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輸豪」的台式幻想vs.快樂球風
林書豪走了,幸好他表現不俗、火箭也贏球,讓所有台灣球迷在周日夜都心滿意足的帶著微笑入睡。
反過來想,如果那天林書豪屢投不中、不能滿足全島目睹「林來瘋」的心願,大家又是甚麼心情、隔天的報紙版面會長啥樣?
再看和NBA台北賽一樣是運動盛會、另側卻是別番心情:最後一屆東亞運落幕,中華棒球在關鍵時刻「舊事重演」、無限落寞,大家也「又」都在問「為什麼?」。
是啊,為什麼?記得林書豪被熱情的台灣球迷暱稱「零輸豪」,正透露了這稱呼背後的集體意識、洩漏了中華隊為什麼總功虧一簣的原因:「我們不接受輸。」
如果輸了,馬上暱稱就會「變臉」,換成不認人的「您輸豪」;只有贏,才能帶給我們快樂的感覺,輸的感覺,我們不尬意啦!
話說到這,還記得曼尼吧,風靡台灣三個月的辮子頭老將,當時各隊球員都說從他身上學到東西,不如來回想一下,他帶給我們甚麼?
當然大家那時候都很期待他打全壘打,不過一些小篇幅的新聞花絮卻很有趣:義大球員說,曼尼來之後整個球隊的態度好像都變了,就算輸球隊上氣氛也很好,似乎有一種新的「球風」。
球風?那是啥?能吃嗎?
曼尼是多明尼加人,熱帶人生性是比較樂天,古巴、多明尼加都是在破爛硬體中建立的棒球強國。有些人說起曼尼,形容他就跟許多中南美洲球員一樣隨和、愛玩。
對呀!比賽的本質原本不就是「玩」、「遊戲」嗎?「君子揖讓而升,下而飲」,在遊戲中鍛鍊射箭技藝、比完了就愉愉快快喝杯酒。
於是回頭說「球風」,清朝末年的時候我們不是喊著說要「師夷長技以制夷」嗎?結果搞錯順序,猛學硬體,洋槍大砲再怎麼買也趕不上人家的高等貨色。等到在國際關係與戰爭上吃了大虧,才領悟思想、態度、文化、風氣這些軟體作為「根本」的重要性。
不過不管虧有多大,吃完以後總又會忘。NBA台北賽落幕,大家嫌棄咱們球場比美國寒酸,有夠丟臉;但就算我們拼命砸錢想朝美、日的豪華球場邁進,結果蓋出的是桃園國際棒球場那種日照方位錯誤、雨後大積水的場地。不培養思想和態度,只求立即可見的硬體,這不是重蹈了清朝末年的覆轍嘛——怎麼人家中南美洲球場不好,球也打得很好?而且性格還開朗,曼尼一人就可以點亮整個球隊的氣氛,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其實在東亞,似乎是不太常見到拋開輸贏、不以輸為恥的「快樂球風」:如果遇到韓國人最好別在他們面前批評其球風,否則以後別做朋友;日本打球多少帶點武士道精神;大陸的國足還被叫「國豬」。
我們「不敢輸」的完美要求大概是根深柢固了,學生讀書讀得快發瘋,上班族在職場上鬥的好像「甄嬛」。但前不久哈林庾澄慶當選秀評審,說的話倒是充滿智慧,也很適合送給運動員和球迷們:「高高興興上台,快快樂樂唱歌,漂漂亮亮下台。因為早下晚下,遲早都會下。」
台灣能不能打出在東亞獨樹一幟的「快樂球風」、而不再困在「零輸」的心魔裡呢?勝敗乃兵家常事,講這麼多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快樂打球就能『贏』」,只是為了活在當下,享受打球的那一刻而已。知易行難,不如就先練習快樂的輸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