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首艘自製航母「山東艦」服役,將提升對台動武彈性?
17日下午,中國第二艘航艦(也是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在海南軍港命名為「山東艦」後交付海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搭乘專機到場檢閱,海軍部隊與建設單位共約5千人在碼頭列隊參與了服役典禮。山東艦的設計係根據遼寧號改良而來,艦島縮小以讓出更多甲板面積給艦載機使用,機庫也放大使艦載戰機數量比遼寧號多出一半。
山東艦曾多次「穿越」臺灣海峽
在山東艦服役後,解放軍的航艦總數增為兩艘,與英國及義大利並列為現役航艦第二多的國家。擁有「雙航艦」對解放軍有重大意義,因為戰艦需要定期回廠大修,同級艦至少要有兩艘才能維持「一艘大修,一艘戰備」,隨時有一艘能因應緊急情況。
因此當遼寧號在2012年服役時,解放軍給它的定位是「科研試驗平台」,雖然有降低敏感性的用意,但也反映出單艘航艦需忙於訓練、實驗、大修等計畫排程,實際擔任戰備時間有限的現實。
以英國皇家海軍為例,雖然目前訂購的F-35B艦載機只有48架,僅夠塞滿一艘航艦的機庫,但仍毅然決然地建造並服役了兩艘航艦,原因就是戰機易有而航艦難覓。當有突發狀況發生時,很可能只有一艘航艦可以出海,大可將所有的F-35B集中到該艘航艦上。但如果僅買一艘航艦而恰巧在戰時大修,則所有艦載機也跟著無法出海。因此除了中英義三國外,印度也正積極建造首艘國產航艦以加入「雙航艦」俱樂部。
服役典禮之前,山東艦曾於上月17日下午穿過臺灣海峽抵達海南島,此舉被外界認為是對台灣大選示威之意。國防部也特地發布訊息表示「中共首艘自製航空母艦伴隨護衛艦,由北向南編隊自東海行入台灣海峽。期間,美、日艦在後尾隨。」
山東艦加入,解放軍戰術彈性大幅提升
然而,航空母艦其實不適合在狹窄的臺灣海峽作戰。雖然讓戰機從海峽中線起飛,可比沿海機場省下幾百公里的航程,但卻讓航艦接近臺灣本島不到100公里的距離,完全落入岸基反艦飛彈的射程中。假若航艦因為駛入海峽而遭到飛彈擊沈,艦上千名官兵與數十架飛機、直昇機都會跟著陪葬,是完全不划算的舉動。
因此,航艦若要對台打擊,必定是在臺灣的南部或東部海域巡弋並出動艦載機。因為這兩個方向的海域遼闊,在美日介入之前沒有後顧之憂(臺灣以北海域則很容易侵入日本水域或空域而引起糾紛)。
航艦戰鬥群可先在遠離臺灣飛彈與戰機打擊範圍之外進行準備,再利用機動性高速接近,利用殲15(仿自前蘇聯的Su-33)的優勢作戰半徑發動打擊,全程搭配其他手段,例如彈道飛彈、極音速滑翔飛彈、巡弋飛彈等同步對台行動,發揮飽和攻擊的效果。
一般相信遼寧號的滿載戰機數為24架,而山東艦可能是36架,就算戰時雙航艦能夠一同出動,搭載的戰機總數不過60架,僅佔解放軍對台部署之2千架戰機的3%,似乎對台威脅沒有增加。
但要注意的是,從國防部公布的共軍繞台資料顯示,Su-27/30系列戰機的航程不足以繞台,僅能護航到臺灣東北海域就返航,再從南部派戰機到臺灣東南海域接應。真正完整繞台的轟六、運八等大型機,其實是以無護航的裸奔狀態通過臺灣東部海域。如果在戰時重複這種行為,可說是自尋死路。
但在雙航艦加入對台作戰陣容後,其艦載機可以放棄直接對台打擊,而是在太平洋架起空優保護傘,掩護轟炸機與電戰機從東部海域經過,並對台施以飛彈打擊或電磁干擾。另一方面,航艦打擊群也可用於獵殺臺灣艦隊,利用艦載機的跨地平線搜索與打擊能力,航艦與其護衛艦可以「先視先射」,在臺灣艦隊標定其位置前,就發動空中與長程攻艦飛彈的聯手打擊。
國造潛艦的不對稱戰力是最佳選擇
由上可知,解放軍航艦雖然只能增加有限火力,卻讓戰術彈性大幅提升。因此,種種跡象顯示解放軍的航艦之路並不會止步於山東艦,可能再建造兩艘以上航艦,使海軍能維持「一艘大修、一艘訓練、兩艘戰備」的規模,隨時能出動兩艘以上航艦,並搭配兩棲突擊艦隊,構成遠洋投射與登島作戰主力。
因此對臺灣而言,建立一支能在本島東、南方遠處海洋獨力進行搜索,並伺機突襲航艦作戰群的不對稱戰力就成為生死攸關之舉。而進行中的國造潛艦計畫,就成為目前「反(航艦)介入」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