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如何將「國際關係」放入商業大片?評《鋼鐵雨:深潛行動》 | 彭紹宇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南韓如何將「國際關係」放入商業大片?評《鋼鐵雨:深潛行動》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韓戰爆發至今已70週年,朝鮮半島上民主與獨裁陣營的對立,是冷戰後少數遺留的分裂產物,特殊情況舉世無雙,除了為東北亞區域關係增添不確定性,也提供南韓電影工業一個可遇不可求的題材與創意泉源。

以南北韓分裂為題的電影不勝枚舉,又隨兩韓關係偶有突破性進展,宛如注入強大能量於電影創作中。近年敘述南北韓關係的作品如雨後春筍般推出,諸如《北風》、《90分鐘末日倒數》與《白頭山:半島浩劫》等,皆以兩韓關係為經、國際政治為緯,再套入諜報、災難等外衣,試圖在虛幻中捕捉些許現實。

以經典電影《正義辯護人》為人熟知的導演梁宇皙(양우석,前譯楊宇碩)在2017年執導《鋼鐵雨》後,再次推出新作《鋼鐵雨:深潛行動》。名稱看似是續集,但故事與角色並未連貫,有關聯的是,兩者皆以兩韓關係發想,加入精彩的國際現勢交鋒,不乏娛樂與諷刺成分。

《鋼鐵雨:深潛行動》時空背景訂於未來2021年7月的「第五次美韓朝高峰會」(本片韓文片名直譯即為「鋼鐵雨:高峰會談」),劇情描述當南韓總統、美國總統與北韓領導人相繼抵達會談舉辦地——北韓元山市——卻意外遇上由北韓護衛司令部(호위사령부)與第七軍團所領導的武力政變,試圖妨礙美朝和平會晤,阻止北韓交出核武器,避免祖國冒著動搖國安的風險,而被迫走上改革開放之路。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創意故事,不失真的現實映照

故事發展異想天開、創意無限,背後洋溢導演對國際政治的興趣,除大膽詮釋各國耍心機、玩計謀,碰觸議題亦百無禁忌。

例如,電影一開頭即點出中日韓之間長期存在的兩大領土爭議,一為「獨島」(日本稱為「竹島),另一則是「尖閣諸島」(臺灣稱為「釣魚台列嶼」),接著依序看見中、美、日三大頭角色。而在主要國家出現後,登場的便是國際事件與利益網絡(美韓聯合軍演,並以高峰會順利召開作為互換條件),短短不到十分鐘內,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背景就已被勾勒完成。

政治性電影之所以好看,在於它們在真實現狀上,建造一層層樓房,這些樓房並非隨意疊加,而是依照現實脈絡發展,從中增添一些戲劇性、一些趣味,但都不致失真抽離。然而,如何表現這些較嚴肅的題材,則考驗著化繁為簡的敘事功力。

導演梁宇皙另個身份是漫畫家,「漫畫式美學」成為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輔助角色,不僅僅是創意呈現,也是說故事的重要工具。雖然漫畫元素在此片並不多,但在提供資訊、建造世界觀等關鍵時刻,漫畫手法是牽著觀眾走入故事的引路人。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一再被強調的南韓「夾心餅乾」命運

探討兩韓關係的韓國電影,時常映射韓國在國際關係中的「無力」,如《90分鐘末日倒數》和《白頭山:半島浩劫》皆有類似論述。

若不是近年兩韓對於改變「戰爭狀態」的討論,或許大多數人(甚至韓國人自己)都不知道,當年韓戰結束後的《朝鮮停戰協定》(韓戰停戰協定),韓國根本沒有派出代表簽字,而是聯合國、朝鮮人民軍與中國人民志願軍三方代表簽署,意味著朝鮮半島若要終結戰爭狀態,光有兩韓同意,在法理上是不可行的。

