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萬史上最高票!九合一大敗後,蔡英文何以擊潰韓國瑜? | 許伯崧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817萬史上最高票!九合一大敗後,蔡英文何以擊潰韓國瑜?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2020總統大選開票結果出爐,現任總統蔡英文以我國總統直選以來得票數最高的817萬票,以超過260萬張票的差距,壓倒性大勝對手韓國瑜552萬,成功連任總統。相較2016年朱立倫381萬票的得票數,韓國瑜多獲171萬票,得票率朱立倫多出7.6%,卻未能延續2018年九合一選舉大勝氣勢,反而在一年多後慘敗蔡英文,韓流效益遞減,光靠鋼鐵韓粉的支持,以結果來看,是遠遠不足。

開票後,蔡英文總統在多處開票所保持領先優勢,以本屆總統大選選舉人數1,931萬人來看,六都選舉人佔了近七成,蔡英文在六都總計囊括580萬張票,比對手韓國瑜多出200萬票。而韓國瑜則在苗栗縣、新竹縣、花東與連江、金門等地區有較高的得票率,最終不敵蔡英文史上最高票,在第15任總統大位競爭中大敗。

地方包圍中央?國民黨再臨挫敗

一年多前的2018年九合一選舉,被論者喻為2020總統大選前哨戰,該場選舉,民進黨潰不成軍,縣市首長席次從2014年大選的13席腰斬到僅剩6席;而國民黨則從2014年的大敗中重振旗鼓,在2018年重新取回15席的地方席次,以地方包圍中央的氣勢甚為明顯。

從六都市長得票數來看,2018年國民黨以418萬票碾壓民進黨的340萬張選票,差距達78萬票,不僅讓萬所矚目的高雄市綠地變藍天,也成功翻盤民進黨執政的台中市。此外,在縣市長選舉中,國民黨也以191萬票壓過民進黨的150萬。換言之,九合一選舉讓民進黨狂敗119萬票,時任黨主席蔡英文更在低迷的敗選氣氛下,辭去黨主席一職,一時間民進黨面臨土崩瓦解之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12月29日,韓國瑜陣營打出「決戰中台灣」選戰策略,集結藍營中部地方派系,當晚的「大台中勝選晚會」,主辦單位更稱現場湧入30萬人,空拍圖也顯示出鋼鐵韓粉依舊穩固。隨後,蔡英文總統則在元旦加排輔選行程,前往台中為尋求連任的友綠派立委洪慈庸站台助選。而原預定於4日舉辦的台中大型造勢晚會,則因空軍黑鷹直升機失事意外,取消競選活動三天,在選前黃金週的大型造勢場,少了與韓陣營互別苗頭的機會。

以2018地方選舉民進黨失去的執政縣市來看,台中與彰化為其中觀察重點。從過往紀錄來看,「決戰中台灣」之所以成為大選前十天的關鍵戰役,在於過往兩屆總統大選中,皆呈現出誰先贏下台中、彰化,誰就贏得總統大位的趨勢。

2010年,國民黨拿下台中市與彰化縣,兩年後的總統大選由馬英九成功連任;2014年,在太陽花學運的助攻下,民進黨贏得台中市與彰化縣的執政權,2016年蔡英文更成為我國首位女性元首,創下台灣選舉史上多項紀錄。

由此觀察,雖然九合一大選國民黨先贏下台中市與彰化縣,並在兩地比民進黨多得30萬張選票。但本次民進黨反比國民黨多出46萬票,先搶下灘頭堡的勝選方程式,本次並未奏效。

圖/歐新社
圖/歐新社

中國因素的前奏

2018年由高雄吹起的「韓流」席捲全台,除了讓國民黨奪得15席地方席次,也讓民進黨地方議會總席次,從2014年的308席次一口氣掉到238席,狂輸70席。這場民進黨的期中大敗,除了使蔡英文引咎辭去黨主席,隨後又面臨賴清德的初選競爭,民進黨內一時煙硝四起,甚至有獨派大老刊登廣告籲蔡英文放棄連任,讓蔡英文2020的總統連任之路晦暗不明。

這場期中大敗顯示選民對執政黨的「警告」,民進黨也很快地重建與整隊完成,並在後續面對輿論質疑與對外政策說明上,不僅採取主動出擊,回應爭議訊息的節奏也更為迅速與俐落。

特別在2019年開年第二天,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發表「習五點」談話,內容除將九二共識定調為一國兩制外,也首度提出台灣方案,引發國內輿論批判。而蔡英文與執政團隊也快速回擊,此番撿到槍的操作,慢慢地讓執政黨找回節奏感,觸底的支持度也漸漸反彈。

