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報紙鋅版廣告的沉積記憶(三):紙上電影的方塊千秋 | 陳煒智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追溯報紙鋅版廣告的沉積記憶(三):紙上電影的方塊千秋

1954年4月12日,《聯合報》五版電影廣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54年4月12日,《聯合報》五版電影廣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上篇:

追溯報紙鋅版廣告的沉積記憶(二):1951年電影話說前頭

1950年代的台灣社會,除了《台灣新生報》、《中華日報》、《自立晚報》、《大華晚報》等日報和晚報之外,最重要的「大報」有三:《中央日報》、《徵信新聞報》(即日後的《中國時報》)、《聯合報》。《徵信新聞報》較晚才開始刊登方塊形的鋅版電影廣告,《中央日報》和《聯合報》較早,而且因為兩家報紙不太相同的媒體性格,在鋅版廣告的呈現上出現很大的差異。

這類廣告多由廣告主提供方塊內的版面內容,包括宣傳文字、圖片等等訊息,講究一點的,會把戲院商標做得精緻入微,各家電影院的建築特色,很多時候也可以由此得見。

《中央日報》有較濃重的官方色彩,雖不致一板一眼,但總顯得比較端正、雍容,廣告主要灑幣做大篇幅宣傳時,也顯得氣派十足。《聯合報》與之相反,民間色彩重,電影廣告通篇看下,活潑處更加活潑,疏漏處卻也更顯簡陋。

這是時代的痕跡,是特色,無所謂好壞,也與是非黑白兩不相干。

《聯合報》創刊於1951年9月16日,電影廣告於同日出現,一開始僅是方塊小啟,後來愈做愈華麗,1954年起,篇幅更闊,最後開到半個版面。1954年4月12日星期一,電影廣告還刊在第五版,以長條方塊的簡訊、小啟型式呈現;到了第二天——1954年4月13日星期二,電影廣告移至四版,由大小方塊組成的鋅版電影廣告正式出現,之後它的位置在不同版面中移來移去,1950年代中後期開始,台北影圈出現戰後第一波戲院興建潮,電影院增多,表示這個產業蒸蒸日上,連帶地電影廣告的份量也愈來愈重,由原本的一個半版,開到兩個半版,到最後終於成為一整個全版的電影廣告專頁。

半版篇幅,圖文並茂

1954年4月12日星期一,在《聯合報》的第五版,電影廣告仍是長條形的方塊小啟,來到第二天1954年的4月13日星期二,在《聯合報》四版終於出現方塊鋅版廣告。

這半版篇幅的電影廣告,圖文並茂,外片方面,中文片名和原文片名各有設計,襯上片商剪貼的劇照或海報,空白處還捨不得留白,要想盡辦法填滿,於是大字小字,直寫橫寫,四言、五言、七言、長短句,使盡各種花招。做為一個距當時已經66年後的台北市民,這些電影我基本上都沒有完整看過(有幾部斷續看過片段),但每一格廣告,都像開了一扇文化史的視窗,凝神定睛,就可以徜徉其間,逕自想像起來。

從方塊小啟進步到大方格,戲院的名字也多了花冠舞台似的設計外框,還不是日後真正通用、常用的戲院標記,但比較之下,就與一開始只有幾個光禿禿的鉛字來得別開生面。

1954年4月13日,《聯合報》四版電影廣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54年4月13日,《聯合報》四版電影廣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戲院的加入——百花齊放的電影放映

與1951年9月《聯合報》創刊時相較起來,1954年4月台北的戲院數量並沒有增加太多,但新揭幕的這三家,都是一代名院,包括了西門町的萬國戲院、位於太原路巷內,今承德路蔡合源大宅旁的中央戲院,以及龍山寺前的大觀戲院。

萬國揭幕於1952年1月26日,絕大部份的文獻都記載它是由日本時期「榮座」劇場改建而成,實則不然。根據當年留下的地圖與空拍照多番比對,「榮座」與「台灣劇場」兩間戲院比鄰而居,大門開向則相反,台灣劇場在光復後更名為台灣戲院,1960年代初期大幅整修後再更名為中國大戲院,直到21世紀初才拆建新廈,是今日「唐吉訶德」日系商店所在大樓。

「台劇」的正門朝西,也就是西寧南路,「榮座」的大門朝東,是為今日武昌街二段50巷,也就是擺滿一整排小吃攤,有賣骰子牛肉的那條巷子,據推測,它的院體應該是在今天紋身巷的位置所在。萬國戲院則是在「榮座」舊址的右前方拔地而起,1990年代後期拆建新廈,是為今日西門町優衣庫Uniqlo所在。

