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不死》:韓國書店,大與小的共生風景
※ 文: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我跟韓國書店的情緣,其實是在我離開韓國以後,才算真正開始。
剛到韓國的時候,根本不會想讀韓文書,不是因為不好看或不感興趣,而是因為根本看不懂。
那些ㅇㅣㅎㅂㄱㄷㄹㅅ組在一起到底是什麼意思,讓人無法理解好挫折。雖然我修過兩年韓語課程,但頂多只能把書上的字拼念出來,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對我來說真的就是火星文。
住在韓國幾年以後,雖然韓語已經達到可以跟開計程車的大叔、市場裡買菜賣菜的大嬸們閒聊的程度,但閱讀韓文書對我來說依然是很困難的挑戰。直接看電視、韓劇、韓綜來學習韓國的人事物好像更快、更直接,就算要閱讀,網路上的各種資訊也來得更即時快速。
難以跨越的那道書牆
書帶來的影響很深遠,然而書其實是進入門檻很高的文化產品,不要說外國圖書,即使是本國圖書,如果沒有一定的教育程度、語言能力與對社會文化熟悉程度,很難對書本感覺到親近。
我曾看過一份韓國政府文創產業的分析報告,在各項韓流指數當中,圖書出版是對外影響力最弱的部分。即使韓流已經鋪天蓋地席捲許多海外市場,書籍與文字不像K-POP或韓劇、韓綜,單靠影像與音樂就能跨越文化與國家的疆界,讓人產生立即的共鳴。
文字是高度抽象的文化產物,濃縮了許多社會、文化與歷史的脈絡在字裡行間。我們在閱讀一個一個印在白紙上的黑字之前,腦海中必須要先儲存許多相關知識、圖像與資訊,閱讀時才有可能看到一幅一幅立體的圖像動作、聞到場景裡飄出來的味道、聽到主角們說話的聲音聲調,並進而產生共感的情緒。
韓國有名的熔爐事件,最初是地方小報記者寫了一篇不太被注意的新聞報導,卻恰巧被有名的社會派小說家孔枝泳讀到並進一步追蹤,之後寫成小說出版。然而,如果沒有男星孔劉讀到這本小說並堅持拍成電影上映,可能無法感動那麼多人並得到聲援,產生後續那些令人欣慰激勵的發展與結果。
我自己是在離開韓國數年之後,因為多年來持續累積韓文能力與對韓國的認識,才開始閱讀韓文書籍,也對書裡所描寫的議題有了更全面的掌握能力。
商品多樣化的大型書店
即使不讀書,不代表不會去逛書店。當初半文盲狀態的我,喜歡書店,也很常去閒逛。
剛到韓國的時候,住在首爾市中心光化門附近,每天打開窗戶就看到景福宮、青瓦臺,吃飽飯想消化就去光化門散步,順便看看各種示威與藝文活動,然後順路走到光化門廣場旁的教保文庫逛逛。
「教保文庫」是韓國最大的圖書連鎖店之一,光化門分店是旗艦店,大得就像是一座圖書館,想找特定的書很像在大海撈針。幸好有電腦圖書搜尋系統,指引讀者到某區某排的某個架上去找想要的書。
半韓文盲時的我喜歡逛大型書店,雖然只看得懂書的封面(必須承認有時只看得懂書上的圖片),但還是喜歡翻翻書,看看書的排版設計,摸摸紙的質感,聞聞印刷書那獨有的香氣。
捷克作家赫拉巴爾的小說《過於喧囂的孤獨》,講著一個在廢紙收購站工作了35年的打包工漢嘉,他把珍貴的書從廢紙堆中挑出來,狂飲著啤酒、啃噬著書本裡的思想和詞句,從一無所知的青年變成滿腹詩書的老人。或許我潛意識裡也是這樣想的,站在書店裡被眾多的書本所包圍,拚命呼吸著那些從書本裡散發出來的氣息,期待自己能慢慢讀懂那些智慧的言語。
