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寫韓國】台日韓的對奕——棋盤上逃竄的韓國兵卒?
以前在台灣當兵時,總是在操課結束,或是結束部隊內的業務時,跟同袍下盤棋,甚至研究起傳統棋譜來放鬆一下心情。
有人說「人生如戲」,又有人說「人生如棋」,只要下錯一支棋子,可能全盤皆輸,但只要走對一支棋,可能就扭轉整個局面,轉守為攻,從劣勢轉為優勢,所以在研究棋譜時,光是棋譜上的一步棋,總會讓我想了一整個下午時光,想著為什麼此棋手會在棋盤上走這一步;在那段時間,通過對棋譜的練習,也讓我學習到開局的「雙屏馬」、「中包」、「仙人指路」,以及中局、殘局等專門術語,甚至棋盤上的空間概念等,那是一段優美、充實的時光。
話說,「象棋」的起源,有人推至北周武帝的《象經》註1,也有人推至戰國時代以象牙棋子來象徵猛禽獵魚之戲的「六博」,但不管如何,定調的說法在於,唐宋以降「象棋」(當初稱為:象戲)指稱象徵戰爭的象棋類遊戲,如寶應象戲、大象戲等。而在北宋時期,晁補之《廣象戲格‧序》提到:「象戲,兵戲也,黃帝之戰驅猛獸以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以象戲名之」可為一證。因此,在中國唐朝之後,象棋鬥智的遊戲蓬勃發展,而在南韓崔南善(최남선)《百科全書》【遊戲篇】(백과사전, 유희편)也提到,在朝鮮半島高麗時代所出現的象棋,乃由中國宋代傳入。
而稍微接觸過象棋的人都知道,象棋棋盤由9條縱線和10條橫線相交而成,中間還隔著一條楚河漢界;棋子的顏色分為紅色和黑色,雙方各有16枚棋子在此棋盤上交戰、鬥智著,分別是:一枚將(帥)、2枚士(仕)、2枚象(相)、2枚車(俥)、2枚馬(傌)、2枚包(炮)、5枚卒(兵),共計32顆棋子。
而在中國象棋規則中,卒(兵)當越過這條楚河漢界之後,就可以前進、左右移動一格,只能向前,不能退後。
在這棋盤中,微不足道的卒(兵)讓我們看到中、日、韓國人三國的意識差別。
在同屬中華文化圈的韓國以及日本,無可避免的受到中華文化影響,「象棋」也傳入到這兩個國家,在韓國把「象棋」稱為「將棋」(장기),日本人則稱為「本將棋」,或是「將棋」(しょうぎ)註2。
若是整理起三國象棋下棋的規則,或者是稱號相異處、棋士名人傳等,一兩本專著也寫不完,在這,筆者只能稍微提到引起我注意三國棋盤的幾個現象。
首先,日本將棋(象棋)有一個很有趣的規則,即當我吃掉對手的棋子時,可以作為己方的兵力再次投入棋盤之中(名為「持子」,或稱為「打入」),這一招「敵為我用」非常特殊,且與中國、韓國,甚至與西洋棋的死子呈現出來不同的樣貌,因為上述各國的棋子若是被對方吃掉,乃完全都退出戰場,唯獨日本將棋的「持子」,竟然能歸來與舊主廝殺。而這樣納為己用的概念,讓人聯想到在二次大戰,日本人大肆「皇民化」、「大東亞共榮圈」的侵略他地、殖民他地、改造他國人民,直到重新納入天皇底下,為日本國使用的殖民政策,不也有相近之處嗎?
