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臺灣文創元年 從基本功開始練起
因為固定用的纜繩疑似被海風吹斷的緣故,導致基隆海洋廣場邊的可愛小鴨原地打轉,黃色小鴨雖然再度博得新聞版面,但你卻不再關心了。
如今當紅的是臺北市木柵動物園的貓熊明星圓仔,而明天走紅的又會是什麼呢?或者,真如安迪沃荷所言,「未來,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名十五分鐘。」
很多人邊看新聞邊咒罵,彷彿過去這段期間,臺灣都沒有值得關注的重大新聞,只剩下黃色小鴨、吳憶樺和圓仔在撐場面。甚至身邊也有朋友開始自我檢討,我們的生活是否還需要主流媒體相伴?
但對於投身文創產業的朋友來說,我們關注的可不只是焦點新聞、公共政策或股價漲跌(最近櫃買中心配合政府大力鼓勵文創產業,總計從電子、資訊服務、貿易百貨與其他類的18檔個股組成文創類股)。文創人不僅需要知悉最新的流行趨勢,更得掌握整個市場的發展脈絡。
什麼是文創呢?根據維基百科的詮釋,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乃是源自創意或文化的積累,透過智慧財產的形成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升的行業。
文創產業聽起來很偉大,實則也包山包海,包括:視覺藝術、音樂及表演藝術、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工藝、電影、廣播電視、出版、廣告、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設計品牌時尚、建築設計、數位內容、創意生活與流行音樂及文化內容產業。另外,為了涵蓋未來新興文創產業,政府還在文創法第三條中,明列第十六項「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產業」為因應措施。
提到文創,也許你會立刻想到鳳梨酥、客家工藝或陶瓷精品等商品。但若談起文創產業的發展,大家更能從文創商品的精美包裝和不凡售價之中,感受到整體行銷與價值傳遞的重要性。
對於業者而言,光是在產品特色、功能方面下功夫還不夠,更要能夠對消費者說一個有趣的好故事。想想法藍瓷、微熱山丘或阿原肥皂的例子,便可以心領神會。
想要開發令人激賞的文創商品,其實需要面面俱到。從一開頭的創意發想、題材拿捏,到產品雛形設計與開發,得要全神貫注在產品面與文化面等構面的設計與開發。不同於其他產業,文創商品特別講究的是整體的價值,而非單單價格––這也是為何故宮精品可以受到許多國外觀光客的青睞,打著故宮的品牌,再加上中華文化的加持,光是「朕知道了」紙膠帶便賣到缺貨,甚至傳出還有山寨產品搶市。
如果你也關心臺灣文創的發展,應該不難發現國內出現一個很大的斷層。有些業者很擅長申請各種補助,但對於實際有需求的新秀來說,有時卻又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
持平而論,國內的產學界對於各種比賽向來很關心、也得心應手,奪下世界各大設計比賽的獎項也時有所聞。文創產業發展至今,大學院校除傳統的設計科系外,近年來也不斷增設文創相關系所,積極培育整個產業鏈所需的各種人才。
我們其實不缺具有潛力的人才與創意,但是如何挖掘璞玉,讓他們能夠順利成長,甚至發光發熱?如果能夠有個正向的循環,才會對整個文創產業的生態發展有所幫助。
說來諷刺,臺灣誠然是一個很需要外界肯定的國家,但問題是得獎又如何?對學子們來說,即使拿了幾面金牌凱旋歸國,都不見得能對就業有幫助,更遑論可以協助他們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
我看到像是文化部、客委會等公部門單位,開始輔導學生或業者將這些創意付諸實行,甚至把產品雛形送到市場去測水溫。好比文化部最近辦理的103年度「文創產業創業圓夢計畫」,算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而金管會也加強協助臺灣文創發展的力度,推出「金融挺文創」的計畫,要為文創產業挹注活水,目標是打造成為下一個IC產業。這些當然是值得鼓勵的舉措,但動作可得要加快,而且不能停留在好大喜功或者只注重量化指標的階段。我們都知道,空口說白話是不行的,必須邁開步伐向前行,才能夠立竿見影。
要知道,文創商品賣的往往是故事、形象,以及整體的符號、脈絡。因此,從規劃、開發開始,到執行層面的層層檢視與把關,唯有掌握好每一個細節,才能確保水到渠成,迎向成功的彼岸。
毫無疑問,文創產業的崛起,將會帶動我國其他產業的發展,至於文創能否成為下一個輝煌的IC產業,就看產官學界怎麼做了?
有人說,今年將是臺灣文創元年,如果你也關注、支持文創發展,請和我們一起擁抱文創產業吧!以務實的精神、開闊的胸襟來看待文化創意的發展,並期許藉由眾人的通力合作,闢建出一個健康、美好的產業生態!
新的一年,希望所有的文創人都有一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