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未終,人不散的明日派對:熄燈之前,來到「海邊的卡夫卡」 | 彭紹宇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曲未終,人不散的明日派對:熄燈之前,來到「海邊的卡夫卡」

「再見卡夫卡」計畫主持人陳瑞凱(左起)、高珈琳、紀錄片導演蘇哲賢。 圖/一念電影、海邊的卡夫卡提供
「再見卡夫卡」計畫主持人陳瑞凱(左起)、高珈琳、紀錄片導演蘇哲賢。 圖/一念電影、海邊的卡夫卡提供

2023年1月的某個週六一早,城市還未完全甦醒,台北公館的某條巷子裡就有許多人排著隊,抬頭一看,這是「海邊的卡夫卡」,樂迷們等著在它營業的最後時日來此道別。循著狹窄階梯走上去,進門後彷彿到達另一世界,空間不大,卻足以容納各種音符的碰撞與想像。對熟悉台灣獨立音樂的樂迷而言,這裡是夜晚落腳之處,更是音樂響起之始。

自2005年誕生,藝文空間「海邊的卡夫卡」白天是咖啡館,入夜則搖身一變為Live House。桌椅排開,便是許多歌手與樂團的舞台。不計其數音樂創作者在此發跡,稱它是當代台灣獨立音樂的搖籃也不為過——有人曾是服務生,在這裡孕育他的音樂夢;有人成名前,在這裡獲得第一位聽眾。

十八個年頭過去,「海邊的卡夫卡」因都更計畫即將於今年熄燈,告別雖遺憾,但可以不悲傷,「再見卡夫卡」團隊發起「再見卡夫卡-來Chill溫羅汀」音樂影像跨界計畫,邀請許多音樂創作者、樂團與藝文工作者跨界,並同時拍攝紀錄片,將獨立音樂的珍貴記憶永久保存,燦爛謝幕。

本次筆者特別訪問團隊成員,包含負責人,同時也是樂團1976主唱阿凱、計劃主持人Celine與紀錄片導演蘇哲賢,聊聊他們心中的「海邊的卡夫卡」,如何道別,如何記憶?

台北公館的某條巷子裡就有許多人排著隊,抬頭一看,這是「海邊的卡夫卡」,樂迷們等著在它營業的最後時日來此道別。 圖/彭紹宇攝影
台北公館的某條巷子裡就有許多人排著隊,抬頭一看,這是「海邊的卡夫卡」,樂迷們等著在它營業的最後時日來此道別。 圖/彭紹宇攝影

卡夫卡歲月:曾到訪的歌手文人與樂迷們

資深一點的樂迷或許知道「挪威森林咖啡館」,隨著挪威森林結束營業,羅斯福路上的「海邊的卡夫卡」接替它的「音樂咖啡館」角色。「我只希望延續挪威森林咖啡館」負責人阿凱如此說著。但他不知道的是,歌手HUSH、Easy Shen、詩人吳芬、樂團「康士坦的變化球」等都將在未來踏上這個樓梯,來到「海邊的卡夫卡」,改變這裡的故事,也改變自己的人生。

位於公館,坐擁台大與師大商圈,是許多大學生的聚集地,新潮事物、知識與文化往往在此百花齊放。其中特別是以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路為名的「溫羅汀」一帶更熱鬧非凡,舉凡河岸留言、海邊的卡夫卡、女巫店、The Wall等Live House都聚集於此,便成陪伴許多大學生、藝文人士成長回憶的場所。「再見卡夫卡」計畫主持人Celine與「海邊的卡夫卡」結緣正是在學生時期,她想著自己的大學時光,幾乎所有對於新知的渴望,如書店、音樂和電影等,都能在溫羅汀一帶獲得滿足。

同樣在念大學時認識「海邊的卡夫卡」還有導演蘇哲賢。「大約千禧年,那時台大誠品音樂館開張,加上我是重度購買CD的族群,所以幾乎每一天都會到公館這一帶,試聽音樂或看書,第一次在卡夫卡看的演出是王榆鈞和張懸。」他回憶道。學生時光似不遠以前,不知不覺已成流金歲月,他們回頭看,才發現「海邊的卡夫卡」之於他們的意義其實早已譜寫,而這個緣份奇妙地成為他們回到這裡的契機,成為團隊的一份子。