而國民黨這邊,面對「習五點」將九二共識的內涵剷平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顯得措手不及,除了繼續宣稱九二共識為一中各表,韓國瑜更於3月出訪港澳中聯辦,會晤中聯辦主任,此番缺乏對中聯辦的政治敏感度,引發台灣社會高聲批判。隨後爆發的香港反送中運動,長達半年的激烈街頭衝突,誘發台灣社會的「亡國感」。就此,便註定了2020大選中,「中國因素」將是選戰主軸,「下架吳斯懷」也只是剛好而已。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韓國瑜民粹選戰再升級

在藍綠兩黨正式就定選戰位置後,韓國瑜的身份也不再是過去的「政治邊緣人」,而是實際高雄市市長,選民也就韓國瑜上任後的執政成績加以檢視。特別是,選舉過程中將「又老又窮」「庶民」「一罐礦泉水」標籤化的候選人,選後首先面臨到的難題,便是如何撕下標籤,尤其當標籤還將反噬自己。

顯然,面對這些自己創造出來的標籤,在政策上,缺乏具體的實質內涵;在人格上,更被陸續揭發各式名實不符的矛盾。如琅琅上口的「高雄發大財」、「征服宇宙」、「愛情摩天輪」、「太平島挖石油」的政見,卻在選後無實際作為,甚至反駁自己曾將「太平島挖石油」列為政見,反質疑對手「有白紙黑字嗎」。

又如在人格特質的標籤上,自許「庶民」卻遭媒體揭露買賣7千萬豪宅,自稱失業17年,卻在財產申報時名下財產達4、5千萬;又或是堅稱自己任高雄市長絕不會溜之大吉,卻又「Yes, I do」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大位;遭中學生接二連三的當場「嗆聲」,誠信問題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

無論是標榜「庶民總統」,或是九合一與總統大選中屢屢拋出的口號,除了炫目的下標力外,毫無實質內容可言。這類將複雜的公共議題最大簡單化,或是以庶民拉打想像中的權貴,這樣將議題二分化與階級化的策略,在近年來全球崛起的民粹現象中屢見不鮮。除了以軍隊化的方式號召群眾、打擊非我族類,擴大社會既存的不滿與矛盾,更將一切的不滿情緒歸咎於菁英階級,舉凡司法、政府單位以及學院語言,它們都是庶民的敵人。

那場去年底唯一一場的電視辯論會中,韓國瑜砲轟媒體的作風,更將選戰民粹極大化,不僅未正面回答質疑,更直接以「沒水準」癱瘓媒體提問,本該是做出澄清與論辯的場合,卻成發令韓粉出征的戰場。

而除了創造一個又一個的「關鍵字」外,面對質疑卻始終採取實問虛答、答非所問、自問自答,或甚至來個相應不理,自顧自地聊起人生經驗,就算是政策性的發言,也被多個事實查核機構認證為不實訊息。囿於韓國瑜本身的政務能力不足,但為了掩飾這樣的缺失,不斷讓選戰民粹化的壓力升級。甚至直到選前讀秒階段,韓國瑜脫口而出「穆罕默德是文盲」,這樣屢次「爆言」的紀錄,早已令選民心生不滿。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經驗」是破除話術的最好方式

這樣的民粹化選戰策略,大戰略上無可避免地趨向負面競選,而戰術為了配合負面選舉的指導,也採焦土戰術癱瘓輿論公共討論,如將任何一切質疑與批評,皆扣上1450與網軍的帽子——正因為反對者是花錢雇用的網軍,所以沒有正面回答的必要。

也因此,回顧長達半年的選戰,會發現這場選舉內容空乏,僅環繞在各自陣營候選人的學歷、形象與道德攻訐上。

無論是蔡英文的論文門事件,韓國瑜的「墅民」、王小姐、菸酒嫖賭與膝蓋走路皆屬此類。又或是擴大打擊範圍到背後團隊,如新潮流派系問題、私菸案、雙方的發言人系統等。然而,這些爭議顯然與公共政策無直接相關,但在近年選舉綜藝化、娛樂化與民粹化的發展趨勢下,談論國政難以爭取媒體與選民關注。在這樣的困境下,「順勢而為」才是理性考量。

民進黨從九合一的大敗到2020大選的總統連任續命,選民的鐘擺效應越趨頻繁,是選民厭倦了民粹化的負面選舉,還是韓市府上任至今的作為,讓選民得以真實經驗破除虛幻話術,進而投下對韓國瑜的不信任票?或許可從2018年選舉韓國瑜勝出對手15萬票,如今輸掉50萬票可見一斑。

選舉是一時的,選舉文化的重建卻是長期工程。在民粹不斷升級的選戰中,國政辯論被無意識地虛耗,國家政策被迫走向極度邊緣化,選舉民粹化的程度更是前所未見。

靠著煽動選民情緒與廉價的政治口號,這樣的選舉模式在未來會不會被大量複製甚至有朝一日奏效?這是每個台灣選民在選後必須思考的問題。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