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台灣第一位女指揮家郭美貞(上):冷戰外交下的古典音樂和性別政治 | 李志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戰後台灣第一位女指揮家郭美貞(上):冷戰外交下的古典音樂和性別政治

郭美貞穿著一身黑色緞子旗袍登上音樂舞台,代表「中華民國」參加1967年紐約「密托波羅斯國際青年指揮大賽」獲得金獎的照片,成為了她日後以「亞洲第一女指揮家」行走江湖的經典形象。
 圖/左為作者收藏翻拍;右為聯合報系資料照
郭美貞穿著一身黑色緞子旗袍登上音樂舞台,代表「中華民國」參加1967年紐約「密托波羅斯國際青年指揮大賽」獲得金獎的照片,成為了她日後以「亞洲第一女指揮家」行走江湖的經典形象。 圖/左為作者收藏翻拍;右為聯合報系資料照

音樂,作為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藝術,一種能夠跨越有形的邊界、創建理解和認同的語言,往往會被有意識地透過某種公共外交形式與他國進行溝通,尤其當國家之間的關係處於冰點或瓶頸時,無形的音樂便成為了撬開人民封閉之窗的最佳「破冰」媒介。

回顧二戰後美蘇爭霸的「冷戰」(Cold War)時期,對於當時被國際社會視為象徵「自由中國」(Free China,相較於對岸鐵幕下的「共產中國」Communist China)的中華民國政府而言,帶有強烈資產階級品味和菁英主義色彩的「古典音樂」經常扮演著推展「文化外交」(Cultural Diplomacy)的重要角色。

舉凡上世紀50年代末期活躍於義大利、美國、日本等地巡迴演唱的女高音歌唱家申學庸(1929-),抑或自1960年來台演出後即與台灣結下不解之緣的日籍鋼琴家藤田梓(1934-),以及稍晚(70年代)被譽為「天才少女鋼琴家」之姿蜚聲歐陸的楊小佩(1949-1990)、陳必先(1950-)等,皆為台灣早期以「古典音樂」揚名海外的代表人物。(有趣的是,早年這些代表台灣政府「為國爭光」的音樂家們,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女性)

如是,論及國際媒體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乃至最為人津津樂道者,應莫過於當年(1965)首度代表「中華民國」參加丹麥哥本哈根「馬爾科國際青年指揮大賽」(Malko International Conductors Competition)的華裔少女郭美貞(Helen Quach,1940-2013)。該年底,應駐義大利大使之邀,郭美貞又隨「中義文化經濟訪問團」初次來台訪問,並參與音樂會演出。

▲ 1967年6月18日,女指揮家郭美貞在台北市福星國小禮堂指揮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練貝多芬第一交響曲。

自幼在越南西貢出生成長,雙親都是華僑(祖籍廣東中山),十歲時(1950)隨家人移居澳洲,15歲考進雪梨音樂院主修鋼琴和作曲的她,在當地「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的壓迫歧視下,後來選擇了以台灣作為發展音樂事業的立足點。

及至1967年初,郭美貞再度代表「中華民國」參加紐約「密托波羅斯國際青年指揮大賽」(International Dimitri Mitropoulos Competition for Conducting)獲得金獎,隨即與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總監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助理指揮合約。當時全美就有近四十家報紙同一天刊登了美聯社發佈的新聞,還附配一張郭美貞和伯恩斯坦的合照。

「記得那一天,我穿的是一身黑色緞子旗袍,我以一個純粹中國少女的姿態,登上音樂舞臺,內心感到了無比的榮耀與興奮;也因為這一次,是正正式式的由中華民國政府委於了我的特定代表權。」1日後郭美貞回憶起當年進入決賽的情景仍深刻難忘。

不久,郭美貞的名字便很快傳遍了華人世界,在台灣的聲望更如日中天。她不僅替自己開啟了全新的音樂生涯,同時也打破過去被男性壟斷的古典樂界指揮台,成為亞洲第一位躋身世界樂壇的女指揮家。

▲ 1967年6月3日,台視記者在美國紐約訪問名樂隊指揮郭美貞小姐。

名指揮家郭美貞指揮時的神情。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名指揮家郭美貞指揮時的神情。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郭美貞:我一生是以女人在做男人的事

