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台灣第一位女指揮家郭美貞(下):鄉愁之苦與破滅的「祖國」音樂夢 | 李志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戰後台灣第一位女指揮家郭美貞(下):鄉愁之苦與破滅的「祖國」音樂夢

日子猶如無根的浮萍般,終年不斷在世界各國之間奔波、忙碌於音樂事業的郭美貞,對於心目中的「祖國」(中華民國)毋寧有著一份濃厚的特殊情感。左為1969年愛樂書店出版《郭美貞的旋律》書封。
 圖/作者收藏翻拍、聯合報系資料照
日子猶如無根的浮萍般,終年不斷在世界各國之間奔波、忙碌於音樂事業的郭美貞,對於心目中的「祖國」(中華民國)毋寧有著一份濃厚的特殊情感。左為1969年愛樂書店出版《郭美貞的旋律》書封。 圖/作者收藏翻拍、聯合報系資料照

▍上篇:

戰後台灣第一位女指揮家郭美貞(上):冷戰外交下的古典音樂和性別政治

在1999年的世紀末氛圍裡,公共電視為了慶祝21世紀來臨,特別與「女視界工作室」合作,邀集了國內知名女性導演簡偉斯、郭珍弟、周旭薇、陶幼春、黃玉珊等,以「世紀女性.台灣第一」為主題,拍攝了八位女性歷史人物1的系列紀錄片(每集30分鐘)。其中一部由周旭薇執導拍攝的《台灣第一女指揮家:郭美貞》,內容主要描述郭美貞的成長經驗及音樂生涯,包括她晚年罹患乳癌病發於澳洲的獨特生命歷程,並於2000年第七屆女性影展首度上映。

耐人尋味的是,該影片主題雖然命名「台灣第一」,但實際上郭美貞從出生到成長,以及在音樂專業方面的教育養成卻都與台灣無甚關聯。祖籍廣東的郭氏家族,一家三代都僑居在越南西貢。郭美貞10歲時便離開父母前往澳洲就讀「布麗吉妲教會學校」(Brigidine College)修習音樂課程,15歲考入雪梨音樂學院。她就像是華人社會典型的「小留學生」被空投到遙遠的外地,獨自面對異國異鄉的生活文化,從小就背負著沉重的孤獨和鄉愁。

到了她成為馳名國際的女指揮家之後,來自世界各地的邀請便如雪片般飛來。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郭美貞的職業生涯足跡幾乎跑遍全球四大洲(除了非洲似乎未去過?),相繼擔任過美國、法國、澳洲、台灣、日本、義大利、韓國、菲律賓、香港等各大城市著名管弦樂團的客座指揮。但她卻很少固定待在同一個地方定居超過三個月以上,經常過著一種如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漂泊生活,不喜歡的時候便馬上離開。類似這般了無牽掛、四海為家的生活方式,郭美貞卻頗感自得其樂,甚至強調「世界很大,她很自由」。

在國族認同上,由於她從小深受父母及家族觀念的影響,出身華僑家庭的郭美貞一直都把當年「冷戰」(Cold War)期間代表「自由中國」(Free China)的「中華民國」視為自己心中嚮往的「祖國」來看待。

名指揮家郭美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名指揮家郭美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理想的失落:解散「台北愛樂交響樂團」是她一生最痛的遺憾

1965年11月,郭美貞隨「中義文化經濟訪問團」首度訪問台灣。訪問團最初被安排入住台北圓山飯店,後來遷到中山北路的國賓飯店。當白天的公開行程結束之後,到了晚上她常和朋友一起溜到國賓後面小巷的夜市裡閒逛。郭美貞日後曾多次透過對外訪談時回憶:

我到了國賓飯店後頭的市場,都是一些路邊攤,那讓我回想起小時候,爸爸在深夜會帶我去吃消夜,他會將我高舉坐在他的肩膀上。逛夜市讓我非常愉快,可是我不會說北京話,只會說英語,所以我開始學――廣東話也是我到了香港之後才聽得懂的。我能感覺我的根是在台灣的――尤其是在市場裡2

