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的罪惡假汝之名?談行惡的大義 | Cheng Lap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多少的罪惡假汝之名?談行惡的大義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近年來與宗教相關的社會衝突與暴力事件不斷的增加,使得關於宗教的討論也增加。基於這些事情的關連性,無神論者或者是未有信仰的人,在談論宗教時,很常抱著負面的態度。認為宗教會導致愚昧,戰爭,保守,固執,反科學,恐怖主義,或者浪費時間去從事儀式而不事生產。甚至覺得沒有宗教就不會有這些問題。

人類早在宗教之前,就已經有暴力與統治了,所以與其說宗教導致暴力,不如說人類接觸任何事物,都能將其扭曲,以其名去行使罪惡和屈服他人的欲望。舉例來說,當想批評他人自由時,時常會引「自由,多少的罪惡假汝之名?」這話,雖然邏輯上只是說有些人行罪惡時,總拿自由當他們做事的理由,但除了少數對自由抱持著奇怪痛恨的人外,我們不會因此說自由就是惡、或者是無用的,同時更有不少人相信自由就是人類幸福的一部份。

當人類想要扭曲事情、行惡之時,實在沒有不能扭曲的東西和不能挪用的籍口。有句話說「愛國主義是惡徒的最後歸宿」,當我們看到社會上有宣稱愛國卻在壓迫他人的團體時,很自然也會想起這句話。在二十一世紀至二十一世紀,愛國主義導致了多少場戰爭,專制政權甚至世界大戰,這些我想也不需要多提。

不過愛國主義是否完全沒有用? 當所處的社會受到大規模的侵略與壓迫時,愛國主義還是有他的用途的。舉個例子說,不論此刻你對自己的認同是臺灣人或者香港人,但設想你正活在抗戰時期的中國大陸,面對著當年大日本帝國的軍事暴力與統治的威脅,同時自身的文化與教育很可能遭到取代危機時,你也會想著要去「愛國」,愛中國,即是你沒想得很清楚那是甚麼回事。

在抗戰時期一個中國人說愛國,那樣的情境,可說是合乎正義而理所當然的。主張愛國主義的人,正是透過愛國主義的號召,更有立地團結其他具有正義感與善良的人,使他人不那麼容易屈服,更要借此讓趨炎附勢協助壓迫的人感到良心不安,以期能共同對抗外來者的強迫與統治。

而追求自由,也是完全一樣的。如同戰時以愛國主義號召群眾,追求自由也是為了聯合他者,共同對抗想要傷害和制限別人自由的人,進而保護自己與別人的自由。回到本初,翻閱各大宗教的歷史,你會發覺不少宗教初期都受過迫害,而他們透過信仰克服了迫害,最後得到了勝利和生存;在危機結束後,這些曾經保衛過大家的理念與思想,就這樣活了下去,形成了一個社會的記憶,也就是所謂的大義。

只是在面臨的危機結束後,這些大義仍會持續存在,以防止危機再一次出現。只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同愛國主義既可以成為對抗被吞拼的工具,然而一旦以其為號召的力量變得強大時,也可以成為統治和壓迫別人的工具。相同地,任何其他曾站在正義一方的理念,都能夠變得如此腐敗。

任何能夠「假汝之名」之物,皆是因為那東西是整個社會相信的大義。例如當社會愛國主義盛行時,就容易見到以愛國之名,而強迫他人做圖利自身的事,否則就指責他人不愛國。而當社會主流認同自由時,就有人能夠以自由之名行惡,例如將言論自由做為保護傘,而以之散佈傷人的流言。宗教也是一樣,當人們以宗教為名行惡時,就會將神的立場解讀為站在他們的一方。

如此來看,有些行惡之人善用規條、痛苦與恐懼屈服或者傷害他人,他們總是能巧妙地劫騎大義,包裝與美化惡行。其實我們並不需要找出特定的思想或信仰,以期能夠永遠杜絕罪惡,而必須認清,任何思想與信仰的扭曲與腐敗,往往只是事在人為。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