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獨立女導演唐書璇與《再見中國》(上):你看見自由了嗎? | 李志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香港獨立女導演唐書璇與《再見中國》(上):你看見自由了嗎?

香港第一位自海外歸來的學院派女導演唐書璇,圖為1967年唐書璇抵台開拍《董夫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香港第一位自海外歸來的學院派女導演唐書璇,圖為1967年唐書璇抵台開拍《董夫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懷疑一切的現代人心目中,奔向天堂的逃避,從表面上看是很好的,但其實這與奔向其他的目標一樣,看似真實,其實非常不真實。對他們而言,「天堂」簡直就是錯覺和幻想的同義詞。

——當代人文主義地理學家段義孚《逃避主義》(Escapism)

過去超過半世紀以來,選擇逃亡海外、尋求庇護,曾經是許多華人追尋自由、重拾新生活的唯一希望。譬如上世紀六〇年代中國文革前後大批泅泳出走的「逃港青年」;早年台灣戒嚴時期駕機來歸、投奔自由的「反共義士」;乃至1989六四事件到1997年香港政權移交前,由香港民間自主發起「黃雀行動」(Operation Yellowbird),秘密營救那些遭北京政府通緝並助其偷渡出境的民運人士等。

憶往追昔,當年(1952)32歲的張愛玲自覺前途渺茫而離開了上海,且跟隨在密如潮水的人群中,從寶安縣(深圳市前身)羅湖橋走過,隻身前往香港,三年後(1955)搭乘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遠赴美國定居。其後(1967)著名小提琴家、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馬思聰因不堪文革的凌辱,便帶著一家四口喬裝成農民,以五萬港幣代價偷渡至香港,轉而赴美。

在這奔逃的過程中,有些人堅持走到了終點,也有人在中途體力不支倒下,或遭亂槍掃射葬身大海,或被巡邏軍警逮捕遣返,未能踏上自由的土地。但無疑地,他們彼此之間都有一個共同懸念,那就是:逃離中國。

2016年美籍華裔作家詹慧萍出版英文小說The Freedom Swimmer,追憶中國文革時期的逃港青年。 圖/作者提供
2016年美籍華裔作家詹慧萍出版英文小說The Freedom Swimmer,追憶中國文革時期的逃港青年。 圖/作者提供

蹈海求生的自由泳者

當年一波又一波、經常被海外傳媒報導暱稱為「Freedom Swimmers」的中國知青們,即便眼前險惡重重,卻仍渴望自由而不斷渡海逃亡至香港。

2016年,美籍華裔作家詹慧萍(Wai Chim)根據她父親早年在文革時為了逃避饑荒與壓迫,從廣東逃離家鄉游泳至香港東平洲島的一生經歷為原型,出版了英文小說The Freedom Swimmer

除此,香港青年藝術家賴明珠1亦於2017年遊學德國期間,在某個偶然的機緣下遇見了來自敘利亞的難民,並和他們一起學習德語及在德國生活。同時也引發了她的創作靈感,隨後即以關注敘利亞難民危機2和香港近代史上最大規模人口集體(遷移)逃亡的「大逃港」3現象為主題,完成了《游向自由》(Freedom Swimmers)一書與相關藝術作品。

而在更早之前的七〇年代、遠在《省港旗兵》尚未誕生的十多年前,作為首部由香港人拍攝文革時期偷渡來港的倖存者題材電影、獨立女導演唐書璇(1941- )執導的先鋒之作《再見中國》(China Behind,原名《奔》The Dissidents),如今則是幾已被時下年輕一代所遺忘。

唐書璇(右)拍攝的第一部影片《董夫人》,左為該片女主角盧燕,攝於1967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唐書璇(右)拍攝的第一部影片《董夫人》,左為該片女主角盧燕,攝於1967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董夫人》劇照。 圖/維基共享
《董夫人》劇照。 圖/維基共享

誰是唐書璇?

