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與焦慮的歷史學(上):困乏的學科價值論述 | 海東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失落與焦慮的歷史學(上):困乏的學科價值論述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六月,Dcard上一則政大會計學系生嗆歷史學系生將被維基百科取代的發言,被截圖刊登至臉書專頁「靠北政大」,隨之被網友熱議廣傳。不僅引來媒體報導,也激起不少歷史學出身者的不滿與回應。

這些回應中,畢業自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的何則文所撰「這是個最需要人文學科的年代」一文,應是最有影響力的一篇。何則文認為,臺灣社會長期理工輕人文的趨勢,使得人們不了解人文學科的價值,因而透過舉例的方式,試圖論證人文價值遠在技術之上,作為人文學科的歷史學也因此具有較高的重要性與價值。該文不僅廣受網路媒體轉載,也被大量歷史學系師生轉傳。

此外,歷史學碩士宋彥陞也在個人臉書專頁「時空偵探的歷史行腳」上轉貼報導,加以評註:「根據小編的個人經驗,歷史系主要是在教學生蒐集資料、考證分析以及自我表達的能力,記憶背誦反倒算是次要中的次要。」言下之意,應是認為歷史學(訓練)不只是《維基百科》(知識背誦),因而也不可能被其取代。

這兩種說法並不罕見,「歷史學培養的是人文精神」、「歷史學培養的是資料蒐集、分析、表達能力」,任何一個選填、就讀歷史學系的學生,都必然在求學的某個階段——或是招生活動、或是新生座談,又或者是在校友座談中——聽過這兩種說法。兩位的觀點,事實上正是歷史學出身者看待歷史學養成內容,或者說是護衛自身學科價值的兩種主流觀點。

但,這兩種觀點可以成立嗎?

培養人文素質不需要念歷史學系所

「歷史學培養的是人文素養╱價值╱精神」,這種說法早已在學界內外流傳許久,十年前筆者就聽過類似的說法。這種主張,是建立在「社會需要人文素養」的前提上,因而認為「能培養人文素養的學科」有存在的價值與必要;而事實上,這樣的說法,幾乎可以說是所有人文社會學科面對質疑,捍衛自身學科價值時的膝反射。

是的,「所有人文社會學科」,這是一個所有的人文社會學科都可以使用的說法——它並不是專為歷史學而給的答案。於是,我們發現了這個說法的第一個缺點:

當人們拿這個說法試圖強調歷史學(系)的必要時,卻忘了這個說法並沒有直接支持歷史學(系)存在的必要。

這個答案,並沒有回答歷史學作為一種專業學科的特殊性、專業性何在?它為何不能被其他學科取代?為什麼我們需要在大學中設立、保有這樣的一種科系?而就讀這樣的科系是有價值的?

事實上,假使研讀歷史或任何一種人文知識,都可能增進你的人文精神或素養,那麼,其實你不需要念歷史學系,更可能不需要念任何一種人文社會科系。無論你是不是人文社會科系學生,甚至是不是大學生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只要你願意吸收,就有養成的可能。「能培養人文素養的學科」有存在的價值與必要,卻不代表這個學科必然需要在大學中以學系的建制存在。

一般在強調人文精神或素養的重要性時,往往指涉的是「社會大眾整體」欠缺某些「必要的精神面向、特質」。於是,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樣的問題:如果我們認為一個科目最主要的目的,是培養某種我們認為社會大眾,或者,更限定的——(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人應有的人格特質,那麼,就手段而言,我們應該支持由一個或幾個特殊的學系,來培養少數的擁有此特質的人嗎?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希望推廣、普及某種知識或能力的做法,應當是將這個科目設為必修的共同科或通識課,甚至它應該在義務教育中擁有一席之地,讓多數人都有可能習得。「社會需要人文素養」、「歷史學能培養人文素養」、「歷史學系應當存在」的三段論,存在著手段與目的的落差。

講不清楚的人文XX無法作為討論對象

到這裡,其實已經很清楚了:「人文素養」型的答案,不能說明歷史學作為一個現代學科的專業與價值何在,也就不能作為「歷史學有用論」的好說法。然而,我們應該指出這種說法的另一個問題:提出這種說法的人,通常不能準確地說明他們所說的「人文思維╱素養╱價值╱精神」到底是什麼東西——是某種可描述的思考模式、框架?某種待人接物的態度?還是氣質?

在這裡,筆者的意思並不是討論者無法清楚描繪,所以「人文XX」不存在,「人文XX」可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討論者無法對其給予清楚的定義,那麼這樣的討論根本無法被進一步接續。它,只有被戰的份。

「社會需要人文素養,能培養人文素養的學科有存在的價值與必要。歷史學能培養有人文素養的人才,歷史學系有必要存在」這樣的論述是「人文素養論」的基本思路。但這種論調,存在著兩個明顯的缺點:

第一,人們用這種論調來支持歷史學的學院建制,但事實上這種宣稱未必能支持專業科系的建制;第二,「人文XX」往往缺乏定義。這些以強調「人文XX」的重要性去論證人文學科,或歷史學的重要性、正當性的說法,其前提難以確立,論證過程也存在滑坡,因而很難說得上是一種好的答案。

史學能力能轉換為學術工作外使用的能力嗎?

那麼,第二種答案:「歷史學培養的是資料蒐集、分析、表達能力」呢?

