才有時間團聚出遊、烤肉過節,三大節日中就屬中秋最合時宜。除此之外,烤肉的型態能具體協助傳統節日觀有價值延續,或許才是烤肉這項「當代民俗」在中秋節形成的至關鍵因素。

仲秋原本就是慶穫時節,春祈秋報,因此農曆8月15日舉行社祭、祭拜土地公、安插土地公拐,並作牙吃福,藉此共享福氣。中秋也有蒸嘗文化的傳承,秋嘗祭祖,今日許多家族仍是以中秋節作為祭祀與分紅的日子,而文人雅士也會利用中秋「博狀元餅」、吟詩聚會。

也就是說,中秋節本身複合著月亮崇拜、土地祭祀、娛樂聚會、調節生活等民俗觀,在不同階級之間,都有其渡節特徵,只是在當代社會裡,團圓相聚、議論公事的時節需求特別顯著。

1960年代以後的臺灣,家庭生活轉型變化甚劇,家族觀念日漸淡薄,工商社會與土地間的互動減弱,利用中秋節聚會,是當代社會在調適傳統與現代生活型態互動時的文化現象,而烤肉共食有很直接且密切的人際互動,藉此可凝聚家人,維持這個時節的文化需求,這也是它快速地被運用在中秋節的原因。

中秋烤肉與許多當代民俗案例,比如生日吃蛋糕、結婚穿西裝禮服、過年吃火鍋等等都極度相似,是民俗生活在冗長的社會發展歷程中,面對當代生活文化衝擊而產生的轉移變遷,其表面上雖看似充滿現代商業文化,但其中卻也不失民俗思維,維持著民俗節日的「本真性」。

或許得先撇開對民俗「俗不可耐」的刻板印象,重新理解這個具有臺灣版「家族日」特徵的節日,才能看見民間文化素養何在。

能撇開對民俗「俗不可耐」的刻板印象,重新理解這個具有臺灣版「家族日」特徵的節日,才能看見民間文化素養何在。 攝影/記者劉學聖
能撇開對民俗「俗不可耐」的刻板印象,重新理解這個具有臺灣版「家族日」特徵的節日,才能看見民間文化素養何在。 攝影/記者劉學聖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