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銘 文章列表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李志銘

李志銘

一九七六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與分析傾向。平日以逛書店為生活之必需,閒暇時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同時喜好蒐集黑膠唱片、聆聽現代音樂及台語老歌。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裝幀台灣》、《裝幀列傳》,書話文集《讀書放浪》、《舊書浪漫》、《書迷宮》,以及聲音文化研究《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尋聲記:我的黑膠時代》、《留聲年代:電影、文學、老唱片》。新作《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於2022年十月出版問世。目前專事寫作。

共發表 147 篇文章
書店,作為「炒作房地產」的新寵?
台北車站大廳「禁坐令」爭議:比歧視更可怕的,是眼不見為淨的顢頇
有飯吃有廁所上,就文明了?關於柏楊《醜陋的中國人》封印事件之我思
「潮流書店」變形記:不斷快閃複製的「青鳥書店」
中華商場的時代地景(上):「天橋城市」的懷舊與想像
自由的風放予吹:回顧李坤城的音樂創作與收藏爭議
中華商場的時代地景(下):失去的「天橋大觀園」
國民阿嬤陳淑芳的藝界人生(上):台語片時代的「最佳女主角」
寄生標案的掠奪者:從「青鳥書店」擴張模式反思公部門文化政策(上)
「託名虛構」的寫作/出版倫理——從《臺灣漫遊錄》談起
現代版「國王的新衣」:從謝春德MeToo事件談藝術圈的名人炒作
科幻小說的政治寓言:《銀河英雄傳說》裡的民主與專制
裸身與解放——林絲緞與60年代台灣的女體影像
寄生標案的掠奪者:從「青鳥書店」擴張模式反思公部門文化政策(下)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文協百年特展:台灣音樂一百年」
《台詩三百首》:台灣人吟唱土地的聲音
原創、翻唱孰優孰劣?台灣流行音樂史上的經典「翻唱」專輯
求神問鬼只為財:島民性格中的「發財」基因
重建台灣音樂史觀(下):破除「民歌採集運動」的神話
民調數字等於民主價值?《脫歐之戰》的媒體政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