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留聲機時代的影壇黑狗兄(下):故宮為何有一間楷棟堂? | 李志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台灣留聲機時代的影壇黑狗兄(下):故宮為何有一間楷棟堂?

永樂座位置。 圖/取自1932出版《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臺北市》,臺灣老戲院文史地圖
永樂座位置。 圖/取自1932出版《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臺北市》,臺灣老戲院文史地圖

▍上篇:

台灣留聲機時代的影壇黑狗兄(上):身兼收藏家與演員的彭楷棟

被時代洪流捲入戰爭,因撞球而改變一生

繼「第一映畫製作所」由台灣人自製第一部有聲電影《望春風》賣座之後,隨著中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導演安藤太郎再為「第一映畫製作所」執導國策宣傳影片《光榮的軍夫》,於1938年5月在永樂座首映。

然而沒過多久「第一映畫製作所」旋即結束營業。女主角陳寶珠在演完《望春風》便從此息影,男主角彭楷棟則是跑到日本做生意,隨即以台灣的玉山(日本稱為新高山)為名,在東京銀座設立「銀座新高撞球場」。

此時原配李愛玉因病早逝(1934年過世)之故,到了1938年在日本結識了第二任妻子中島妙子。因為中島是獨生女,按當時日本的法律規定,彭楷棟必需入贅。於是他決定歸化日本,還為自己取了一個日本名字「新田棟一」。

當時由於受到戰爭影響,在日本無法發展娛樂產業,彭楷棟又選擇回到台灣。因擅長撞球運動的緣故,竟被傳喚到台灣總督府,要求教導官邸總督、秘書官等高官名流打撞球,從而認識台日兩地政界和軍方舉足輕重的權貴人士。

透過這層關係,彭楷棟一方面廣結人脈,學習熟悉社交儀節,並隨之成立「新田產業株式會社」(1941年),大量收購各種戰時(軍需)物資轉運至日本銷售。當時圈內流傳著一句話「上海有兒玉機關1,台灣有一個新田機關」。

〈光榮的軍夫〉(誉れの軍夫)唱片封面。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光榮的軍夫〉(誉れの軍夫)唱片封面。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為收藏佛像文物,他跑遍全世界的拍賣會場

及至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此時身在東京的彭楷棟,因其物流公司曾經協助軍方運送物資,遂被暗中告知可能列為B級戰犯,因此不敢回台灣,只好長期留在日本發展事業,並於東京銀座開設「萬寶倉」美術骨董店,復將東京的寶石、貴金屬轉賣台灣,憑藉個人努力,加上與社會名流和同業間的良好關係,生意獲利甚豐。

1946年,彭楷棟結束「萬寶倉」店面,另開設花馬車餐廳等多家餐飲企業。之後(1955年)又於六本木及東京鐵塔之間的麻布高級住宅區經營起美術館和畫廊生意,同時也逐漸養成收藏藝術品的興趣,不僅在日本(京都的尚雅堂)購得隋代鍍金的菩薩立像及敦煌佛畫,亦曾在巴黎購得竇加及雷諾瓦畫作。

1964年,為迎接東京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之豐沛商機,彭楷棟接連開設了餐廳、咖啡廳及畫廊。其後(1971年)隨著大環境商機的轉變,又陸續將這些餐廳、咖啡廳及畫廊等資產脫手轉賣,另購原宿、銀座等地,建立起租賃商業大樓之房地產事業基礎。

在那些年靠著靈敏的市場嗅覺與商業手腕不斷經商致富的彭楷棟,經常名列日本繳稅前二十名大戶2,不料在他四十歲時(1952)因為寄美金給海外求學的子女而違反「外匯管理法」遭判刑,被關了23天,且三年不得出國。在牢中,他突然想起這一輩子最快樂的時光,是童年和母親一起坐着糖廠小火車,從新竹一路步行五、六天到雲林北港朝天宮朝拜媽祖,那種虔誠的心意令他永生難忘,自此發願專注於佛像古文物的收藏。

雲林北港朝天宮外一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雲林北港朝天宮外一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基於對收藏佛像的熱愛與執著,彭楷棟開始環遊世界進行觀摩學習,一方面積極參觀各大博物館和美術館,並且拜訪當地藏家或古董界同業人士相互交流,另一方面也專程跑遍蘇富比(Sotheby's)與佳士得(Christie's)等國際藝術拍賣公司舉辦的競拍場合。

據說他通常都會盡量親自到場競標,要不然就聘請他人,前一天到拍賣會場外漏夜排隊,爭取第一順位的資格來搶標、下標。此外,為了能夠和西方人做生意、打交道,他還特地學會講英語、法語。

