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看門道」帶我們看到什麼?——《左・外・野》評介 | 鳴人選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運動「看門道」帶我們看到什麼?——《左・外・野》評介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 文:朱宥任,小說家)

在看稿的同時,我也正一邊切到網路,像往常一樣追著棒球的相關消息。除了球賽相關資訊外,還有味全企業宣布回歸職棒籌組第五隊,周思齊和陳子豪為爭取權益提出薪資仲裁,以及遠在太平洋另一頭的頂尖殿堂中,自由市場急凍、新科賽揚薪情差、球員似乎醞釀著罷工的新聞。

回想當初因為陳金鋒返台,開始成為固定收看職棒的常客時,大概是很難想像到這些話題的。然而棒球(運動)確實將許多想法帶進到了我的視野之內。回想我自己第一篇寫的棒球小說,是高中時因為不滿台灣學生球界的投手濫用而起。而我第一次上到街頭,是假球猖獗,職棒面臨倒閉危機時,要求政府重視而上了凱道。

經歷過許多之後,我瞭解這不是偶然。體壇就是個小社會,球如人生這種心靈標語講起來雖浮濫,但自然有其道理。運動場並不單純,它夾帶著大量情緒。當2013年的上原浩治投出最後一球,為紅襪守住勝利,迎來世界大賽冠軍的同時,不免也有台灣球迷想到:啊,當初陳金鋒可是在雅典賞了他一發差點讓日本隊翻船的三分砲。

當時陳金鋒是大聯盟預備軍,上原則是日職選手,如今上原「升級」成為大聯盟冠軍的一員,陳金鋒則是回到台灣,繳出頭幾季的好成績後,就不斷在傷勢中反覆掙扎,直到2016年引退為止。不只是陳,那些在國際賽曾經有過出色表現,抗衡國際舞台上的日韓明星或有過大聯盟經驗對手的台灣球員,後來卻經常變成一個個充滿缺憾的故事。

上原浩治(左)在2013年世界大賽為紅襪隊守下勝利,迎來世界大賽冠軍。 圖/美聯社
上原浩治(左)在2013年世界大賽為紅襪隊守下勝利,迎來世界大賽冠軍。 圖/美聯社

「我們跟別人到底差在哪裡?」這個問題永遠困擾著台灣球迷們。

當然了,球迷們只要看得夠久,也知道整個體育圈的問題比職棒賽事的失誤還多。或許我們該問的不是「我們的問題出在哪」,而是「我們哪裡沒有問題」。

從球員開始打球,進了體育班就是個錯誤——哪有這種偏廢成如此的教育體制?從此之後一路邁向畸形。結果就是當鈴木一朗在引退記者會上,說出「我討厭『成功』這個詞,如果因為成功才想去做,不成功就不做,這只會讓自己萌生後悔而已」這樣富有哲理談話的同時,我們的球員卻多半連賽後的簡單訪問都說的乾澀無味,永遠都是「就盡力去」「沒想那麼多」「平常心面對」這幾個東西不斷重複。

為了檢討,我們非得冷靜下來,好好一一檢視問題。可是該怎麼開始呢?

我想即使在人手一機的現在,大多數人都還是同意,要深入探詢任何分野的知識而言,紙本還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台灣市面上對於體育相關探討的書卻稱得上罕見。即使是略具規模的書店,你還是很少能看到有任何一個區塊被特別劃出來,掛上「體育叢書」之類的牌子。

這又讓我想起在日本時,總能看到一整排體育書的書櫃,從一線的職棒明星自傳,常勝教頭的帶兵心得,到連高校、業餘球隊球員角度的專書都有。

相對的,台灣的運動書少,而之中又更多還是屬於外國的翻譯品。可能是出版業對體育書的出版市場有所疑慮,也可能是願意寫書的體育圈人士不多,因此在體育文化這一塊的探討,始終多半發生在網路。然而網路的即時性雖然便利,卻也讓很多資訊早早被沖刷走,埋在廣大資訊中的小角落而已。

終於,現在有了這本《左・外・野:賽後看門道,運動社會學大家講》。

鈴木一朗在引退記者會上表示,「我討厭『成功』這個詞,如果因為成功才想去做,不成功就不做,這只會讓自己萌生後悔而已」。 圖/路透社
鈴木一朗在引退記者會上表示,「我討厭『成功』這個詞,如果因為成功才想去做,不成功就不做,這只會讓自己萌生後悔而已」。 圖/路透社

先別誤會這裡的「門道」,雖然作者確實曾任職於FOX體育台,從而聯想到該電視台有個「棒球看門道」的分析節目。不過這書中可不會像體育台一樣,有現役大聯盟球探把王柏融從揮棒到攻擊策略一一拆解,告訴觀眾他何以獲得外國球探青睞。門道百百款,由作者的學經歷來說,多少也可看出場上的技術分析,也許並不是作者的強項(或者他無意在此嶄露)。

他的專項是藉運動為引子,挑起了一個個體壇事件中背後的探討。方才提起的運動教育算在其中之一,卻也不只如此,舉凡媒體、地緣、性別、美學等,這些體育相關的話題書中都能侃侃而談。

作者舉一反三,見木見林,對運動的理解上具有廣度。籃棒足這類熱門項目自然不在話下,冰球、滑冰、甚至大胃王比賽都有所涉獵,這可就不容易了。台灣球迷在討論體育問題時常有個困擾,球迷有時會想要借鏡外國,從他人的做法中找出解決之道,可實際上,精通外文且又擁有相關知識的球迷其實不多見,國內編譯的外電新聞也經常有許多翻譯錯誤。而本書中許多來自古今中外的旁徵博引,一定程度補上了這方面的缺憾,從而刺激面對我們自己的問題時的思考。

若本來對運動有所涉獵,也願意正視其本來就複雜樣貌(至少知道「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是句完全狗屁不通的藉口)的人來說,相信本書逼近90篇的文章份量能給予思考上的幫助。我不能保證篇篇的論點都能為眾一致認可,但我同意遊戲驢子(videogamedunkey)曾說過的,最好的評論本來就該是主觀性。

人性本來就複雜,複雜的人們打球,比賽,挑起爭議,提出意見,各個立場交織,這些都是自由社會中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有點經驗的球迷就知道,輸贏只是最表面的層次罷了,想要更加深入,門道就在此為您敞開。

※ 本文為《左・外・野︰賽後看門道,運動社會學家大聲講》書評,更多內容請參本書。


《左・外・野︰賽後看門道,運動社會學家大聲講》
作者:陳子軒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19/04/19

《左・外・野》書封。 圖/《聯經出版》提供
《左・外・野》書封。 圖/《聯經出版》提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