在大書店裡有一種無聲的喧囂,以及恰到好處的孤獨。剛到韓國時的我其實很孤單,語言不通,舉目無親。然而在大書店裡,我可以自在的一個人翻翻書,假裝自己已經融入了這個群體。在書店裡有很多人,雖然不認識,我們看著彼此的身影,各自翻閱著手上的書,無聲地互相陪伴,得到一些溫暖與慰藉。
大型書店通常也是文創商場,有很多有趣的商品,以及最新最潮的玩意兒。許多設計商品創意與質感兼具,進了大型書店的文創商品部門,常會讓人流連忘返,久久走不出去。
不久前我跟家人一起去濟州、釜山旅行,為了滿足國中生姪子的好(女)友願望,全家沿路拚命卻遍尋不著某K-POP團體的商品,最後在路邊高中生們的指引之下,終於在某間百貨商場的大型書店裡,找到了K-POP商品專賣店。在這種時候,一向反對大企業壟斷的我,只好承認大型書店還是有其存在的價值與必要性。
大型書店的興衰
首爾鐘路區一向是書店與文化出版業的重要根據地,到現在還有「書店一條街」的稱號。這個區域在朝鮮末期就開始有書店與文化出版業者聚集,到了日本殖民時期,因為京城帝國大學的設立而進一步發展。戰後改設首爾大學,匯集來自韓國各地的知識菁英,後來也成為民主運動的重要地點。
韓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型書店是「鐘路書籍」,1907年由「耶穌教書會」在首爾鐘路區設立。鐘路書籍成立時,正逢朝鮮王朝末年動盪不安,面臨外強入侵與內部腐敗統治。1905年,日本戰勝強大的俄國,雙方簽署《朴次茅斯條約》,不久之後,日益壯大的日本與朝鮮簽訂《乙巳條約》,朝鮮成為日本的保護國。
就在日本逐步進逼、國家風雨飄搖之際,知識分子們成立了鐘路書籍,即使是以基督教書店的樣貌出現,我相信當時的知識分子們,其實是想嘗試用自己微薄的能力,使文字成為穩定社會的力量。
歷經幾度變革與更名,1963年改名為「鐘路書籍中心」,共有6層樓面,展示不同主題約5萬餘種圖書,還提供讀者們圖書介紹與導覽等服務,並引入會員制度,將韓國的書店業從原先的社區小書店,轉型成為現代化、企業化的經營模式,讓其他書店業者看到新的模範進而紛紛仿效。
當時的鐘路書籍不只是一家書店及知識流通的重鎮,更是民主化運動的中心區域。80年代前半(年代中?)是獨裁統治的黑暗時期,鐘路書籍仍出版了韓完相教授的《民眾社會學》、《民眾與社會》等異議書。在學生抗爭運動蜂起時,很多鐘路附近的商家為了怕被波及而關門不營業,只剩鐘路書籍堅持開門營業,為的是讓抗爭的學生們有個退避的避難所,還供給前來避難學生們牛奶與飲品。
1993年「鐘路書籍七葉樹店」在首爾著名的藝術文化區域大學路開店營業。在這樣一個具有抗爭批判傳統的重要區域,鐘路書籍秉持著創新的精神,是韓國第一個開設網路書店(1997年)、第一個舉辦作者與讀者對話會、第一個引入圖書定價制度的書店。
可惜的是,具有95年歷史的鐘路書籍無力阻擋時代潮流,在2002年停止營業。這兼具有象徵指標性的書店,讓當時許多出版業者為了挽救而成立對策協議會,只可惜無功而返。幸好2016年底在許多出版人與過去員工的關心與支援之下,又成立了鐘路書籍法人,在原址附近重新開幕營業。
韓國的大型連鎖書店發展過程,就跟其他大型企業一樣,經過資本不斷合併的結果,最後只剩下教保文庫與永豐文庫兩大連鎖書店對決。「教保文庫」是以壽險起家的教保集團子公司,總公司設在出版城市坡州。1981年教保文庫在光化門附近成立第一間門市,在財團勢力的挹注之下,開設了面積將近2千坪、約60萬本圖書的超大型賣場,導致附近的小書店紛紛倒閉。
