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翻唱孰優孰劣?台灣流行音樂史上的經典「翻唱」專輯
日前,歌手王若琳以翻唱專輯《愛的呼喚》(其中包括4首日文歌、2首粵語歌及5首國語歌)拿下第31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獎,隨即引發部分網友質疑,表示該專輯內容皆為翻唱,且「國語歌曲比例只占一半」,認為該獎項本身應以鼓勵「創作型歌手」為主。
對此,擔任金曲獎評審團總召的陳鎮川提出解釋,說明《愛的呼喚》無論是在編曲、製作、演唱及選曲各方面的美學概念及整體精緻度都很高,「雖是翻唱歌曲,但超出翻唱更難」!況且在金曲獎的規章裡,也並沒有明訂翻唱專輯不能報名參賽,因此儘管王若琳得獎受到爭議,但又確實沒違反規定。
有趣的是,透過這起事件,反倒令我們延伸出幾個值得令人深思的議題:譬如「原唱」與「翻唱」兩者孰優孰劣,評論的美學標準為何?而「翻唱」本身是否必然要比「原唱」更鮮少創新?一般而言,翻唱別人的經典名曲,往往因為珠玉在前而難以取代原唱的地位。但相對地,卻也有些歌曲因為翻唱者賦予了原曲新生命,甚至超越原唱。
每一首樂曲的演繹,都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
在我們開始思考、回答這些問題之前,不妨先問問你我身邊那些資深的古典樂迷:同樣一首貝多芬、莫札特的(第N號)交響曲,每次不斷地反覆聆聽,且還蒐集各家演奏版本,都不會覺得悶嗎?
我想,若是從來不聽古典樂的朋友,大概很難理解,即使聆聽不同的演奏者如何處理同一首樂曲,雖然表面看來是「重複」,實際上卻是在細聽他們各自對於這首樂曲的不同「想法」(idea)和「概念」(concept)。而一位優秀的音樂家,往往能將深藏在樂譜裡,僅屬於個人獨特的美感經驗發掘出來,就算是超過百年的作品,也能演奏出新意。
換言之,在古典音樂的美學情境下(進一步延伸更包括所有傳統音樂領域皆然,如古琴、南北管、戲曲等),特別注重所謂的「詮釋學」(interpretation)。我們今天聽到的許多古典音樂作品,都是歷經兩三百年來詮釋傳統所累積,其豐厚的精神內涵,早已超越作曲者當年首演時的眼界和思維。也就是說,每一首樂曲經過不斷反覆的演奏或翻唱,其實都是一種再創造(recreate)的過程。
若以最嚴格的古典詮釋學來看,則更要求演奏者在演出之前必須痛下功夫,從作曲者的時代背景與各種社會脈絡,去掌握住原作品的整體精神生命,來作為詮釋的基礎,甚至要達到「比原作者本人更了解他自己」的程度。
相對於「詮釋學」在古典音樂領域所佔有的核心(價值)地位,現代流行音樂界毋寧更重視推出新作品的「原創性」(originality)。由於不同樂種型態而造成如此差異的原因,主要有幾個:
- 流行音樂的原創作品不斷推陳出新,傳播速度與汰換周期皆非傳統音樂能夠比擬,許多優秀新人新曲都快聽不完了,更遑論舊作翻唱。
- 一首流行歌曲要能納入翻唱經典之列,往往需要更長時間的沉澱和累積。
- 現代翻唱者可能面臨更多侵權和抄襲的糾紛與限制。
超越原曲的翻唱,以及堪稱經典之列的翻唱專輯
改編翻唱再創流行,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好壞。歷史上亦不乏有些歌曲在起初原唱時並不特別受到重視、甚至備受冷落,直到後來被他人翻唱之後才逐漸火紅、繼而廣泛流傳。
回顧台灣上世紀50、60年代,便有許多經典歌曲並非台灣作曲家原創,而是直接將日本演歌填上台語歌詞,大量翻唱並製作成唱片在市場上銷售,這類所謂日曲台唱的「混血歌曲」,遂成為當時台語流行音樂的主流。比方當年由葉俊麟、文夏填詞翻唱的〈媽媽請您也保重〉、〈黃昏的故鄉〉,無論是傳唱好幾世代的影響力,或是歌詞本身的情感意境,對台灣人來說都早已遠超過日本原曲的歷史地位。
除此,提及一代傳奇歌星鄧麗君,世人盛譽「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她的歌聲」,其生平演唱超過上千首的歌曲當中,就有約三分之一是翻唱。其中最廣為人知、於1979年正式發表的經典代表作〈甜蜜蜜〉,即是從印尼蘇門答臘民謠〈Dayung Sampan〉(划舢舨)翻唱而來。
其後,1992年鳳飛飛離開歌林唱片加盟EMI科藝百代,先後替台灣流行音樂史上留下二張製作精良的《想要彈同調》專輯。裡頭收錄了鄧雨賢〈望春風〉、姚讚福〈悲戀的酒杯〉、楊三郎〈異鄉夜月〉、許石〈風雨夜曲〉、洪一峰〈淡水暮色〉等多首翻唱自戰前30年代、橫跨到戰後60年代的台語經典老歌。
當時在名作家小野的策劃下,鳳飛飛不僅透過結合爵士藍調(jazz blues)民謠風格的演唱方式賦予全新演繹,亦將當年(1934)鄧雨賢譜曲、陳君玉作詞的〈想要彈像調〉予以部分改寫歌詞並重新編曲,成為該專輯主打歌〈想要彈同調〉,使得這首在台灣大眾記憶中塵封了將近60年的絕版老歌重新出土。除了歌曲翻唱的美學成就,更別具歷史意義。
無獨有偶,1994年齊秦以他特有的搖滾抒情唱腔,在首張台語專輯《暗淡的月》翻唱了11首40年代至70年代的台灣歌謠,並與同樣是翻唱的費玉清《晚安曲》專輯一同入圍角逐第7屆(1996年)金曲獎「最佳演唱專輯獎」,最後由費玉清勝出。
約莫同一時期,島內歌壇競相掀起「新台語歌」運動的時代浪潮之下,舉凡張清芳翻唱台語經典的《古早的歌,阮來唱》系列專輯(1988年至1990年),乃至陳淑樺歌聲中帶有淡淡純情、令人耳目一新的《淑樺的台灣歌》(1992年),抑或唱得深情款款、百轉千迴的《洪榮宏的新老歌:愛的一生》(1995年),還有羅大佑組建「OK男女合唱團」展現濃厚台味氣息的《再會吧!素蘭》(1995年)和《寶島鹹酸甜》(1996年,其中大多是羅大佑過往歌曲的台語翻唱,但也有穿插一些新創作的歌曲),以及「台語歌后」江蕙藉由歌聲反轉「性別刻板形象」,接連翻唱一眾男歌手代表舊作、將之演繹得情感奔放、淋漓盡致的《台灣紅歌》(2000年)。
這些專輯不僅意味著「翻唱」從來一直都是樂壇盛行之事,而且即使是數十年前的老歌,也能藉由「翻唱」來帶動另一股創新潮流,甚至更有資格晉身暢銷歌曲之列,成為歌謠經典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