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災害的方法:如何降低民眾與救難人員的傷亡? | 張賢龢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應變災害的方法:如何降低民眾與救難人員的傷亡?

美國德州遭遇颶風哈維(Harvey)侵襲,造成休士頓地區淹大水。 圖/美聯社
美國德州遭遇颶風哈維(Harvey)侵襲,造成休士頓地區淹大水。 圖/美聯社

談到災害應變,許多人第一個印象就是救護車與消防車出勤的畫面。但這些救災車輛出勤後做了什麼?該如何開展與管控現場的作業?這些問題很專業,如要深究下去容易陷進不同災害類別的防救災討論。因此從這篇文章起,我會花些篇幅跟大家介紹應變災害的方法,並儘可能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說明,幫助大家瞭解各式救災活動背後的邏輯與想法,進而理解某些狀況下救災人員為什麼要這樣做?理解這些救災做法與原理之後,後續我們就可以討論幾場重大災害中的救災方法。

首先,應變災害涉及的是資源的調派以及人力的補充。因此歷史上,常發生災害的地區容易形成一條鞭的官僚體制,因為當某地發生了災害,必須要有更高一級的政府組織來分配資源,或是從別處徵調人力來協助1。再來是災害應變的內容與戰爭的情境相仿,兩者都需要徵調大量的物資,並管理數量龐大的人力(救災人員及士兵)以對抗突發的事故,因此許多應變災害的方法是由軍事作戰思維而來。

舉例來說,災害現場救災人員會將病患分類,依病情輕重送往不同的醫療院所。這方式來自拿破崙時代的軍醫官拉雷,他認為戰場上醫療處置的優先順序應該由傷患的嚴重程度來決定,而非官階大小。這想法影響了後代發展出來的「檢傷分類」系統2。戰場上打仗強調的是如何達成目標,包括佔領更多據點,摧毀更多敵方資源,以及保存己方最多人力等等。災害應變的目標很單純,以美國的救災訓練教材,整理起來有三點3,分別是:(1)拯救人命、(2)穩定災情,以及(3)保全財物。從拯救人命為首,災害應變人員要思考運用怎樣的方法,來減低民眾與自身的傷亡。而在災害現場,這樣的目標如何達成呢?

減低民眾傷亡的方式

減低民眾傷亡的方式有幾種,即是我們必須思考:在災害來臨前,怎麼做可讓更少的人暴露在災害的威脅之下?從這想法延伸,自然就能理解救難人員會先將部分民眾自可能的受災區域撤離,以避免災時他們逃不出來。當然這亦涉及到如何劃設「可能的受災區域」的討論,透過與專業領域的人員合作(例如氣象學家,水土保持學家,或是土木工程學家等),且需與其他災害管理階段的政策配合。

此外,災害過後,減低民眾傷亡的方法很多,例如在地震發生後派遣救助隊,到現場進行搜索與救援(Search and Rescue),讓一息尚存的民眾得以脫困,從而得到進一步的醫療,或是如我之前提到的,在救災現場進行檢傷分類,以避免災民等不及就醫即傷重死亡。

減低救難人員傷亡的方式

救難人員與民眾一樣都是血肉之軀,因此在應變災害時也需一併考量他們的安危。簡單的邏輯是:在無人命傷亡的現場,不應該讓救難人員冒生命危險。因此應變災害時,除非有人命待救,且別無他法,救災人員毋須冒不必要的風險,具體的作法包括提升救災人員之間通訊的系統與保命的裝備,改善救災作業的管理方式,以及在作業前確保現場安全。

以提升通訊系統及保命裝備來說,2015年桃園新屋大火奪走了六名消防人員的性命後,媒體上出現了不少購置熱顯像儀的討論。這類的裝備提升有其必要性,但要注意的是購置硬體後相對應的訓練課程還有整體救災方式的改變。換句話說,添購硬體後還需要搭配新的管理方式,才能有效地減低救難人員的死傷。順著這脈絡,自然能理解救災人員在現場不是操作器材,急著救人就好,還必須管理好現場救災的作業。因此救災現場需要加以管制,每個進入現場的人須穿足了裝備,並向現場指揮者報到後才可以開始救災——「確保現場的安全」是救災現場的重點,開展各項應變作業的第一步驟都是如此。

例如在美國國道車禍事故發生後,後方會有消防車輛橫跨兩車道擋道(請見下圖)4,以避免後方來車因閃避不及撞傷正在執行救助工作的災害應變人員,在化學品外洩的場所,美國現場應變手冊要求每人先穿戴好裝備,確認外洩物質後才開始救災。在緊急救護的現場,救災人員下救護車後第一動作是先確保現場安全,而後才開始評估病患生命徵象。

下篇文章我會繼續談接下來兩項災害應變的目標(穩定災情與保全財物),這三大目標談完後,就可以開始進入正題:怎樣管制災害應變現場的人員?

在美國國道發生車禍時,先到達的消防車會在後方擋道,以避免操作人員遭到撞擊受傷。 圖/取自《Fire Engineering》雜誌
在美國國道發生車禍時,先到達的消防車會在後方擋道,以避免操作人員遭到撞擊受傷。 圖/取自《Fire Engineering》雜誌

  • 請見黃仁宇(1993)《中國大歷史》第26-27頁。臺北市:聯經。
  • 請見林志豪(2010)《災害最前線:緊急醫療系統的運作》第153頁。臺北市:貓頭鷹。
  • 詳見作者之前的專欄文章:〈見招拆招」的災害應變,注定只有道不完的歉〉
  • 圖片來自《Fire Engineering》雜誌,更多關於車輛救助的細節與方式請見其內文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