提到彭楷棟的收藏事蹟,世界三大博物館的法國巴黎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都曾在拍賣場合中與他較勁過。一旦被他相中的文物,便會不惜砸下重金、勢在必得。

其中有一次,彭楷棟曾在倫敦著名古董商斯賓克(Spink & Son Ltd.)店裡看見一尊隋代觀音立像,當時擁有佛像的泰國藏家原已答應出售給大英博物館,但館方尚在還在籌措經費、以致遲未付款。彭楷棟決定半路攔截,不僅親自搭乘最快的班機去泰國說服藏家轉賣給他,且立即支付一半訂金,沒想到回到東京後,收藏家突然反悔並要求退還訂金,最後是彭楷棟再飛倫敦不斷地勸說大英博物館割愛,終於順利成交。

這尊差點入藏大英博物館的隋代觀音菩薩立像,經彭楷棟以現金搶購,才得以收藏。 圖/故宮博物院提供
這尊差點入藏大英博物館的隋代觀音菩薩立像,經彭楷棟以現金搶購,才得以收藏。 圖/故宮博物院提供

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收藏,留給了母親的故鄉台灣

歷經多年往來於世界各地拍賣會場、博物館、民間藏家蒐購佛像的實戰經驗,彭楷棟深信「自己的眼睛比骨董店的人還厲害」,且其收藏範圍相當廣大,不僅涵蓋了中國、日本、韓國等地的佛教文物,甚至還包括東亞及南亞地區的印度、泰國、緬甸、柬埔寨、印尼、巴基斯坦、尼泊爾、西藏,完整呈現亞洲佛教文化的傳播路線。

也由於他的眼光獨到、質量俱佳,收藏品製作年代最早可追溯到西元三到四世紀,一直延續至19世紀,時間跨越一千六百年的歷史進程,令他漸聞名於國際收藏界。

彭楷棟一生謹記「不賭博、不亂花錢」,物質慾望不高的他,平時就連花費兩千元日幣吃個壽司都不捨得,賺來的財富大多用來收藏珍貴文物骨董。

1987年,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專程邀請彭楷棟將其收藏的兩百餘尊佛像藝術精品帶回台北舉行「金銅佛造像特展」,台灣民眾亦首次得以窺這些驚人珍藏。此後,彭楷棟陸續出售或捐贈佛像予美、日、台等各國重要博物館。

1996年先將一批銅鎏金佛像32件售予國立故宮博物院,包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北魏太和元年鑄造的釋迦牟尼佛坐像。翌年(1997)又將日本大型木雕兩件及佛畫一件寄存東京國立博物館,後由文化廳購藏,陳列於東京國立博物館新建成之平成館。其後,2003年更捐贈銅鎏金佛教造像七尊予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故宮「法象威儀」展,捐贈人彭楷棟先生與北魏金銅佛坐像合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故宮「法象威儀」展,捐贈人彭楷棟先生與北魏金銅佛坐像合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年過九旬之後,彭楷棟經常思索著如何替自己畢生的收藏尋找一個美好的歸宿,當時全世界著名的幾個博物館都在打他收藏的主意,他也曾經想過留給子孫,或者送交拍賣場處理,但如此一來便無法避免這批完整收藏終將離散的命運,他在幾番思量之下,最後終於決定,除了一些他最喜愛的藏品(約六十尊佛像)暫時留在身邊安度晚年之外,其餘皆全部無償捐贈給故宮!

2003年11月,先是透過前駐日代表羅福全寫了一封信給當時故宮博物院院長杜正勝,以表達彭楷棟欲捐贈的心意。並在他93歲(2004年)生日當天,順利完成了點交儀式,總計358件銅鎏金佛造像捐給故宮,乃是故宮有史以來,民間捐贈數量最多的一次。當時促成這樁美事的羅福全還特別寫了一闕詩文予以誌念:「佛即是緣色是空,騰榮致富化佛藏;彭翁禪心遊四海,十方金身歸故宮」。

此外為了感謝捐贈者的義舉,故宮不僅於院內特別舉辦了「法象威儀-彭楷棟先生捐贈文物特展」,更首開先例將其中一個展示廳命名為「楷棟堂」,長期展示彭楷棟所收藏的佛教文物。及至2007年,彭楷棟過世,遺言又將48件鎏金銅佛像贈予台北故宮。2008年底,故宮第三度為他舉辦「法象風規—彭楷棟先生遺贈文物特展」。

不過,回想在他生前最後那幾年接受媒體採訪時,彭楷棟總是強調:「我是台灣人。這些文物是寄付(捐贈)母親的故鄉,而不是寄付故宮」。

參考資料

彭楷棟先生捐贈文物儀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彭楷棟先生捐贈文物儀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