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公司給不了你的成長,如何自己創造? | 謝宇程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學校、公司給不了你的成長,如何自己創造?

圖/stocksnap.io
圖/stocksnap.io

每一個有自我期許的人,每一個在事業上有抱負的人,必然會想問這句話:如何不斷成長,如何讓自己更有能力、見識、價值?

尤其在這個時代,傳統的進修管道(博碩士學位)不但代價極高,而且似乎愈來愈不可靠了。而企業又不斷削減開支,愈來愈不投資在員工的培訓。學校、公司給不了的成長,只能靠自己。但是,怎麼做?

在我認識的年輕世代之中,鄭伊廷是極有資格在這個問題上發言的人。先說一下鄭伊廷是什麼樣的人吧。話說前頭,她這個人真的是很奇特!

▎倒敘一下

鄭伊廷是最早將Growth Hack帶入台灣並且推廣的程式專家之一,而且是這個領域不斷研發新策略、新方法的意見領袖,她自從開設Growth Hack課程到現在,只要開班就報滿,供不應求,等候名單一直有幾百人。

2012年,她在臉書舉辦的世界黑客松競賽得到首獎,並在商周(1301期)受訪報導。這不是她第一次被主流媒體報導;她在27歲當上宏達電資深經理時,也被商業周刊訪問報導過(1198期)。在台灣,如果要找一個人對於程式技術、經營管理、創業行銷這些領域都極擅長的人,除了鄭伊廷之外,很難找到第二個。

不多說他的豐功偉績了,Google一下可以找到很多。嗯,關於她的收入?很可怕,不要問。

如果鄭伊廷在麻省理工讀大學,哈佛商學院畢業,這也很合理;但她不是,其實差很多。她在高中時接觸程式,一頭栽進去,大學沒有考好,進入文化大學數學系。她的第一分工作,是在文化大學當個行政職員,準時上下班,工作不忙不累,生活品質還好,但你在那個時候認識鄭伊廷,絕對不會想到,今日的她是這樣的強者。

從她的職涯路徑,從她每天在臉書上的分享、寫作、發言……許多認識她的人都認為她是「學習成長極快」的人,而且是自己創造的學習成長。鄭伊廷是怎麼辦到?她說:「其實不神祕不複雜,每個人都做得到。」

▎方法一:換一個你真心喜歡的工作

許多人會試著找穩定、輕鬆、薪水過得去的工作,然後在下班後發展興趣。鄭伊廷一開始就是這樣。她一開始當大學職員,先是在人事室處理教職員出缺勤、勞健保,後來在計算機中心管電腦,工作重複不變,非常簡單,但她卻愈做愈慌。就算她都準時下班,下班後練程式技能,但她知道專業程式員每天寫程式十小時,她只寫兩小時,差距是「五倍」!

她下定決心從穩定的學校行政體系離職,進入一個新創公司,做有挑戰性的工作,而且是她的興趣所在,所以她全心投入,一做就忘了時間。她用「爆量成長」這個詞來描述當時的進步速度,而且發現自己做軟體產品的能力超過常人,於是開始了她精彩萬分的職涯大冒險。

▎方法二:扛起責任,一起向前

許多人會認為,進入不夠好的公司是自己無法進步的原因。但鄭伊廷不這樣認為。她說:「很多人上班只會抱怨豬隊友或豬老闆,但他們可能正是你進步的契機。當我的豬隊友跟不上,我就去研究,寫一份指南給隊友;當我發現協作流程很糟,我就會跑去研究專案管理;當公司網站炸得一塌糊塗,就算這不是我的分內工作,我也主動研究系統整合。當同事有什麼不會,我就盡力試著用簡單的方式講解給對方聽,因而我發現自己有領導的潛力。」

「那幾年中,我可以有『一飛衝天』式的成長,常常不是因為把『分內的事做好』,而是幫團隊中的成員做到最好,幫著他們扛起責任,一起向前進步。因為我對這分工作有興趣、有熱忱,我心甘情願地認為團隊的事都是我的事,一點都不覺得我「吃虧」了,損失了「自己的時間」。在此同時,我能扎實地學到一個團隊運作中的各種學問、技能;乍看是不相關,但是卻是極有價值的組合技。」

▎方法三:和別人分享見解、回答他人問題

大部分人對於「分享」是減法思維:把見解分享給別人,我己的優勢就減少了,回答別人的問題,我花掉了自己的時間。但鄭伊廷的想法相反。如果你是鄭伊廷的臉書朋友,你會看到她每天都在分享各種見解、回答別人提問:內容包括技術、商業、經營,甚至包括她的演講與課程投影片……那都是她的經營事業的重要資源、商業機密不是嗎?

「當你要把想法分享給別人的時候,勢必要先寫下來,這是思緒整理與檢視的過程。其實任何道理和知識,你有辦法寫出來,能用明確的文字說明給別人看,其實你的腦才是真正理解。」鄭伊廷說,「而當你公開分享知識,你可能有錯誤被別人指出來,就是有人補充意見,你就進步成長了;如果我的見解很好,受到肯定,被轉載,可能有比我更強的人肯定我、認識我,都可能為之後的合作與友誼埋下機會。知識分享給別人,是瘋狂超車,是 360 度補血跳級。」

▎方法四:勤於自我檢討

當我們在工作上遇到挫折,大部分人會私下怨同事、譙老闆、怒客戶,或是大吃大喝一頓忘了它。當我們做完了一個專案,合格過關,我們通常大吃一頓、旅遊放鬆。這樣做也沒錯,只是絕對不會帶來成長。

鄭伊廷學到一個有系統的自我檢討方法,她不但用在自己身上,也常常和身旁的人推薦分享。這個方法叫 After Action Review——在完成一個專案/任務/計畫後,誠實而深刻地問自己這些問題:

  • 本來希望達成什麼?
  • 實際上達成了多少?
  • 期待的結果和實際差距多少?
  • 這個差距是因為哪些因素造成的?哪些方法和措施是有效的,或無效的?
  • 下次該做哪些改變和調整,才能更接近目標?

▎聽天由命/操之在己

當然,鄭伊廷不是完美的人,因為在個性耿直,也會得罪人、在網路上發言有時引起論戰(旁觀者也學到不少東西就是了)。她還在學習成長中——極為努力、高效地學習和成長——從她職涯的起點,到她現在的表現、思維、成就,我們都看得見這一點。

鄭伊廷如果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應該是:即使學歷、出身背景、大環境……這一切我們無法決定的因子,也許都對我們的人生成就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如果我們用對方法、心態,勤勉地學習與成長,沒有什麼可以讓我們永遠卑微渺小。

 

【連續創業者,GrowthSchool 創辦人 鄭伊廷 Ⅹ 謝宇程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