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米手環和Facebook Messenger看平台的力量
活在這個社群時代,我們都被LINE、Facebook等社群媒體所制約。如果你的生活已經不能沒有Facebook,那麼這兩天多半會發現Facebook Messenger上頭,似乎又多了一些新玩意?
是的,在本週三所舉辦的年度 F8 開發者大會(F8 developer conference)上, Facebook執行長佐克伯(Mark Zuckerberg)正式宣布將把Facebook Messenger打造成一個平台,允許世界各地的開發者在這個平台上整合自家的應用程式(App)。
今天打開iPhone手機上頭的Facebook Messenger,已經發現裡面多了不少第三方的App,類別也琳琅滿目,包括:動態GIF、照片拼貼、影音合成等。重點是過去必須單打獨鬥求生存的各家App,現在都可以站在Facebook這個巨人的肩膀上攻城掠地;而且可以直接和規模多達數億以上的手機用戶互動,大幅提昇曝光與留存率。自然,平台的力量也顯見一斑。
當我隨意用手機裡的幾張照片拼貼成一張有趣的照片時,便可立刻傳給Facebook的朋友或群組,不但使用起來更為直覺、簡便,也會讓其他未曾使用過的朋友注意到這個App,進而達到宣傳、曝光的目的。
佐克伯提到Facebook 開放平台的目的,主要是希望整合其他應用程式開發者的創造能力,共同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服務。這個決定其實並不教人意外,我猜測Facebook已經悄悄布局許久,直到時機成熟才正式推出。
我大膽預料,把Facebook Messenger朝平台方向發展的這個決定,不但會造福許多第三方的開發者,也可能會顛覆現有許多行動用戶的使用習慣,甚至帶動許多嶄新的應用問世。說到底,這當然又是有利Facebook擴張企業版圖的重大決策。
說到「平台」,我猜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好比政府機關要成立跨部會的某某平台,或是哪家科技公司又要推出新的開放平台……其實,「平台」的概念並非最近才有,一如 《平台革命》一書的兩位作者所言,諸如歐洲的市集或亞洲的傳統市場,都具有平台概念。大家平常愛逛的某些連鎖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也都是運用了平台模式。只不過當我們探究現今的平台商業模式時,需要注意產業鏈的結構,同時必須建構生態圈才有機會獲利。
好比三月中旬剛在聯合報看到一則新聞,中國知名的運動用品品牌李寧,宣布與小米手環的製造者華米科技達成策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打造一款可以偵測運動與健康狀態的智慧跑鞋。毫無疑問,這也是一個平台合作的範例,小米手環原本並未對外公開API,但現在卻透過和李寧公司的合作,開始打造一個生態系,也有計畫的運用巨量資料(Big Data)來探索健康醫療市場。
據說單單在臺灣,就已經賣出超過十萬個小米手環,如果每個小米手環的使用者都穿上了李寧跑鞋,那是多麼大的市場?更厲害的是透過小米手環所蒐集到的廣大使用者的生活習慣數據(睡眠時間、運動數據),更有助於小米及相關合作的機構了解使用者的需求與困擾。
前幾天,全家便利商店與義美深度結盟的消息在報端披露,進而帶動全家的股價上揚,這誠然也是一種平台合作的展現。事實上,平台上所販賣的東西,並不局限於有形商品,好比蘋果的iTunes Store或是LINE的貼圖小舖,都讓消費者甘願掏出錢包。這也印證了在平台生態圈之中,商家固然可以藉此獲利,但消費者也能獲得需求的滿足。
《平台革命》的作者陳威如和余卓軒提到,「傳統的線性產業鏈已被擊碎,企業該做的是定義服務的多方對象,創立一個連結各方需求的平台」,以往我們總稱頌蘋果建立了一個牢不可破的封閉生態系,而近來從Facebook Messenger和小米手環的例子,也可以讓我們看到平台的價值與力量。臺灣的產業界在力求創新與翻轉的過程中,我們是否也學到了這些大廠操作平台概念的精髓,而不只是皮毛呢?
當我們很開心地用小米手環和朋友比賽跑步的里程,或是用LINE、Facebook Messenger傳貼圖給朋友的時候,或許也可以想想:這些成功的平台生態系是如何從零開始打造的,進而一步步的走進你我的生活?
嗯,是時候我們該正視平台的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