而重新「打入」的棋子,它同時喪失日本棋盤上「升級」的身份,也就是重新投入戰場的棋子在執棋者眼中,它的階級是較為卑下一等的。更重要的是,日本將棋中規定棋子進入到對方陣營中(脫離自己的國土),除了王將(玉將)、金將,或已經升級的棋子外,所有棋子都有著「升級」的概念出現。
如「飛車」可升級為「龍王」(簡稱:龍)之後,除可縱向或橫向行走任意步數外,亦可兼容「王將」(或「玉將」)的(斜走一格)步法;「角行」可升級為「龍馬」(簡稱:馬)之後,除可沿對角線行走任意步數外,亦可兼容「王將」(或「玉將」)的(直走一格)步法。
這種棋盤的規則——當棋子要「進入到對方陣營中」可以「升級」的概念——不也再一次突顯出日本人的「雙重性」嗎?如同金兩基《面具下的日本人》所言:
「日本人的性格具有雙重性,平時溫和又有禮貌,但在某些情況下會變得殘酷。」
「升級」化的面貌,又如同土居健郎在《甘えの構造》中所言:
「日本人『出門在外,無所顧忌』,就是說日本人在家門口時,出出進進均禮貌待人,謹言慎行,但一到了異國他地,便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在棋盤上,日本棋子踏入到對方的敵陣,才有「條件」升級,改變自己的面貌。而日本「殖民心態」、「雙重性」等「靜態的」刻板特徵,都可以在日本本將棋內的「打入」、「升級」看出端倪註3。
把目光轉向到韓國的將棋上,韓國將棋的棋子及稱號,跟中國大同小異,唯獨有一次筆者在與韓國友人下棋時,深感韓國的「卒」(兵)之強大。
通常沒有固定招牌的開局,或是擅長走法的棋士,一開局時若想要打探對方棋士的風格,往往會在開局時故意「慢一手」,也就是移右二的卒往前一步來開局,然後看對方是採取屬於攻擊型(如「中包」),或者是守勢型(「上馬」),來決定自己下一手的走法,故此開局法又稱為「仙人指路」。
記得那一天與韓國友人下棋時,筆者開局出擊的是攻擊型的「邊包」,也就是包往左一格靠,欲靠著自己的卒,飛過去打掉對方的兵。而這時只見對奕韓國友人,稍微把中兵往右走一格,形成兩個兵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如果我的包飛過去吃掉對方的兵話,守方的中兵就可以順勢吃掉我的包。
問題是,卒或兵,在「中國」的棋盤規矩中,不是要過了楚河漢界才能左右移動的嗎?為什麼「韓國「將棋中,卒或兵不用過楚河漢界,就可以左右移動,或向前呢?(而兩國卒兵下法相同處,在於兩者都不能往後退)
換句話說,不論是上「中包」、「邊包」或者是「仙人指路」等中國象棋開局法,往往受制於對方陣營內,可以左右移動的「韓國」卒(兵)走法,這些開局法可說功效不大。
如果,我們說中國的卒兵都是勇往直前,正所謂「過河卒子,有進無退」,但是,韓國的卒兵可不是如此!
韓國的卒兵在自己的陣營中,若從正面角度而言,韓國的卒兵呈現出一種是左守右防的靈活運用,但若從負面而言,呈現一種左逃右竄的樣貌出現,減低損害的走法。
而這樣的走法,讓人聯想到與韓國歷史上,屢次受到他國侵略,長久累積與發達的「被害」意識有所關聯。
因為,它非似中國(老是侵略他國)的卒兵勇敢直往,衝出自己的領土來到對方的領土上,才有可能成為一種左殺右砍的用兵走法;韓國卒兵取而代之的是在自己的陣營、領土上,以一種靈活的「守勢」運作。根據韓國歷史學者的統計資料指出,過去三千多年以來朝鮮半島曾經發生過九百三十次規模大小不等的戰爭。換句話說,幾乎平均每三年多就發生一次攻城掠地、屠殺奪命的災難註4,這些卒兵該怎麼對抗外來者呢?
而友人以橫兵的韓國中兵擋下筆者「邊包」的開局,讓人大開眼界。
要說棋盤上韓國兵卒是靈活遊走在自己的領土上?還是如同筆者所言,乃是以守勢的抵抗對方來襲,一種被害意識發酵的性格呢?
棋盤的下法,每一個國家都相異,但是我們要看到的是,不是做出一種「簡單」、「懶惰」的結論,認為「中日韓三國象棋下法不同」,因為這樣的結論根本沒有「差異」可言,一旦遇到不同於自己家鄉的事情,全都丟給「習慣」、「國家」、「風俗」不同,並推定為「這就是文化差異」,我想這會讓我們在文化觀察上漏看了好幾眼。
我在棋盤上看到的不是這三國下法的不同,而是看到了台、日、韓國三國人的特性,或者是發達的意識,明顯地呈顯在日本的兵卒「持子」、「打入」以及「升級」,以及棋盤上數量最多的(同時也代表多數意識的)中、韓兩國卒兵走法。當然,有關於更多的棋盤現象,也有待後來我們的分析了。
我在棋盤上看到的不是這三國下法的不同,而是看到了台、日、韓三國人的特性,此外,不同國家的文化意識如何在棋盤上加以展演,例如日本的兵卒「持子」、「打入」以及「升級」等規則,又或者中、韓兩國棋盤上的兵卒走法我們可以如何詮釋。當然,一篇小文無法縱整分析更全面的棋局,有關於更多的棋盤現象,也有待後來我們的分析了。
明朝方以智在《通雅》反對這樣的說法,主張:「象棋始於唐,周武之《象經》,非今之象戲」。
註2:關於日本將棋的起源眾說紛紜,另有一說是源自東南亞傳入的印度恰圖蘭卡,本文暫以源自中國做為討論的基點。
註3:嚴格來說,日本本將棋的棋子發酵著日本人發達「點」的意識,那就是每個棋子都知道自己的「地位」、「所處位置」,其內斂、精準性,請參閱筆者《死亡的吟誦—日本人「點」的意識》(唐山出版社)一文內的分析。
註4:請參閱,張少文,《韓國外交與對外關係》,臺灣商務印書,第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