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半島的南北彼端:《遣返》與《第二次遣返》的漫漫回家路 | 彭紹宇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韓半島的南北彼端:《遣返》與《第二次遣返》的漫漫回家路

《第二次遣返》劇照。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第二次遣返》劇照。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韓戰後南北韓面臨分裂命運,以北緯38度線為分界,儘管同處韓半島,兩韓卻踏上截然不同的道路。彼此雖長期視對方為仇讎,官方近期也無檯面上接觸,兩國社會實際上暗中較勁。北韓屢屢挖掘地道、派遣間諜滲透至南方搜集情報,也多次傳出被北韓綁架南韓與日本人的駭人事件,在1970至80年代尤其猖獗。雙方挑釁的結果便是草木皆兵,一如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反共氛圍,南韓視共黨份子為萬惡淵藪,那些被南韓當局捕獲的北韓間諜則自然被關入森嚴牢獄。

被譽為「南韓紀錄片之父」的導演金東元(김동원)前後共花費超過三十年拍攝的系列紀錄片《遣返》(송환, Repatriation)與《第二次遣返》(2차 송환, The 2nd Repatriation)這回在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一併聯映。

2022年完成的《第二次遣返》是2003年《遣返》的續作,跟隨導演視角,嵌入時代變遷——三十年來歷經盧泰愚、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朴槿惠與文在寅等七任總統,進步派與保守派交互執政,兩韓關係時而緊縮時而友好,民意也變動急遽。如今將此二部放在一起觀賞,將給予觀眾完整脈絡,也更能以長遠視角理解議題。

《遣返》劇照。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遣返》劇照。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非轉向」與「未轉向」的政治戰爭

2003年完成的《遣返》事實上在1992年即展開拍攝工作,導演試圖記錄這些在韓戰後被迫關入監牢的「非轉向長期囚犯」,如何度過非人道的監獄遭遇,在當時保守的社會背景下著實是頗具爭議的禁忌話題。

在北韓囚犯在南韓入獄後,皆會被司法機關分類為「轉向」或「未轉向」,即為「投誠與否」。「轉向」囚犯能提早出獄並享有福利,「未轉向」囚犯則將持續服刑。有趣的是,光是一個詞彙即充斥煙硝味——南韓用「未轉向」(미전향, converts-to-be),北韓則用「非轉向」(비전향, unconverted),其中「未轉向」一詞其實暗示著「遲早會轉向」,正展現南韓強迫所有囚犯轉向的預想和意圖。

片中一一出現的被攝者爺爺清一色都服刑三十年以上時間,他們有著各自入獄的原因,有人號稱是北韓高階幹部,來到南韓收買知識份子,有人則只是載送特務的船員,但在南方他們都是一樣的——赤色份子,是南韓社會避之唯恐不及的妖魔鬼怪。

經歷過朝鮮從日本殖民解放,後因戰爭被迫分離對立,這些被貼上「間諜」標籤的囚犯們,他們對北韓忠心耿耿,也對金氏政權深信不疑,甚至迷信民族主義至有些荒唐的程度,顯然看不慣處處被美國勢力左右的南韓國情,但抹去刻板想像後,他們其實也是一般人。青年時期被派至南韓出任務,被捕後再見天日已是六七旬,不變的是南北韓依然分裂,兩國人民依然敵視,撇開意識形態,回首這些被時代扭曲的多舛靈魂,似乎也有些蒼涼悲哀。

《第二次遣返》劇照。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第二次遣返》劇照。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政府立場深深影響著社會氛圍,例如,極端反共的朴正熙治理下,南韓社會充滿視北韓為萬惡淵藪的敵視,司法機關也無所不用其極強迫犯人「轉向」,只為向北韓炫耀體制的優越。然而這種優越是虛無的,是禁不起考驗的,更是缺乏自信的象徵,在「我們最好」的光鮮看板下,布滿一個個坑洞,背後是這些人被鑿空的時間與人生。

望向這些度過三十年監禁生活起跳的被攝者,不禁懷疑究竟政治信念、意識形態真有如此重要到連自由也可拋?片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他們能夠堅持或必須堅持的原因,在於強制轉向本身的暴力性。他們在被迫轉向的過程中,找到了必須抵抗的正當性和力量。不人道的暴力對待,誘發他們作為人的尊嚴和傲氣,為了堅守自己作為人的品格,他們只能咬牙抵抗。」見此,我似乎也理解了一點他們為何堅持了。