在這個背景之下,一些大型獨立書店開始移往首爾江南區。「永豐文庫」就是1992年從江南區開始經營的大型書店,2018年併購了首爾文庫的13間分店之後,在全國共開設了42間分店;教保文庫則是在全國共有41間分店。在兩大連鎖書店的聯手夾擊之下,不要說小型書店,連一些獨立的大型書店也紛紛宣布倒閉。
社區獨立書店
我過去在韓國某大學教書時的同事最近告訴我,學校裡的那間書店已經關門了。聽起來,韓國書店前景令人感到悲觀,好似只剩下大型連鎖書店的市場,其實不然。
韓國有個獨立書店地圖網站,讓全國各地的獨立書店能在網站進行登記並共同推廣。在2018年的統計中,全國共有401間獨立書店,其中357間正常營業中,佔全部的89%,而光是最近一年開店營業的獨立書店就有82間,平均每週有1.6間店開始營業。2017年登記的只有277間,營業中的有257間,2017年間開幕的獨立書店只有31處。比較起來,韓國的獨立書店其實有快速增加的趨勢。
韓國人將這種社區型書店親切地稱為「洞內書店」(동네서점)。對於他們來說,「洞」在韓語裡不只是家所在的社區,如此地理上的意義,還有著更深一層的「共同體」意味,代表著人跟人之間親密的關係連結。
從前的我,因為語言與文化上的障礙,只敢去大型書店,現在的我,卻很喜歡到社區裡的小書店。不久前的夏天,我回到韓國小住了一段時間,在我暫居的社區裡,就有個小型的「洞內書店」,我常常繞進去逛逛。
小書店裡,有暢銷排行榜的熱門書籍、家庭主婦們需要的食譜與生活祕笈、長輩們關心的養生書、中學生們需要的參考書,還有小朋友喜歡的圖畫書。我常看到爸媽牽著小孩來選玩具圖書、主婦們接送完小孩來書店聚集、或是不同年紀的人獨自來翻書閱讀。洞內書店提供了社區裡不同人的不同需要,而且最重要的是,走路就能到。
紙與墨的香氣,還有人的溫度
韓國跟許多其他國家的狀況一樣,因為網路的興起以及生活、工作、經濟等種種壓力,使得閱讀人口逐漸下降。不過,這裡畢竟是韓國,是個常常用創意與努力來突破各種困境的地方,我對韓國書店的未來,還是相當有信心。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歷史,韓國書店與出版業從最早開始,就常以社會批判者、改革者的姿態而存在,現在也是一樣。
有名的出版城市坡州,聚集了許多充滿活力與創意的文化出版業者,而這個城市就位在距離南北停戰區的最前線位置,是所有非軍事區南緣的韓國行政區域中唯一的城市。北面過了共同警備區域,就是朝鮮開城工業區的長豐郡和板門郡。就在這個充滿衝突張力的緊張地帶,文化人以自己和平的方式,把活力與創意帶進這個受到戰爭威脅的地方。現在,韓國已經是世界上十大出版國之一。
除了坡州,我們也常看到韓國社會用不同的活潑方式,將閱讀推廣到不同群體中。韓綜裡我們常看到有名的作家參加演出,在充滿娛樂歡笑的情境中討論各自閱讀過的書籍。世界級的K-POP天團BTS防彈少年團,常常在自己的官方推特上推薦不同的讀物,鼓勵所有的阿米們(BTS粉絲)一起來閱讀。
就像我自己一樣,我曾經距離韓國的圖書與書店很遙遠,然而,網路的便利無法取代紙的觸感與重量、印墨獨特的香氣,以及慢慢翻閱書頁中那閃爍出來的知識靈光。我也相信,在所有對社會與人性仍有盼望的人們共同努力下,書籍所乘載的理想與智慧,能慢慢改變我們所處的社會,成為一股共同向上的力量。
※ 本文摘編自《書店不死》臺灣版別冊,更多內容請參本書。
《書店不死》作者:石橋毅史譯者:楊明綺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