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的書店共讀(下):線上轉型之必要?閱讀是一場分享的盛宴
▍上篇:
科技帶來了便利,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互動與社交模式。
平常的日子裡,我們可以透過網路隨時與遠端的親友聯繫,即便足不出戶,無須與人交談,也能直接上網購物點餐。另外還有臉書、LINE等線上社群讓我們尋回學生時代離散多年的老同學,或是與那些不曾見面的臉友相互點讚留言「表達關心」。所有一切事物,彷彿因此產生擁有整個世界的錯覺,令人目眩神迷,欲罷不能。相對地,一旦要是沒了手機,或者網路一斷線,許多人便會頓時感到焦慮,缺乏安全感。
來到今年五月的疫情風暴下,全台進入三級警戒,眼前的景象卻又如幻夢般再度反轉。按規定,一般民眾須儘量減少外出,乃至隔離生活在家辦公上課,難免有感似「坐監」的苦悶。但也有人認為,像這樣偶爾短暫的「自我囚禁」,反而擁有了更多和自己獨處、沉澱的機會。
換個角度來看,人們似乎開始發現,生活本身其實也能過得相當單純,學習新知與意見交流在本質上也都不必群聚,很多事情並不需要像之前那樣頻繁奔波、過度努力,至於每天外出往返另一個固定地點上班上學的這種模式,似乎也並不是那麼必要。
有的人難得多出了時間,才因此讀了平常沒空讀的書、看了平常沒空追的劇;有的人則是因為無法出門,所以只好在家認真研究各種做菜煮食等烹調方法。我暗想,幾乎全台灣每個家庭的料理技術,應該都會在這一兩個月內有著前所未有的突飛猛進吧!
根據WHO統計,過去一年多來為了遏止疫情,目前全球約有三分之一人口面臨不同形式、某種程度的隔離和限制,這種限制社交的狀態雖然導致許多產業經濟衰退,但也因為人類活動足跡的減少,連帶對於自然環境的干擾大幅降低,有些觀光地區的原始生態甚至開始出現驚人的復甦。
為慶祝2021世界地球日(4月16日),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特地進行全球首播自製紀錄片《這一年,世界變得不一樣》(The Year Earth Changed),影片內容主要講述從生態視角觀察世界各地在疫情封鎖下的改變,見證了全球五大洲超過30個城市在疫情下成為「無人之境」,而各種野生動物卻過得更好。
包括像是日本奈良鹿不再誤食被人類亂丟棄的塑膠垃圾,重新找回吃草的飲食習慣。許多地方的天空變得更藍,空污現象亦有明顯緩解。關閉海灘之後,母海龜終於能在不受打擾的環境下產卵。另外義大利威尼斯運河的水質也有了明顯改善,不僅水下青苔清晰可見,甚至還有魚類和天鵝現蹤,這是以往幾乎看不到的景象。
尋找自我的荒島書單
居家防疫期間,書籍雖非民生必需品,卻是能夠讓人在這充滿不安、焦慮和煩悶的生活情緒當中,予以安頓身心的一帖良方。特別是在讀過一本能夠引起共鳴的好書之後,那種足以令人回味不斷的感覺,簡直就像電影《刺激1995》男主角安迪趁典獄長不在時擅自播放莫札特的歌劇而被關禁閉兩週,雖然每天都在黑暗中度過,內心卻相當滿足於擁有音樂陪伴的美妙。
如今隨著疫情持續延燒,短期內大概不容易回到原本的常軌,我們更需要透過閱讀來重新思考並找尋新的工作與生活方式。
針對未來可能長期與外界隔離的生活狀態,過去老早就有人提出所謂「荒島書單」:設想自己倘若有一天像魯賓遜那樣流落到荒島,那麼你將會選擇隨身攜帶哪些書籍陪伴?即便反覆閱讀也不厭倦,至少足以快樂地過個一年半載,從此地老天荒。
談起以「疫情」或「隔離」為主題的書籍,我們首先想到的大概會是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的《魯賓遜漂流記》,再來還有卡繆倡議「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直」的代表作《瘟疫》(La Peste);或者薄伽丘(Boccaccio)描述一群朋友在黑死病來襲的城外宅邸自我隔離,藉由每人每天一篇故事接力來消磨漫長時光的《十日談》;要不就是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的《愛在瘟疫蔓延時》、羅伊德.瓊斯(Lloyd Jones)的《在荒島上遇見狄更斯》、楊.馬泰爾(Yann Martel)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等相關著作。奇妙的是,當你欲向每個人詢問他們各自心中的「荒島書單」時,往往得到很多極有趣或具啟發性的答案。
相對而言,只要一提到自己的荒島書單,就很可能一直難產。但凡面對喜愛之物,人們通常愈是難以抉擇。因此,便有書店業者進而發想,與其讓讀者陷入如何選書的苦惱,倒不如考慮「不知道將會收到什麼書」的神秘方式,將書名隱藏在包裝底下,包裝外面僅有簡短的推薦語作為內容提示,令讀者彷彿產生一種日常閱讀的意外收穫和收到禮物的驚喜。
類似隱匿書名的創意形式,亦可見花蓮「時光二手書店」於五月底策畫推出的「閱讀在瘟疫蔓延時:主題書包」。顧名思義,所謂「主題書包」即是由店家設想出各種不同趣味主題的包裹組合,諸如「旅行的意義」、「火車欲去叨位」、「帶你回花蓮」、「小說家的童年」、「吃土長大的」、「世界是一座劇場」、「時光撐香港」、「瘟疫時期,做好藝術」、「寶島新作家」、「愛眠夢的人」等。
此處每個書包大約精選3到4本書,書包外面也都會附上一點文字簡介,價格則是設定有三種:499、599與699元。放眼整個過程就像是在抽玩具「盲盒」一樣,在這些一個個的「書包」內裝著各類相關主題的書,抽盒時根本不知道裡面到底有哪些書名內容,抽到什麼書完全是靠運氣,以及仰賴店員私心推薦的信任感,因此每抽一次都是驚喜!