紀錄片拍攝十年間,世間物換星移,走了許多被攝者,仍在世的也正急速凋零,推動遣返運動彷彿和時間賽跑,當這些人一一凋零,是否就表示問題不復存在?他們的存在標誌一個時代的荒謬,也提醒著那些問題依然存在。然而,他們有時卻又像不合時宜的活化石,喊著過於蒼白的口號,即使首爾路人途經他們,也不見得會瞥上一眼。

《第二次遣返》劇照。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第二次遣返》劇照。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從「遣返」到「第二次遣返」

2003年的《遣返》看似有個美好結局,金大中政權下南北韓前所未見地友好,那些長期被困在南方的北韓犯人也終得以回家。片末他們回到平壤,接受英雄式待遇——前一天才是大多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間諜」,後一天搖身一變成為對抗美帝資本主義堅忍不拔的國家英雄,頓時充斥詼諧的諷刺性。

2022年完成的《第二次遣返》則紀錄著2003年後那些未能成功遣返的爺爺們,仍致力要求政府遣返自己的續篇。眾所皆知,2000年代韓國經歷兩任保守派總統執政,李明博(2008至2013年在任)、朴槿惠(2013至2017年在任)任內反北韓的立場讓南北關係降至冰點——延坪島炮戰(2010)、開城工業園區關閉(2016)等衝突時有所聞。那些曾經被視作改善關係的曙光如今看來似南柯一夢,金大中和金正日花費數十年才走向彼此;然而僅需轉瞬,一切便能倒退回原點。

南北韓關係惡化,亦即表示遣返日遙遙無期,直到文在寅(2017至2022年在任)上任後向北韓釋出友好態度才出現轉圜。2018年破天荒一連舉行三次南北韓高峰會與美朝川金會,企盼被遣返的眼光乾涸十餘年後,又再度閃爍粼粼希望。

《第二次遣返》劇照。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第二次遣返》劇照。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相較《遣返》,《第二次遣返》顯然沒有所謂的Happy Ending,二十年來爭取路如同走在一條不見盡頭的隧道,每當遠處出現微弱光線,卻總是轉瞬即逝,只是這些爺爺們都已屆九旬,又怎會有另外二十年?

觀看這二部片時,我一直想著,難道他們真心想被遣返回北韓嗎?南韓的光明對比北韓的黯淡,可能都是我們用自身方式理解的誤區,事實上許多懷抱希望投奔南韓的脫北者,長期適應了北韓社會的運作,不僅讓他們難以擁有競爭力,更會因口音、生活習慣等根深蒂固的性格,遭受南韓社會排擠。

拋開意識形態對立,現實才是真正導致這些南韓「新住民」萌生回北韓的根源。一般脫北者即適應不良,遑論那些忠貞於主體思想的爺爺們,在他們眼裡,數十年來備受敵視的標籤化對待,與所謂「明明同為韓民族被迫分裂」的剝奪感,或許是他們一再堅持返回北韓的原因。

只不過,在這之中,也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堅定。片中更讓人注意的是其中一位爺爺,他曾一心回到北韓,卻在確定可以遣返後優柔寡斷,原來他在北韓的母親過世了,在北方也只有自己的女兒。在南韓活過如此漫長的歲月,儘管大半都是在牢獄中度過,出獄後的生活也讓他結交許多南韓朋友。對他而言,「家」是哪裡,顯得有些困惑了,也是這時我們才真正看見——意識形態褪去,底層的人性隱隱浮現了。

《第二次遣返》劇照。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第二次遣返》劇照。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困獸之網》裡,誤闖南韓的北韓漁夫

我想起南韓導演金基德2016年的一部電影《困獸之網》(그물, The Net),片中來自北韓的漁夫因為漁船失去動力而意外漂流至南韓,沒想到在當地先被當作北韓間諜嚴刑拷問,又被半脅迫要他放棄北韓家人投誠南韓。最後,當他終於回到北韓,卻諷刺地又被當作南韓間諜對待。現實其實比戲劇虛幻,有時還更加殘酷,在《遣返》與《第二次遣返》二部作品間盡顯無遺。

南北韓議題一向是個提醒人「戰爭不遠」的標誌,在繁華文明旁是漠然失語的國界,國界兩側則是無盡的人倫悲劇。片中最常出現的話總是「等到統一那天相見!」,這何嘗不是一句耐人尋味的心願?記得《遣返》開頭寫著這樣一句話——「獻給已故的父親和所有為促進國家統一而入獄的人」——令人好奇的是,這裡的「國家」指的又是什麼?

這個問題,或許如困難重重的南北韓遣返路,難以等到明朗的那刻。

《第二次遣返》劇照。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第二次遣返》劇照。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留言區
TOP