萬國1952年揭幕,在1954年不過剛滿兩年,仍是氣勢驚人的新穎旺院。

中央雖然身處巷內,昔日太原路正對台北火車站的後站,與前站正前方的館前路拉成一條軸線,中央在後車站商圈也風風火火經營了好幾十年。大觀戲院位於龍山寺前方西園路上,「茶室文化老街」小牌樓所在位置,如今的元大證券高樓,就是大觀戲院的舊址。中央、大觀都曾以日片為主要的攬客利器,爾後大觀戲院成為台語片的重鎮,中央也一度加入聯映台語片,後又轉回放映國語片。

除此之外,第一劇場、國際、大世界、台灣、新世界、美都麗等等,都是老字號,第一劇場旁的巷內尚有文化戲院,壽命不算很長,1950年代中期就內部改建、更新設備,成為兼具精巧和氣派的國泰戲院。

萬國戲院上映的《夜闌情史》(History is Made at Night)是1937年的舊片,全新拷貝再度發行,由金獎導演法蘭克鮑才齊(Frank Borzage)掌舵,揉合文藝、愛情、動作災難等各種類型,聲勢極大。

國際和文化雙院聯映彩色歌舞片「The Girl Next Door」中譯片名多麼典雅,叫《洛陽女兒對門居》!大世界上映的是西洋彩色古裝片,羅曼史冒險《寶劍明珠》(The Golden Blade)。中央、大觀上映日片《歌聲母淚》(吾子と唄わん),目標觀眾群直接鎖定了菜籃族。

新世界上映香港拍攝的國語片《舞孃淚痕》,周曼華領銜主演,王引導演,既曰「舞孃」又是「淚痕」,一定有歌曲點綴。果然廣告裡堂皇寫著:愛情哀艷熱情歌唱巨片。電影又名《十九層地獄》,也叫《風流兒女風流債》。片中新歌至少有兩支傳世,〈登高曲〉和〈毋忘我〉,流行版本都由銀嗓子姚莉灌唱,尤其〈毋忘我〉,輕鬆的小快版節奏,琅琅上口,傳唱度不低。

問世於1950年的《虎盜情魔》(Walk Softly, Stranger)由約瑟夫考登(Joseph Cotton)、歐洲冷面女星范麗(Valli)雙掛頭牌,電影攝於1948年,因故推遲到兩年後才公映,正巧1949年有考登、范麗聯合主演的《黑獄亡魂》(The Third Man)轟動全球,就連遠在西太平洋的這個蕞爾小島,將近70年前的電影廣告也都能看到「繼《黑獄亡魂》之後又一新作」等字樣。

至於《愛與恨》(愛と憎しみの彼方へ)再加上一個問號,又是什麼東西呢?這是谷口千吉和黑澤明聯合執導,三船敏郎、池部良等共同合演的電影。

談了這麼多,其實筆者真的想好好介紹的是第一劇場上映《反攻泰堡》(Fort Ti)這樁影史盛事。

1994年的萬國戲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94年的萬國戲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見證影史的一刻

1950年代初期,世界影壇經歷劃時代的重要改變——電影從小方塊變成寬銀幕,從全面黑白變成全面彩色;台灣的觀眾也親身經歷了這樣的轉變,以台北為例,台北幾家重要電影院——第一劇場、台灣戲院、萬國戲院,還有大世界戲院也都參與了這場設備、噱頭競逐戰。

感謝有報紙鋅版電影廣告,忠實紀錄了這段演進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到民營戲院——第一劇場、萬國等,搶得商機,官營的台灣、大世界苦苦追趕,在1953年的台北掀起3D立體電影旋風的熱鬧局面。

當年好萊塢為了迎戰來勢洶洶的電視,祭出一項又一項只有在電影院才能親身體驗的法寶,彩色、立體聲、立體電影,然後是全景大銀幕。立體電影以雙機投影,在銀幕上顯出雙重影像,觀眾戴上特製眼鏡,讓這雙重影像得以形成立體畫面。

立體電影在影史上三次流行,最近一次是2009年的《阿凡達》(Avatar),往前一點是1970年代中後期到1980年代初,台灣拍過《千刀萬里追》和《十三女尼》,記得好萊塢把《大白鯊第三集》也拍成了3D。再更早,就是1952年到1953年,短短兩年左右的時間,因為問題太多,在同時間發展出來的弧型闊銀幕攝製系統普及之後,立體電影便迅速退燒。