實體書店的線上社群經營之道
過去長期以來,民間各地獨立(實體)書店、出版業者早已面對著電商經常大打「折扣戰」帶來的衝擊,現在又因防疫政策關於社交距離與禁止室內飲食的規定,大幅限制了許多「複合式」實體書店(餐飲+書籍消費)既有的空間優勢,使得原已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獨立書店處境無異更是雪上加霜。
由於疫情時勢所迫,在目前所見的官方補助計畫中,尤以高雄市府提出了相對較積極的作為,不僅在提振經濟方面推出「高雄好家載」由市政府補助運費,讓計程車司機協助餐飲業的外送,有效地改善了複合式實體書店的困境。同時也由文化局率先推動「2021高雄獨立書店線上讀冊on Line talk & read計畫」,專門補助書店、出版社業者申請辦理線上講座課程(1萬元/場,至多三場)與線上選書導讀(4,000元/本,至多五本),盼能為實體書店增加更多的曝光機會與購書管道。另外在市立圖書館因防疫而閉館期間,甚至免費提供讀者可於線上借書宅配到家的服務。
然而,假使往後人們買書不再需要出門,不再需要親自來到書店浸淫在某種與書相遇的現場氛圍。那麼,如此一來是否同時意味著:當我們在生活中愈是關注並強調線上購書、線上講座、線上讀書會等數位化轉型的媒介功能與重要性,似乎也就相對表示實體書店的存在價值愈來愈低?
伴隨著書籍型態從紙本到數位的時代變遷,人們透過線上的閱讀形式也從最初側重視覺的數位圖文社群網站(Blog、Plurk、FB、Line),接著又有了滿足聽覺互動的聲音媒介(Clubhouse、Audible有聲書與廣播劇),然後則是能夠整合多媒體會議交流的直播視訊(Google Meet、Zoom、Webex),未來甚至更進一步發展出提供使用者身歷其境的多種形式,來滿足不同類型讀者的需求,也讓彼此之間分享閱讀及討論的過程變得更有彈性。
在這個紙本閱讀量逐年下滑的數位時代,今後開書店最重要的關鍵,將不僅止於著重傳統空間氛圍的營造,也絕非只把課程或講座內容輸出、放到網路上就叫做「數位化」,而是能夠以實體經營為根基,透過整合線上與線下資源彼此互補並進,持續跟讀者保持連結與互動,藉此培養屬於自身消費忠誠的讀書社群,乃至轉型成為提供社群交流的付費知識內容平台。
比方在新北永和鄰近社區深耕多年的「小小書房」,除了原先採「收費制」經營各種主題的文學及社會學的實體讀書會之外,更早在武漢肺炎迅速擴散至全世界的前一年(2019),便已開始「超前佈署」試辦「限定會員制」的Telegram線上讀書會。
按規定,只要是「小小會員」(當次購書滿800元就入會)在該書店購書,就可以參加每一場由店主虹風帶領導讀和討論的線上讀書會。據悉,從最初開辦至今,讀書會每個月固定保持著一至三本的進度,這一年多來已累積讀完了包括麥克魯漢的《認識媒體:人的延伸》、拉圖的《蓋婭體制》、韓炳哲的《透明社會》、伊迪絲・薛弗的《亞斯伯格的孩子們》等大約20本「頗有難度」的經典著作。
近幾年,無論是全台各地方的獨立書店,或是出版社與民間企業人士自主成立的讀書會,整個市場趨勢很明顯逐漸朝向社群經營(包括實體及網路)「分眾化」、「專業化」發展,並透過精選好書、讀者共讀、互動參與等方式,讓那些沒空選擇書籍、消化知識的民眾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來進行閱讀思考,同時也為書籍增加行銷的機會。
值此大疫紛亂之年,即便疫情在不久後的未來得以順利趨緩,然而嚮往過去「清零(確診)」的美好時日,卻也終究是回不來了。防疫管控之下,在這個(被迫)慢速運行的城市裡,有許多原本曾經熱絡的地方已是格外冷清,但也有不少獨立小書店仍然頑強而現實地生存著,用自己獨特的適應方式(除了賣書,還包括接案、餐飲、帶活動等),固執地維持一些優雅的抵抗。
畢竟,人們絕大部分的創意都是在面對面的情境下共同激盪出來的。正如許多科幻電影結局總是不忘提醒觀眾:關上螢幕登出網路,從虛擬的數位空間裡走出來,品嚐現實世界的酸甜苦辣,體會真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