朝鮮半島受外國勢力操縱的悲情在歷史上不斷重蹈覆徹,日俄戰爭、甲午戰爭、韓戰等等,這些代理人戰爭不是在朝鮮境內打,就是左右著朝鮮命運。儘管大韓民國在二戰後獨立,卻依然深陷兩韓對峙的泥淖中,也同樣得看中美老大哥的臉色行事,被困在中間的夾心餅乾,始終無法掌握命運的自主權,

電影當中一段「南韓是否加入美韓聯合軍演」的談判,即充分表現南韓在美朝中三方之間,國力並非最強、又不如獨裁政體的權力膨脹,所面臨的四處掣肘,這種「當事者是我,但我卻沒有主導權」的無奈,不僅反映韓國人的心聲,也是南韓電影中常見的母題。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電影中的「國際關係」

雖然劇情多屬虛構,電影對各國的心理描繪絲絲入扣,亦不脫大眾印象。首先,美國源於對中國崛起的不信任,一向將中國視為「頭號敵人」,且始終相信「美中註定一戰」,此思考脈絡在國關理論上稱「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

自古以來,後進崛起國便會挑戰既有霸權國的地位,如斯巴達挑戰雅典、美國挑戰英國、日本挑戰美國等,霸權轉移大多數伴隨戰爭與衝突,這也是中美矛盾被預見發展至極後的未來。

另外,北韓身為經濟實力不振的小國,擁有的鎂光燈卻遠超過其他同等實力國家,這是因金氏領導人擅玩弄兩面手法,不乏獲取利益後翻臉不認帳的前例。電影中的北韓也是如此,收了日本的錢以攻擊韓國,卻又私下收授中國利益,為其攻擊日本。

相對之下,中國雖是東北亞局勢重要角色,在本片卻意外被弱化不少,韓國在電影中也顯得單純與正義許多,不像美朝各自維護自我利益,南韓總統彷彿肩負「兩韓民族邁向統一,不受外來勢力干預」的使命,雖不免俗地有些美化,卻也正是韓國人長期以來的兩大心願——「統一」與「自主」。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統一詰問,和平想望

「統一」是浪漫美好的名詞,更是艱困難熬的動詞。在經濟實力與文化話語權皆占優勢的南韓,若真要統一,則應是幫助北韓的角色,南韓所需付出的代價也會相當高昂——工作機會、國家經費皆被稀釋,在享受到統一紅利的那天來臨前,南韓經濟極可能就先被北方拖垮。是以,即使韓國人民的心願是統一,隨著世代愈年輕,對於「統不統」的共識也出現微妙改變。

因此,電影末端藉由兩韓會談的場合,由南韓總統口中提出的詰問:「各位國民,你們想要統一嗎?」可看出本片也正欲詢問這個長期辯論的議題——統一,真的是大家想走的路嗎?——這題只能由韓國人作答。

此外,藉由畫面設計埋入政治意涵的手法也饒富趣味,例如本片最後有一個來自南北韓的兩人面對獨島、背後則是黎明升起的畫面,意圖不難理解,便是訴諸更高的民族情懷,呼籲「南北韓兄弟應該停止內鬥,攜手對抗敵人」的團結想望。

當我們觀察愈多,愈會發現國際關係的語言就是「現實主義」,儘管影視作品虛實交錯,娛樂成分居多,不必過於認真,但從中或多或少可發現這些電影創作者,如何理解自身國家在國際賽局中的定位。討論兩韓關係,就不得不納入美中日,而大眾傳統理解的美韓同盟、美日同盟、中朝同盟都不過僅是一時的利益交換,一環扣著一環,牽動每個國際行為者(Actor)的站位選擇,背後時常只是逢場作戲般的脆弱。

因為奠基在創作自由的環境,才能有這樣一部一面諷刺美國總統的傲慢自大,一面敢開「把北韓領導人當成翻譯」的玩笑,另一面則自嘲自己國家無能為力的電影。韓國拍政治性電影的細膩度愈趨驚人,最重要的,是本片得以平衡嚴肅題材與幽默娛樂,並在真實國際關係與虛構事件之間取得共鳴,值得作為商業政治電影的借鏡。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鋼鐵雨:深潛行動》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