除此之外,當時郭美貞還在企業家辜偉甫的陪同下,參觀了「榮星兒童合唱團」練唱的情景,令她大為驚豔:「孩子們一開口,一切都改變了,他們變成了天使,唱出和諧的歌聲,天籟飄蕩於空際...... 孩子們臉上隨著散發著美麗的光彩,眼睛個個發亮。我佩服他們的指揮呂泉生先生,也瞭解了中國兒童所具有的音樂天賦。辜先生和呂先生正在協力開掘一座無盡的金礦」3

隨即,她又受邀前往台南指導當地剛成立不久的「3B兒童管弦樂團」,更讓她對台灣培養兒童音樂的未來深具信心並滿懷憧憬。在往後的好幾年裡,正值郭美貞在世界各地開展音樂事業最為活躍之際,同時也是台灣自從退出聯合國之後開始面臨一連串外交挫敗、國際局勢風雨飄搖的時代,但她只要一有空檔,就會儘量安排行程回到台灣,看望這些富有音樂潛力的孩子們,並設法為其創造各種演出的機會,以至於後來有所謂的「訪菲兒童交響樂團」(1969年)和「華美青少年絃樂團」(1976年)從事音樂外交之舉。

1979年,當時成立八個月的台北愛樂交響樂團在國父紀念館舉行首次演奏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79年,當時成立八個月的台北愛樂交響樂團在國父紀念館舉行首次演奏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日子猶如無根的浮萍般,終年不斷在世界各國之間奔波、忙碌於音樂事業的郭美貞,對於心目中的「祖國」(中華民國)毋寧有著一份濃厚的特殊情感、一種在想像中渴望貼近於「家的歸屬感」。

時機終於到來,當時(1977年)剛成立了全台第一座私人收藏規模最大的「國泰美術館」,熱衷藝術的國泰集團大公子、前台灣首富蔡辰男旋即於翌年(1978)出資新台幣一千二百萬元作為愛樂基金,邀請郭美貞回到台灣籌組「台北愛樂交響樂團」(Taipei Philharmonic Orchestra,簡稱:TPO)擔任團長及指揮。於是,在強烈的國族情懷與實現個人抱負的感召下,原本四海為家,一直擔任客席指揮的郭美貞總算停下了流浪的腳步,她終於有了自己國家的交響樂團。

然而事與願違,由於當時國內的音樂環境仍未成熟,主事者對樂團經營和管理方面也都缺乏長遠的規畫,身兼行政管理和藝術總監的郭美貞,雖是被寄予厚望、獨挑大樑,卻也因不諳世事的率性作為而墜入複雜繁瑣的人事糾纏中,儘管創辦初期不乏口碑極佳的演出,但她與贊助企業主及團員之間的磨合不順、時有紛爭,甚者更經常見諸報刊媒體,樂團的負面新聞日多。

經過一番痛苦的周旋波折,1983年國泰企業宣佈解散「台北愛樂交響樂團」,郭美貞只好黯然離台,返回澳洲和菲律賓兩地暫時休息、沉潛靜養。1989年曾再度來台尋求發展,後來亦是不了了之。此後,她再也沒有回到台灣——這個她曾經嚮往的「祖國」,及至2013年因罹患癌症、病逝於澳洲雪梨家中。

回首郭美貞指揮所創辦的「台北愛樂交響樂團」雖僅運作四年(1979-1983)便告解散,卻仍不乏口碑極佳的演出,也為國內交響樂注入強大的活力。
 圖/作者收藏翻拍
回首郭美貞指揮所創辦的「台北愛樂交響樂團」雖僅運作四年(1979-1983)便告解散,卻仍不乏口碑極佳的演出,也為國內交響樂注入強大的活力。 圖/作者收藏翻拍

女性指揮家的「玻璃天花板」仍然存在著諸多桎梏

18世紀德國哲學家赫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曾說:「鄉愁是一種最高貴的痛苦」。這句話意味深長,值得反覆尋思。為何人們雖然並沒有在某些地方真正落腳定居生活過,卻時常對之滿懷著未曾謀面的鄉愁?