我是在七〇年代創刊的最初幾期《影響》雜誌第一次看到唐書璇這名字,直到晚近才開始接觸她的電影,只能從故紙堆中慢慢爬梳、試圖拼湊她的形象來。

她是民初時期鎮守雲南的大軍閥統領討袁「護國軍」名將唐繼堯的孫女,香港著名女填詞人唐書琛(英文名Susan)的堂姐。她是香港電影半月刊《大特寫》4的創辦人,也是台灣早期《影響》雜誌的幕後贊助者。她在公開(媒體)場合總是戴著一副墨鏡,卻難掩神秘與美麗。

她是香港第一位自海外歸來的學院派女導演,自幼在香港成長,16歲(1957)隨父母遷居台灣,三年後(1960)赴美進入南加州大學攻讀學士。最初念了兩年文學,後來在校內接觸到不少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傑作而轉入電影系(早年台灣名導楊德昌也肆業於此),並成為該系當年唯一的女畢業生(1964年畢業,那年她23歲)。畢業後先在當地廣告公司工作兩年,參與了不少宣傳片的拍攝,直至1966年找到在美國經商的華籍商人李朝宗願意資助她拍電影,於是決定回港籌備自編自導的處女作《董夫人》。

唐書璇一生只拍過四部電影5,卻深深影響了往後香港幾代的影人。其中,在她27歲(1968)初執導演筒,以六萬美元的低成本獨立製片、歷時兩年往返台港兩地取景,採用黑白膠卷拍攝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董夫人》,內容改編自林語堂《中國傳奇》(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收錄的一段民間故事〈貞節坊〉,並以西方「純電影」(Pure Cinema)風格取向的意識流手法,細微刻畫古代女性徬徨於自主情慾和封建道德觀之間的內心衝突,而受到歐美影評人讚賞。

該片最早在1968年的舊金山國際電影節嶄露頭角,翌年(1969)更應邀參與法國坎城影展「導演雙週」(Quinzaine des Réalisateurs)展演,接著在巴黎和紐約等地公開放映,獲得極高評價,又一舉拿下1971年第九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最佳黑白片攝影、最佳黑白片美術設計,以及最富創意特別獎等四項殊榮。

但可惜的是,這部片在海外所獲得的隆盛聲譽並沒能替它打開本土市場,僅在香港四家戲院(皇后、皇都、文華、國華)作過短短三天的公映(1970年10月14至16日),票房慘澹,台灣亦是乏人問津,從此便在華語地區近乎銷聲匿跡。

▍中篇:

如果逃亡是唯一的選擇——香港獨立女導演唐書璇與《再見中國》(中)

《再見中國》劇照。 圖/維基共享
《再見中國》劇照。 圖/維基共享

  • 英文名Elva Lai,1989年生於廣東惠州,成長於香港。2017年畢業德國萊比錫藝術學院後碩士研究課程,主修裝置及空間。2013年獲得第一屆香港人權藝術獎及在2015年獲得自由人創作獎。
  • 2015年西方各大媒體刊登了一名敘利亞三歲男童艾蘭庫爾迪(Alan Kurdî‎)伏屍沙灘的照片震撼全球。當時他正要隨家人搭上從土耳其前往希臘科斯島(Kos)的地中海偷渡船,卻不幸於中途罹難。根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於世界難民日(每年6月20日)前夕公佈最新年度《全球趨勢》(Global Trends)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底在全球範圍內,「保守估計」至少超過七千萬人,為了躲避戰爭、暴力、恐怖或者擺脫人權迫害等因素而被迫逃離(祖國)家園。
  •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戰亂因素,加上超英趕美的「大躍進」,直接引發了三年「自然災害」,導致上千萬人死於饑荒和疾病。據統計,自二十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三十年來約有200萬到250萬的中國居民冒死越境逃至當時的英屬殖民地香港,史稱「大逃港」。
  • 該雜誌自1975年創刊,至1978年停刊,共出版66期,並且催生了1979年問世的《電影雙周刊》(2007年停刊),乃是早年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主要陣地之一。
  • 先後包括《董夫人》(1968年)、《再見中國》(1974年)、《十三不搭》(1975年)和《暴發戶》(1979年)等四部。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