樂隊指揮這一行,一直都是男人的天下。
一個女人除非極愛音樂,對音樂有自己的見解,否則她就不必去嘗試指揮。2

――郭美貞

回顧過去,在西方古典音樂長達數百年的歷史裡,女性曾一度被嚴格排除在外,包括作曲、演奏,甚至唱歌都不被允許。更何況,是可以帶領所有樂手、掌控全場節奏的「指揮家」(conductor)。除了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女性體力不足」、「女指揮家容易讓男性演奏者分神」等偏見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指揮家」本身即意味著需要展現強勢的領導力和支配權,手持指揮棒(baton)的作用類似於羅馬的權杖,乃是權力的象徵,指揮樂團的動作則被認為是陽剛氣質(masculinity)的呈現,而女性卻常常被教導要溫順、溫柔,不適合擔任強勢的角色。因此,即便後來女性終於爭取到了做指揮家的機會,往往也會因為各種理由而備受歧視和打壓。

譬如「紐約愛樂」(New York Philharmonic)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指揮家安東尼婭.布麗可(Antonia Brico),便在眾人的反對聲中,於上世紀30年代在「大都會歌劇院」首度登台演出,當時著名的美國男中音約翰查爾斯.托馬斯(John Charles Thomas)就對外宣稱:他永遠不會「屈服」在一個女人的指揮棒下。甚至以女性指揮家會轉移觀眾注意力為由,拒絕參演。

早期不僅是台灣,放眼全世界頂級的交響樂團殿堂上,女性指揮家可謂少之又少。

1960年,在恩師尼古拉.馬可(M. Nicolai Malko,時任雪梨交響樂指揮)的賞識提攜下,年方20的郭美貞初次站上了雪梨音樂廳的指揮台上。當時墨爾本的西澳新聞報(The West Australian)樂評標題形容這位身高僅155公分的女指揮是「大師般的小姑娘」(Girl as Maestro)。

由於她的女性身分與東方臉孔,廣受西方樂壇注目,再加上平日她對音樂演出總是力求完美,並以嚴格紀律不斷鞭策團員精益求精,因此後來就有美國當地報刊讚譽她是「亞洲指揮棒女王」(Asia's Queen of the Baton),另外也有德國的樂評稱她為「女性小澤征爾」(A Female Seiji Ozawa),紐約《每日新聞》則是將郭美貞稱作「女暴君」(Lady Tyrant)。

作為一位女性能夠在傳統上幾由男性壟斷,甚至對女性還帶有歧視的指揮行業中出人頭地,本身便具有引發新聞話題的傳奇(獵奇)特質。而在台灣當時文化活動尚稱低迷的環境裡,因為郭美貞的到訪,更是掀起了一陣對音樂偶像的追捧風潮。

在諸多媒體報導當中,素有「亞洲指揮棒女王」(Asia's Queen of the Baton)和「女暴君」(Lady Tyrant)稱號的郭美貞,作為一位女性能夠在傳統上幾由男性壟斷,甚至對女性還帶有歧視的指揮行業中出人頭地,本身便具有引發新聞話題的傳奇(獵奇)特質。
 圖/左為作者收藏翻拍,右為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諸多媒體報導當中,素有「亞洲指揮棒女王」(Asia's Queen of the Baton)和「女暴君」(Lady Tyrant)稱號的郭美貞,作為一位女性能夠在傳統上幾由男性壟斷,甚至對女性還帶有歧視的指揮行業中出人頭地,本身便具有引發新聞話題的傳奇(獵奇)特質。 圖/左為作者收藏翻拍,右為聯合報系資料照

用音樂推動國民外交:女人可以在強悍的同時也很溫柔

在她成名之後,郭美貞作為一個當時罕見的女指揮家,其行事作風卻是十足有如男性陽剛特質(masculinity)般的霸氣果斷。包括她在指揮樂團時,穿著黑西裝、打領結,完全和男性指揮家無異。與此同時,她也憑藉著中性的外表和氣質、注入更澎湃的力量,以形成強大的氣場。

根據《台灣光華雜誌》(1979年10月)報導描述郭美貞在國父紀念館指揮台北愛樂交響樂團的演出實況:「她給人的感覺,是那般地嬌小柔美。她臉上的笑容帶著孩子般的稚氣純真,步履也是那樣俐落瀟灑。但是當她在指揮台上站定,摒住氣,堅定地揚起指揮棒時,卻彷彿一下子變成了指揮萬馬千軍的巨人,全場的空氣,都被她震懾住了」3

