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劇場巫師羅伯.勒帕吉的半自傳縮影 | 鄭秉泓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劇場巫師羅伯.勒帕吉的半自傳縮影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 Francois Latulippe / Ex Machina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 Francois Latulippe / Ex Machina

過去十多年,我很熟悉電影的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但是對劇場的羅伯.勒帕吉卻知悉甚少。

直到2018年,我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看了《887》,沒有事先做功課,沒有任何預設立場,生平第一次看獨角戲,勒帕吉本人自編自導自演,在舞台上用迷你建築來切換時空,故事靈感源自他在魁北克的童年記憶,這才知曉關於劇場的勒帕吉我到底錯過多少。

透過創作重探自我生命與魁北克的關係

"In the city where I was born,
the past carries the present like a child on its shoulders."
(在我出生的城市裡,過去把現在扛在肩上,如同背孩子一般。 )

以上這句話,是羅伯.勒帕吉1995年電影作品《懺情記》(The Confessional,另譯:天倫夢劫)最後結語,理解勒帕吉與他的故鄉魁北克之間關係,確實有助於直通他的創作核心。

從法、英殖民時期到20世紀的激進獨立、公投運動,加上鄰居美國長期以來的資本陰影,有著天主教歷史文化傳統的加拿大魁北克省,其特殊發展背景的確孕育出不少優秀的藝術創作者,無論情感、個性皆具有雙性傾向的羅伯.勒帕吉,長年將自身經驗注入藝術創作,他的電影也好、獨角戲也罷,總是有著交錯的時空、混雜的類型、迷幻的情慾、混亂的生命狀態。

無論情感、個性皆具有雙性傾向的羅伯.勒帕吉,長年將自身經驗注入藝術創作,他的電影也好、獨角戲也罷,總是有著交錯的時空、混雜的類型、迷幻的情慾、混亂的生命狀態。 圖/美聯社
無論情感、個性皆具有雙性傾向的羅伯.勒帕吉,長年將自身經驗注入藝術創作,他的電影也好、獨角戲也罷,總是有著交錯的時空、混雜的類型、迷幻的情慾、混亂的生命狀態。 圖/美聯社

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寸每一格,都像在堆疊積木或者進行拼圖,為的是最後把最後一塊積木放進應該的位置、把最後一片拼圖放進形狀相符的空間,所得到的那個壯闊的全觀視野;但,也可能是為了其後,去感受把積木推倒、把拼圖打散,追逐、爭取、獲得然後失去、最終歸零重新開始,那種介於擁有與悵然若失之間的微妙情緒。

看勒帕吉的作品,電影或者劇場,每每驚喜不斷。《懺情記》融合希區考克式古典懸疑風格的處女作,1998年電影《無能無不能》()以東西方文化差異對應劇場人生及魁北克政治脈絡,2000年電影《偷腦》(Possible Worlds)以多重平行時空來討論存在與記憶,到2003年電影《在月球的彼端》(La face cachée de la lune)對錄像、電視、電話擴張等多層次媒體發展、溝通的質疑,以至對全球化現象、太空哲學的多重解讀。

其中搭配勒帕吉一人分飾兩兄弟的雙生暗喻,再對照美蘇太空競賽的歷史背景及回憶段落中似有若無的戀母情結,人類飛上太空,尋求鏡像,究竟是因為自戀、自溺?還是慾望,甚至逃脫?勒帕吉的作品,層層交疊,迂迴繚繞,最終總是在對應魁北克文化上的矛盾與精神分裂,2021年首演的舞台劇《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亦不例外。

圖為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 圖/美聯社
圖為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 圖/美聯社

羅伯.勒帕吉版的《法貝爾曼》

庫維爾(Courville)位在北美洲最高的蒙特莫朗西瀑布上方,1912年從波泊(Beauport)市分離出來,1916年獲得城市地位,然1976年又回歸波泊成為其轄區之一,如今算是併入魁北克市,庫維爾這名字已不復存在。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將故事背景設定在庫維爾被併入魁北克市的前一年,主人翁是17歲的西蒙,他的父親幾個月前因長期吸母親的二手菸得肺癌過世,家裡多了個叔叔同時也是西蒙的教父,他在母親的默許之下開始取代父親的地位,西蒙愈來愈把自己困在地下室自己的房間,蘇菲是他唯一的傾訴對象。西蒙明白蘇菲對自己的情意,但是他眼中只有身材健壯的救生員朋友馬蒂厄……。