「海邊的卡夫卡」咖啡館。 圖/彭紹宇攝影
「海邊的卡夫卡」咖啡館。 圖/彭紹宇攝影

卡夫卡道別:被時代浪潮褪去的文化場所

許多重要文化場域近年逐漸熄燈,如前幾年的敦南誠品,溫羅汀地區同樣有眾多咖啡廳和書店不敵時代浪潮而畫下句點。Celine認為,許多文化需求被線上取代,我們不必到書店也能買書、看書;不必到Live House就能聽到最新的音樂,因此溫羅汀一帶變化相當劇烈,是好是壞或許沒有解答,不同時代的年輕人用不同方式吸收養分,長出各異模樣。

因此,雖說是熄燈,「海邊的卡夫卡」更像是完成任務,如此一來,道別也就不那麼傷感。「再見卡夫卡」計畫從去年展開,活動豐富多元,包含主持人馬世芳與多位藝文創作者進行「Podcast對談」;在溫羅汀地區規劃「卡夫卡時光地圖」、和插畫家高妍合作「漫畫圖文出版」;橫跨音樂、藝術、文學等業界人士進行六場「跨界沙龍」;最後更以「24小時告別演唱會」熱血作結。

為了這次訪問,筆者參與了一整天的跨界沙龍活動,深感「距離」是「海邊的卡夫卡」最為迷人的地方。不是仰之彌高,亦非遙遙單望,舞台上的講者或表演者與觀眾距離不遠,交會眼神,交換笑容,台下頻率相似的彼此,讓台上的人也像進入舒適圈卸下武裝。我似可感受空氣中流動的能量,表演也成為一段共同創造的過程。這樣有機的雙向互動,彷若讓回憶更加具備生命力——這便是Live House的魅力,也是「海邊的卡夫卡」之所以吸引樂迷一再朝聖的原因。

不只活動本身,計畫中的紀錄片拍攝同樣值得期待,導演蘇哲賢說:「這不只是演唱會電影,更是一首為溫羅汀書寫的告別詩。以最後一場24小時音樂會為縱軸,橫向則交織作家、畫家、音樂人以及藝文人士對此處的記憶與回顧。透過一幅又一幅如實速寫,我試圖呈現過去在溫羅汀地帶發生過的創作與靈魂,也希望在片中談論至當代獨立音樂與音樂人的頑固靈魂。」

紀錄片已開拍,片中出鏡人物包含1976樂團主唱阿凱、歌手昆蟲白、HUSH、陳珊妮、楊大正、陳如山、Ohan、導演蔡明亮、廣播人馬世芳、編劇吳洛纓、劉中薇、插畫家高妍、樂團逃走鮑伯等,以及在告別演唱會中的聽眾。預計於今年第二季完成,期許它不僅是關於「海邊的卡夫卡」的完整論述,也能成為台灣獨立音樂史中的珍貴紀錄,與聽眾和觀眾在大銀幕相見。

「再見卡夫卡」微醺音樂跨界沙龍,陳珊妮、徐志怡、吳洛纓出席座談。 圖/彭紹宇攝影
「再見卡夫卡」微醺音樂跨界沙龍,陳珊妮、徐志怡、吳洛纓出席座談。 圖/彭紹宇攝影

卡夫卡記憶

以「再見」為主題的活動,最終都是為了創造「留下」。

2000年代中期成立的「海邊的卡夫卡」,跨越數位革命帶給人們生活習慣的巨變,也走過不同時代音樂版圖的變動,依然堅守獨立音樂,甚至從「發現」才華的角色,進而「推動」才華養成。一如那道通往二樓的階梯,數不盡踩過的斑駁痕跡,是音樂帶給無數人慰藉的證明,更是許多懷抱才華與夢想的藝術家被人看見的最後一哩路。

當我問著,希望「海邊的卡夫卡」如何被記憶?阿凱是這樣說的——「只要被記得就好了,我們會盡量把派對做好,不管明天的派對在何處。」

派對無不有著狂歡後的寂靜,但「海邊的卡夫卡」像是一首沒有止歇的曲子,縱使鐵門拉下,樓上燈火熄滅,音樂種子已然散播各方,十餘年來滋養音樂人,也培育聽眾,成為下一代台灣音樂界的能量。

曲未終,人也就不散。

「再見卡夫卡」計畫主持人陳瑞凱(左起)、高珈琳、紀錄片導演蘇哲賢。 圖/一念電影、海邊的卡夫卡提供
「再見卡夫卡」計畫主持人陳瑞凱(左起)、高珈琳、紀錄片導演蘇哲賢。 圖/一念電影、海邊的卡夫卡提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