然而3D熱潮一開始,台灣觀眾還是引頸期待它的到來,終於在1953年5月7日,第一劇場和台灣戲院雙雙聯映話題正炙的立體電影。它其實只是一系列立體實驗短片加上立體劇情短片,前後湊成大約24分鐘的電影,再以同場加映的方式,搭配正常劇情片放映。

台北首映次日,觀眾驅之若騖,大世界戲院眼見同為官營的小弟弟台灣戲院門庭若市,隨即加入聯映,根據報版廣告上的時間表看來,應該是與台灣戲院以跑片的方式共享拷貝。

不到一個月,台北又迎來第二支由短片拼組而成的立體電影,這部中譯稱之《大千世界》的短片合集,拷貝來自香港,片集題名為「Royal Flush」,前後六個段落,包括英國新型客機的立體新聞片、暢遊泰晤士河風光、芭蕾團表演《天鵝湖》選段等等。

這次立體電影的商機就被官營戲院牢牢抓緊在手上了。1953年6月3日,雙機實體式立體電影《大千世界》隆重登場,廣告單上更以「原子時代大發明」為重點宣傳標語;學生還沒放暑假,有「陸上水晶宮」美譽的國際戲院即標榜「冷氣開放」,每日放映五場,片長大概四十多分鐘,另外搭配普通電影一起獻映。

1954年春,真正以「雙機立體」方式拍攝、放映的劇情長片,終於正式上映。由官方經營的大世界戲院在此際也才終於傳出有意改裝弧型闊銀幕,外加立體聲系統的「新藝綜合體」設備,為此,文化圈的意見領袖還頗不給情面地撰文抨擊,認為主管單位未能洞燭機先,以影壇領袖之姿,起一個帶動作用,還得等到民營的第一劇場、萬國戲院,都預備邁向新藝綜合體之路,這才慢慢起身有所作為。

1953年6月3日,雙機實體式立體電影《大千世界》隆重登場,廣告單上更以「原子時代大發明」為重點宣傳標語。圖為1953年6月2日刊登於《聯合報》六版副刊下方的廣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53年6月3日,雙機實體式立體電影《大千世界》隆重登場,廣告單上更以「原子時代大發明」為重點宣傳標語。圖為1953年6月2日刊登於《聯合報》六版副刊下方的廣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54年3月25日,第一劇場隆重推出美國華納公司的立體彩色名片《蠟像院魔王》(House of Wax),這是好萊塢在為期一年多的立體狂潮之下,最富盛名的重要作品之一。次日,也就是3月26日,國際戲院也隨之跟進,推出哥倫比亞公司出品的3D立體電影《警網浴血戰》(Man in the Dark),兩相較勁之下,《蠟像院魔王》叫好叫座,略勝一籌。

約莫兩週之後——4月7日,硬體條件不若國際、第一等頭等名院的美都麗戲院也加入「立體」戰局,推出西部片《血戰羽毛河》(The Charge at Feather River),連映不輟。緊接著來到4月13日,第一劇場再推《反攻泰堡》,和《羽毛河》一樣也是立體彩色的西部動作片。

這個歷史性的一刻,完整、圓滿呈現在1954年4月13日的鋅版電影廣告上。版面左下角可見到美都麗戲院仍在上映《血戰羽毛河》,右上角最顯著的版面位置,則是第一劇場豪華氣派的「天然雙機式『立體電影』」巨幅廣告,廣告旁還有戲院啟事,銘謝觀眾支持。

與此同時,3D立體電影也迅速降溫,第一和台灣兩家戲院在夏天已經改裝增設寬型銀幕,放棄追求雙機立體電影的噱頭。到了1954年夏秋之間,麗泰海華絲(Rita Hayworth)的名片《軍中紅粉》(Miss Sadie Thompson)、歌舞鉅片《刁蠻公主》(Kiss Me Kate)即雙雙以普通、平面版本在台上映。

1954年11月2日,萬國戲院和大世界戲院同台比拼,分別以《聖袍千秋》(The Robe)和《圓桌武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兩部歷史巨片,帶領觀眾走進闊銀幕立體聲的新紀元。

▍下篇:

追溯報紙鋅版廣告的沉積記憶(四):窺見台語片繽紛年代的興衰起落

圖為《聖袍千秋》(The Robe,左)和《圓桌武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右)海報。 圖/維基共享
圖為《聖袍千秋》(The Robe,左)和《圓桌武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右)海報。 圖/維基共享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