這種的答案的提出,無非來自史學論文、報告的撰寫、表達經驗。是的,在史學科學化的現代歷史學發展過程中,歷史學對史料蒐集、引用的講究,幾乎是其他學科所不能及的。在這樣講究的要求之下,歷史學的研究者們甚至可以在一個五百字的段落中給上五到十個註腳,用上三、四種只有特定研究者才熟悉的材料,以求窮盡相關材料而使自己的對該議題的事實陳述乃至判斷顛撲不破。而所有的史學方法導論,都會強調不同史料比對、考證的重要性。

但問題是,一走出史料文本的範疇,歷史學對各種資料的蒐集、處理、識別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反倒要經常向其他學科學習:要跑數據的不能不另外到社科院學統計學,要做地理資訊的,不得不到地理學系學GIS。就連一般的網路搜尋技能,也未必贏得過許多網路老手——甚至連能活用一般搜尋引擎與資料庫都支援的布林邏輯運算元者,也不多。

以史料佔有、運用為主要訓練內容而養成的資料蒐集能力有其侷限性,也很難稱得上獨門絕活。近年來,其他學門的能夠充分掌握史料,而在歷史領域做出精彩研究的研究者並不少見:柯志明、林文凱、葉高華等都是其中佼佼者。他們的研究,在史料運用上,在分析、思考深度上都不輸歷史學出身的學者,甚至更勝一籌。

這些講究的、細緻的史料收集、比對、考證、引註,除了史學編纂之外,有什麼實際的用途跟意義呢?在臺灣,這種資料蒐集、分析訓練,是否能轉化為在實際生活、就業時能使用的能力?筆者未曾見過可靠的分析研究,難以討論。或許,它能使你在文書處理上更為細心,但細心這種特質,實在不是歷史學系的專利。

表達,或者更為準確一點地說,非面對面,一對一,個人性溝通中所用的表達,可以粗略分為文字、圖像、口說、影音,乃至雕塑等種類。一般歷史學課程中會訓練學生的,基本上是文字與口說兩個面向。1

如果歷史學系培養了學生表達能力,那麼按理說,該學科的寫作產出與授課教學應該會有突出之處。但是,我們碰上了前面提過的一個問題:假使有,怎麼樣判斷出來?這裡依舊沒有可靠的調查可供討論。相反地,我們依舊能夠輕鬆地舉出反例:那些被認為是枯燥乏味,乃至缺乏問題意識、論旨不清晰、甚至整個研究看起來像是史料彙編的著作從不匱乏;甚至,將同類型、主題的歷史通俗作品相較,學院出身者的文筆、鋪陳甚至不如非學院出身者。

就寫作而言,歷史學更沒有什麼獨到之處。從事公眾書寫的歷史學出身者,無論寫的是故事、小說,或是議論,其能力往往並非是從課堂而來,而是透過大量的寫作自己摸索出來的。這能算是歷史學(所培養)的能力嗎?若是,恐怕其他系所只要給予同等份量的寫作要求,與適當的閱讀寫作指導,都能夠養成類似的能力。

口語表達就更不用談了。以今日最普遍,也在課堂上、課堂報告中被廣泛運用的投影片演講而言,師生們最常做的,就是把演講內容或大綱放到投影片上面,然後一張一張地說。整個投影片更像是同時面向觀眾與講者的提詞機,而不是用以加深觀眾對演講內容印象、或舉例的輔助工具。演講本身,往往也未經特殊設計。至於一般的口語表達,更是沒有任何關注。與書寫表達相同,在口說表達方面,歷史學與幾乎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訓練。

培養資料蒐集、分析、表達能力是所有大學科系的基本訓練

雖然我們很難證明歷史學在「培養資料蒐集、分析、表達能力」的表現是否優於或低於其他學科,但「歷史學培養的是資料蒐集、分析、表達能力」這樣的答案,卻是學生在修讀歷史學之後都能夠肯定的答案——因為,那確實是歷史學訓練中的核心技術面向。

但問題是:哪個大學科系不教你資料蒐集、分析、表達呢?

如果任何一個大學科系沒有在課程中訓練學生這些能力——無論是藉由一般課程的觀察、實驗、閱讀、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討論課程,或者是歷史學系也少見的專門課程指導——那麼,它還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大學科系嗎?甚至,一些程度較好或較早了解自身興趣的學生,可能在高中階段便曾撰寫過小論文,藉此掌握了一般學術資料蒐集、分析、表達的基本能力。

到這裡,我們可以發現這個答案與「人文素養論」有著共通的問題:它仍然用了一個普遍性的現象去主張特殊的要求。所有的科系都能夠說「我們培養的是是資料蒐集、分析、表達能力」,但歷史學界在拿出這個大家都能夠使用的說法時,卻無法證明歷史學對這三個面向有特別著力;而其出身者,在這三個面向都比其他學科出身者表現得更好,或者具備特殊的敏銳度。

培養人文素養並不一定需要歷史學,我們也無法證明歷史學訓練最多,也被許多畢業生認可的「資料蒐集、分析、表達能力」上,有較其他科系更好的表現。那麼,歷史學的價值在哪裡呢?歷史學系的畢業生,真的要被《維基百科》取代了嗎?

  • 近年臺灣開始有歷史學系所引入紀錄片作為畢業論文條件的作法,但相關的培力課程卻鮮少在這些系所之中出現。因此在此不予討論。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