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亂彈 文章列表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民俗亂彈

民俗亂彈

民俗亂彈,是由一群長期關注臺灣民俗學發展的研究者、文史工作者,合作組成之共筆部落格,企圖在現代生活節奏中,進行民俗思維的討論,帶動臺灣對民俗學領域之重視。「亂彈」,自然也可以看作任意「吹談」,我們期待在輕鬆的生活節奏中,與社會大眾一起探討民俗思維。

共發表 33 篇文章
杜尚澤/「送肉粽」最恐怖的是流言蜚語,深入理解才能不再恐懼
蔡承甫/汝等孤魂來受納:一個小道士的焚化爐歷險記
張靖委/為什麼客家人都提早掃墓?六堆客家人「掛紙日」的擇定
林和君/被影視誤導的民俗觀(二):掀開鬼新娘紅頭蓋,冥婚可怕嗎?
林美容/台灣鬼仔古:有沒有鬼?相信而不迷信
謝奇峰/魚夫真懂臺南?西羅殿送天師宜以對話取代謾罵
李佩儒/8+9等於八家將嗎?自己的家將自己救
張育智/被影視誤導的民俗觀(一):符紙顏色越深法力越高強嗎?
李至堉/神豬要不要?從民俗文化的邏輯看起
張靖委/被影視誤導的民俗觀(四):男同志可以冥婚,但邏輯上必要嗎?
黃敦厚/農曆七月可以稱作「鬼月」嗎?釐清正朔才能知其意涵
林茂賢/臺灣人的「神明媽媽」:媽祖信仰背後隱含的母親意象
李家愷/國徽可以辟邪?那些年,軍中流傳的黨國「鬼話」
黃元澈、溫宗翰/文化資產鬧雙胞:十八庄在地人深陷「恐怖情人」夢魘
蔡宗平/《還願》慈孤觀音,反映70年代臺灣社會什麼民間信仰?
李世偉/閒編風俗改良詩:日治時期三大反普度集團
蔡承甫/以米代金源自「飲福受胙」?北市府政宣何其無知
林柏伸/思索艋舺廟會的靈魂:由青山王遶境看民間信仰的現代衝突
廖伯豪/一見大吉:南美館「亞洲地獄與幽魂特展」的殭屍為何引人注目?
梁竣雅/誰有民俗詮釋權?東港迎王正名再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