「她頓首、捏拳,時而柔柔波動的雙臂,時而奮力揮向空中,嬝嬝迴旋再倏地化為強勁俐落,剎那間變化無窮的氣勢直扣眾人心弦。而她臉上的表情也是千變萬幻。樂聲柔和時,她將手指輕觸唇邊,臉上是一片陶醉;雄壯時,她像隻憤怒的獅子,大幅度地揮舞著雙臂,短髮甩蕩飛揚,觀眾可以從側面看到她張得又圓又亮的大眼睛和飽圓鼓脹的面頰」4

當年在強調冷戰對峙的大環境下,「古典音樂」不僅象徵著一個國家音樂文化的最高藝術水準,同時也得以藉此建構文化認同與權力,亦可為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

郭美貞給人的感覺,是那般地嬌小柔美,臉上的笑容帶著孩子般的稚氣純真。但是當她在指揮台上站定,摒住氣,堅定地揚起指揮棒時,卻彷彿一下子變成了指揮萬馬千軍的巨人,全場的空氣,都被她震懾住了。
 圖/作者收藏翻拍
郭美貞給人的感覺,是那般地嬌小柔美,臉上的笑容帶著孩子般的稚氣純真。但是當她在指揮台上站定,摒住氣,堅定地揚起指揮棒時,卻彷彿一下子變成了指揮萬馬千軍的巨人,全場的空氣,都被她震懾住了。 圖/作者收藏翻拍

1968年應菲律賓華僑界邀請,郭美貞初次到訪菲律賓指揮「馬尼拉交響樂團」舉行了三場「菲華之夜」慈善音樂會。演出結束後,菲律賓總統夫人馬可仕.伊美黛(Imelda Marcos)特別接見了郭美貞並贈送她簽名照片,還特地請她攜帶一封致台灣教育部的親筆信,邀請郭美貞於翌年(1969)率領「中華民國訪菲兒童交響樂團」再度到訪菲律賓,為彼時新落成的「馬尼拉文化中心」指揮開幕音樂會。

當年召集成軍的「中華民國訪菲兒童交響樂團」成員主要由「台南3B兒童管絃樂團」和「台北光仁國小音樂班管樂組」共54位學生合組,在國際名指揮郭美貞的短期選拔培訓及領導下,代表國家赴馬尼拉公演進行音樂外交。該團先是在陽明山華興育幼院禮堂舉行了一場行前音樂會,包括蔣介石總統和夫人宋美齡、副總統嚴家淦等達官顯要及音樂界的名人都來出席聆聽。

到了菲律賓正式演出時,也受到熱情款待,原本正式演出兩場,應各界要求又加演四場,一時轟動國際、造成旋風,包括林昭亮、胡乃元等日後揚名國際的少年小提琴家都參與其中。由於演奏水準極佳,所到之處皆大獲好評,返國後更受到各界熱烈歡迎。全體團員並獲蔣總統特頒金質獎牌,教育部也特地為郭美貞頒贈了一只金質指揮棒。

1976年,教育部為了慶祝美國建國兩百年,再度邀請郭美貞由先前的「訪菲兒童交響樂團」甄選30名團員給予短期培訓、另組「中華民國華美青少年絃樂團」赴美進行為期一個半月、共26場音樂會的巡迴演出。這段期間,郭美貞也總是孜孜不倦地盡其所能,透過音樂外交方式為台灣開拓國際空間,出席世界各地的演出活動。

▍下篇:

戰後台灣第一位女指揮家郭美貞(下):鄉愁之苦與破滅的「祖國」音樂夢

▲ 2007年9月8日,郭美貞指揮馬尼拉交響樂團演奏貝多芬蕾歐諾拉序曲(Beethoven's Leonore Overture)。

1969年,中華民國訪菲兒童交響樂團結束菲律賓表演活動返抵台北,團長指揮郭美貞(中)等人下機後便受到機場等候民眾熱烈歡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69年,中華民國訪菲兒童交響樂團結束菲律賓表演活動返抵台北,團長指揮郭美貞(中)等人下機後便受到機場等候民眾熱烈歡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 參考郭美貞口述,張淑惠、李念平記錄,1980年1月3日〈放下指揮棒嗎?〉,《中央日報》中央副刊第四版。
  • 參考趙琴,1970年1月,〈四海為家的郭美貞〉《婦女雜誌》,頁14-17。
  • 參考思雷,1979年10月,〈音樂上如果慢一拍。就全都錯了——郭美貞把她一絲不苟的作風帶回到國內〉,《台灣光華雜誌》第4卷第10期。
  • 參考思雷,1979年10月,〈音樂上如果慢一拍。就全都錯了——郭美貞把她一絲不苟的作風帶回到國內〉,《台灣光華雜誌》第4卷第10期。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