從整體的歷史大環境來看當時郭美貞所處的台灣,那是一個在國家失去了政治的正當性,人們只好轉往在文化上拼命追尋自我認同的年代。典型外柔內剛的巨蟹座性格、既脆弱敏感又很堅強的郭美貞,常常一個人背負著眾多的事情和壓力,獨自走過了許久。昔日在台灣遭遇創辦樂團的挫敗,毋寧在她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痛,如同跌入深淵,即便事隔多年以後仍令她刻骨銘心:

當年在台北我很努力,把台北愛樂交響樂團帶得很成功,但是政治環境不容,而那種情形至今未變,我知道我有太多的事要學,要學習了解那個社會,要學習如何才能成事,沒完沒了。所以台北愛樂交響樂團要解散時我的心好痛,樂團解散就像我的孩子夭折,我難過得幾乎死掉;不過我願意學習,並且休息一下。4

終其一生奉獻給音樂、經常擔任著名樂團客座指揮,郭美貞的生平際遇,瞬間令我聯想起前些年(2019)在台北電影節上映、改編自女指揮家安東尼婭.布麗可(Antonia Brico)真實經歷的傳記電影The Conductor(台譯:首席指揮家)5

片中飾演女主角的演員克莉斯汀.布恩(Christanne de Bruijn)將布麗可在奮鬥過程中儘管飽受性別歧視和壓迫,卻始終不肯輕言放棄夢想的心境演繹得絲絲入扣,不僅創辦了全由女性音樂家組成的紐約女子交響樂團,還獲得當時美國第一夫人愛蓮娜.羅斯福(Anna Roosevelt)的支持!然而遺憾的是,雖然片名譯為《首席指揮家》,但其實安東尼婭在生前,並沒有任何一個交響樂團願意聘請她擔任首席指揮。

不可否認,直到今天,對於女性指揮家來說,想要突破那層「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6,仍然存在著諸多桎梏。一如電影《首席指揮家》片末以無聲字幕道出了這樣殘酷的現實:2008年權威雜誌《留聲機》發布世界排名前二十名的交響樂團,沒有一個用過女性首席指揮;2017年《留聲機》雜誌發布另一項排名,世界前五十位偉大指揮家中,沒有一位是女性。

憑藉著女性指揮家的身分,無論是上世紀30年代指揮「柏林愛樂」和「紐約愛樂」的安東尼婭.布麗可(Antonia Brico),抑或在70、80年代指揮「華美青少年絃樂團」和「台北愛樂」的郭美貞(Helen Quach),她們的音樂詮釋犀利、練團嚴謹,頗受觀眾喜愛,她們的身影同時也激勵、啟發了眾多自許「有為者亦若是」的後輩女性音樂人。

指揮家郭美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指揮家郭美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 這八位女性歷史人物分別是: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台灣第一位女革命家謝雪紅、台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台灣第一位女市長許世賢、台灣第一位女詩人陳秀喜、台灣第一位女記者楊千鶴、台灣第一位女地質學家王執明、台灣第一位女指揮家——郭美貞。
  • 參考周旭薇訪問郭美貞,1999年,〈女人可以在強悍的同時也很溫柔〉,《世紀女性.台灣第一》,台北:麥田出版,頁322-342。
  • 引自郭美貞口述,張淑惠、李念平記錄,1980年1月3日〈放下指揮棒嗎?〉,《中央日報》中央副刊第四版。
  • 參考周旭薇訪問郭美貞,1999年,〈女人可以在強悍的同時也很溫柔〉,《世紀女性.台灣第一》,台北:麥田出版,頁322-342。
  • 關於布麗可(Antonia Brico)的故事,曾兩度搬上大銀幕:1973年由美國民謠女歌手、同時也是布麗可的鋼琴學生朱迪.柯林斯(Judy Collins)與導演吉爾.戈米洛(Jill Godmilow)聯手執導的紀錄片《安東尼婭:一位女性的畫像》(Antonia: A Portrait of the Woman),以及2018年由荷蘭著名女導演瑪利亞.彼得斯(Maria Peters)執導的電影《首席指揮家》(The Conductor)。
  • 意指在公司和機關團體中,限制某些人口群體(女性、少數族裔)晉陞到高級職位的障礙。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