有的導演終其一生都在講自己的故事,例如河瀨直美;還有一種導演則是擅長把自己的故事拆成千百片碎片,置入別人的故事裡頭,例如好萊塢巨匠史蒂芬.史匹柏,他直到76歲高齡才拍出《法貝爾曼》(The Fabelmans),訴說母親婚外戀對家庭的影響。拍電影不僅是史匹柏的狂熱所在,有時更成為他逃脫現實的路徑,他幾乎每部作品都在講家庭價值和家人間情誼,原來這一切竟源自出身破碎家庭的自己對於一家團圓的極度渴望。

從某個角度來看,可以把《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當作羅伯.勒帕吉的「法貝爾曼」,儘管這齣舞台劇根本不是他的自傳,但是勒帕吉出生於1957年,1975年時他差不多就是《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裡西蒙那個年紀,劇中音樂選曲和時代氛圍想必與自身回憶息息相關。

不過勒帕吉以開計程車維生的父親並沒有那麼早過世,他也不是獨生子,他的人生與西蒙大相逕庭。勒帕吉已在先前劇作中特寫過自己的兄長和父親,這回他表示《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裡那個失能家庭並非自家寫照,之所以讓西蒙去經歷那些悲劇、見證那些荒誕,主要是為了傳達一種更普世性的青春期困惑、混淆與不確定感。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 Francois Latulippe / Ex Machina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 Francois Latulippe / Ex Machina

國族、社會、個人生命經驗變遷的交織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是典型成長故事,從年少記憶中的吉光片羽逐漸堆疊,最終導向一個改變人生的關鍵時刻。雖然無法利用勒帕吉私人經驗去對號入座,但劇中西蒙所經歷的、環繞在西蒙周遭的一切,庫維爾這個城市即將面臨的改變,魁北克與加拿大剪不斷理還亂的社經文化糾纏,以及個人生命經驗和國族歷史、社會變遷如何交錯對照(例如1976年蒙特婁奧運、1977年魁北克省通過法語憲章「101法案」讓法語成為魁北克唯一官方語言、以及1980年的魁北克獨立公投),很顯然皆是勒帕吉一貫創作關注。

就勒帕吉的創作脈絡來看,《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的情節相形簡單,不過勒帕吉的表現手法卻是相形複雜。對於日本文化非常感興趣,自己也常在電影和舞台劇中運用日本元素的勒帕吉,這次在獨角戲之外,還安排三名黑衣人來來操縱日本文樂(人形淨琉璃)人偶,於是不全然淨琉璃,亦不盡然獨角戲,有對話、有互動,人與偶的界線不斷被挑釁、甚至被顛覆。

最讓人心醉神迷的是勒帕吉與他率領的跨領域創作團隊「機器神」(Ex Machina)為這齣舞台劇設計了一塊神奇的隔板,將舞台空間區分成上層和下層,所謂的上下層不只是西蒙家裡地面層和地下層,中間挖個洞讓黑衣人控著偶行走樓梯而已,光的投射和影的變幻,現代科技和想像力所成就的光影幻術,將這個上下層空間擴張成為無限大。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 Francois Latulippe / Ex Machina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 Francois Latulippe / Ex Machina

於是,湍湍急流的蒙特莫朗西瀑布濺出來的水花,彷彿就要濺到你的身上。地下室裡那隻竄來竄去找不到小窗戶的蝙蝠,竟栩栩如生到你差點相信牠就要飛到你的身邊。西蒙跑步的時候,你感覺得到他的速度,看加拿大對決俄羅斯的電視轉播時,勒帕吉甚至把上下層設計成電視螢幕與沙發觀眾的180度水平線關係。

我絕對不會也不該告訴你哪個段落是全劇最精彩的地方,以及這齣劇究竟會如何收場。有很好聽的時代金曲,有很炫的舞台設計,然後就連超級英雄蝙蝠俠都來參一腳!勒帕吉讓我們看到他的中二、他的焦慮、他的笨拙、他的執拗,當然還有他的孤獨。即便剪接應當不存在於劇場,在幕與幕之間,在上層與下層之間,從地球到太空,從人造建築到自然荒野,勒帕吉的劇場由記憶出發,他從容向我們展示了蒙太奇如何被精巧地運用在舞台上,這一切無止無盡。

這是羅伯.勒帕吉的天才,這是屬於羅伯.勒帕吉的獨特詩意。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 Francois Latulippe / Ex Machina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 Francois Latulippe / Ex Machina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